直达「 通往AGI之路 」飞书知识库 →
首页/问答列表/问答详情

大模型训练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回答

大模型训练的底层逻辑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参数数量庞大:大模型拥有从数十亿到数千亿的大量参数,这些参数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调整,帮助模型更深入地理解和生成数据。
  2. 多模态原理:以图片生成为例,如当前较火的 StableDiffusion 所采用的扩散模型,其训练过程是先给海量带有标注文字描述的图片逐渐加满噪点,模型学习每一步图片向量值和文字向量值的数据分布演变规律并沉淀下来。后续输入文字后,模型根据文字转化的向量指导充满噪点的图片减噪点以生成最终图片。
  3. 数据依赖:大模型通过处理和理解海量数据来学习,包括文本、图像、音频等。但也存在知识局限性,如无法获取实时性、非公开或离线的数据。
  4. 存在问题:大模型技术本质导致输出结果具有不可预测性,存在幻觉问题,会提供虚假、过时或通用信息,且应用时还需考虑数据安全性。
内容由 AI 大模型生成,请仔细甄别(powered by aily)

参考资料

Ranger:【AI 大模型】非技术背景,一文读懂大模型(长文)

ok讲完了LLm,我们来看多模态是怎么实现的多模态模型目前基本就是文生图、图生图、图生视频、文生视频这些,其底层逻辑其实还是先从生图片这一源头。因为毕竟视频也是若干帧的图片组成。所以在生图片的这个环节上,我们把比较火的这个stablediffusion用的这个diffusion扩散模型理解掉,也就差不多够了。那么什么是扩散模型呢,这里我拿论文中的两张图帮助理解一张是前向的,在图片上加噪点,最终生成一张无意义的噪点图,一个是后向的,从一个无意义的噪点图上消除噪点,最终得到一张有意义的实际图片。其实扩散模型训练的就是这个加减噪点的过程:先把海量的带有标注文字描述的图片,例如“一只白色的小猫”,逐渐加满噪点。在这个过程中,模型会把每一步的图片向量值,和文字的向量值的数据分布的演变规律,进行系统学习并沉淀下来,这就完成了模型的训练。在后续我们输入文字后,模型就可以根据输入的文字转化为的向量,去指导一个充满噪点的图片每一步减噪点的过程,生成最终的图片。这里其实有两个点

十七问解读生成式人工智能

所谓的大模型,简而言之,就是那些拥有庞大参数数量的模型。它们通过处理和理解海量数据,能够胜任一系列复杂的任务。那么,为何将这些模型称作“大”模型呢?原因在于它们的规模之大,通常包含从数十亿到数千亿的参数。这些庞大的参数集合赋予了模型强大的学习和记忆能力,使其在处理各种任务时表现出色。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一步解读大模型的特点:大模型之所以强大,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们庞大的参数数量。这些参数,或者说“权重”,是模型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调整的核心,它们帮助模型更深入地理解和生成数据。大模型的训练离不开大量的数据。无论是文本、图像还是音频数据,都是大模型学习的基础。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深入学习,模型能够掌握丰富的知识和技能。

19. RAG 提示工程系列(一)

大语言模型技术的本质导致了大模型的输出结果具有不可预测性,此外,静态的训练数据导致了大模型所掌握的知识存在截止日期,无法即时掌握最新信息。因此,当我们将大模型应用于实际业务场景时会发现,通用的基础大模型无法满足我们的实际业务需求。主要存在以下原因:知识的局限性:模型自身的知识完全源于它的训练数据,而现有的主流大模型(ChatGPT、文心一言、通义千问…)的训练集基本都是抓取网络公开的数据用于训练,对于一些实时性的、非公开的或离线的数据是无法获取到的,这部分知识也就无从具备。幻觉问题:大模型的底层原理是基于数学概率的文字预测,即文字接龙。因此大模型存在幻觉问题,会在没有答案的情况下提供虚假信息,提供过时或通用的信息,从可信度低非权威来源的资料中提供结果等。数据安全性:对于企业来说,数据安全至关重要,没有企业愿意承担数据泄露的风险,将自身的私域数据上传第三方平台进行训练。因此如何大模型落地应用时如何保障企业内部数据安全是一个重要问题。

其他人在问
ai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AI 的底层逻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决策方面:AI 在越来越多的场景落地,成为企业管理和决策的重要工具。然而,AI 的决策过程并非真正的“理解”,而是基于复杂计算和模式匹配,其本质存在局限性,是个“黑盒”,输出结果可见但决策过程难以理解,这种不透明性给企业决策带来风险。 2. 大模型方面:大模型依靠概率计算逐字接龙工作,参数规模的增加使其实现量变到质变的突破,从而“涌现”出智能。大模型的知识是通过预训练预先学习和存储的,但在没有外部帮助时,其知识信息可能不完备和滞后。 3. 神经网络方面:计算机科学家以人脑神经元细胞结构为灵感,利用概览模型在计算机上实现对人脑结构的模仿,但大模型内部如同人类大脑一样是混沌系统,即使是开发者也无法解释其微观细节。
2024-11-13
ai的底层逻辑
AI 的底层逻辑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大模型的底层原理: 大语言模型依靠概率计算逐字接龙的方式工作,平时看到的逐字输出并非特效,而是其真实的工作方式。 大模型参数规模的增加,如从 GPT1 的 1.5 亿到 GPT3.5 的 1750 亿,实现了量变到质变的突破,从而“涌现”出智能。这种“涌现”结构在人类的进化和个体学习成长中也存在。 预训练是大模型获取知识的方式,其需要大量时间和算力资源。在没有外部帮助的情况下,大模型的知识信息可能不完备且滞后。 GPT 是生成式预训练转换器模型(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生成式指大模型根据已有输入不断计算生成下一个字词,直至计算出概率最大时结束输出。 2. 必须理解的核心概念: LLM 是 Large language model 的缩写,即大语言模型。 Prompt 是提示词,即输入给大模型的文本内容,其质量会显著影响回答质量。 Token 是大模型语言体系中的最小单元,不同厂商对中文的切分方法不同,通常 1Token≈12 个汉字,大模型的收费和输入输出长度限制以 token 为单位。 上下文指对话聊天内容的前后信息,其长度和窗口会影响大模型回答质量。
2024-11-06
如果想学习ai,作为ai产品经理,需要ai底层的算法掌握到什么程度
作为 AI 产品经理,对 AI 底层算法的掌握程度需要达到以下几个方面: 1. 理解产品核心技术:了解基本的机器学习算法原理,以便做出更合理的产品决策。 2. 与技术团队有效沟通:掌握一定的算法知识,减少信息不对称带来的误解。 3. 评估技术可行性:在产品规划阶段,能够准确判断某些功能的技术可行性。 4. 把握产品发展方向:了解算法前沿,更好地把握产品未来的发展趋势。 5. 提升产品竞争力:发现产品的独特优势,提出创新的产品特性。 6. 数据分析能力:掌握相关算法知识,提升数据分析能力。 同时,如果希望在 AI 领域继续精进,还需要了解以下基础内容: AI 背景知识: 基础理论:清楚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的定义及其之间的关系。 历史发展:简要回顾 AI 的发展历程和重要里程碑。 数学基础: 统计学基础:熟悉均值、中位数、方差等统计概念。 线性代数:了解向量、矩阵等基本概念。 概率论:掌握基础的概率论知识,如条件概率、贝叶斯定理。 算法和模型: 监督学习:了解常用算法,如线性回归、决策树、支持向量机(SVM)。 无监督学习:熟悉聚类、降维等算法。 强化学习:了解其基本概念。 评估和调优: 性能评估:知道如何评估模型性能,包括交叉验证、精确度、召回率等。 模型调优:学会使用网格搜索等技术优化模型参数。 神经网络基础: 网络结构:理解包括前馈网络、卷积神经网络(CNN)、循环神经网络(RNN)等的基本结构。 激活函数:熟悉常用的激活函数,如 ReLU、Sigmoid、Tanh。
2024-11-05
AIGC的底层科学原理是神经网络吗?
AIGC 的底层科学原理包含神经网络。 神经网络是一种模仿生物神经网络的结构和功能的数学模型或计算模型,用于对函数进行估计或近似。它由大量的人工神经元联结进行计算,是一种自适应系统,具备学习功能。 在 AI 领域,神经网络是一种重要的技术。深度学习就是一种参照人脑结构,包含神经网络和神经元的方法(因层数较多而称为深度)。神经网络可以用于监督学习、无监督学习、强化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 同时,Transformer 模型的出现也对 AIGC 产生了重要影响,它完全基于自注意力机制处理序列数据,比循环神经网络更适合处理文本的长距离依赖性。
2024-10-30
AI搜索的底层逻辑是怎样的
AI 搜索的底层逻辑主要是“检索增强生成(RAG)”,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 检索(Retrieve):使用用户的查询(query)调用搜索引擎 API,获取搜索结果。 2. 增强(Augmented):设置提示词,将检索结果作为挂载的上下文。 3. 生成(Generation):大模型回答问题,并标注引用来源。 在检索过程中,还涉及以下原理: 1. 信息筛选与确认:对检索器提供的信息进行评估,筛选出最相关和最可信的内容,并验证信息的来源、时效性和相关性。 2. 消除冗余:识别和去除多个文档或数据源中的重复信息,避免在生成回答时出现重复或矛盾。 3. 关系映射:分析不同信息片段之间的逻辑和事实关系,如因果、对比、顺序等,构建结构化的知识框架。 4. 上下文构建:将筛选和结构化的信息组织成连贯的上下文环境,包括排序、归类和整合。 5. 语义融合:必要时合并意义相近但表达不同的信息片段,减少语义重复并增强表达力。 6. 预备生成阶段:将整合好的上下文信息编码成适合生成器处理的格式,如转化为适合输入到生成模型的向量形式。 最后,全新的上下文被传递给大语言模型,大语言模型根据提供的信息生成准确和连贯的答案。影响 AI 搜索的关键因素包括挂载的上下文信息密度和基座模型的智能程度。在响应速度方面,Retrieve 要求联网检索信息的速度快,Generation 要求大模型生成内容的速度快,同时为提高准确度可能存在耗时的重排和获取内容详情步骤。
2024-10-16
模型训练的底层原理
模型训练的底层原理如下: 对于多模态模型,以生图片环节的扩散模型(如 StableDiffusion)为例,其训练过程是先对海量带有标注文字描述的图片逐渐加满噪点,模型学习并沉淀每一步图片向量值和文字向量值的数据分布演变规律。后续输入文字后,模型根据文字转化的向量指导充满噪点的图片减噪点以生成最终图片。 大语言模型在接收到请求时,会将自然语言转化为机器可理解的向量格式。其训练过程类似于通过已知的几组值计算方程式中的参数,大语言模型的参数可能多达 1750 亿个。 大型语言模型(LLMs)的参数获取是关键,训练是一个计算量极大的过程,如 Llama2 70B 模型的训练涉及约 10TB 的互联网文本抓取,需要大量互联网资源和约 6000 个 GPU 运行约 12 天,花费约 200 万美元,将文本压缩成参数文件,这是一种有损压缩,得到的是训练文本的一种格式塔。
2024-10-15
搭建一个数据解读的ai工具,文字描述要有逻辑性,符合金字塔原则
很抱歉,目前知识库中没有关于搭建一个数据解读的 AI 工具且文字描述要符合金字塔原则的相关内容。但一般来说,搭建这样一个工具需要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1. 明确数据来源和类型:确定您要处理的数据是来自数据库、文件、网络等,以及数据的格式和特点,例如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等。 2. 选择合适的技术框架:根据需求和技术能力,选择适合的 AI 框架和工具,如 TensorFlow、PyTorch 等。 3. 数据预处理:对原始数据进行清洗、转换、归一化等操作,以提高数据质量和模型的训练效果。 4. 特征工程:提取有意义的特征,以便模型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处理数据。 5. 选择模型:根据数据特点和任务需求,选择合适的 AI 模型,如决策树、神经网络等。 6. 训练模型:使用预处理后的数据对模型进行训练,并不断调整参数以优化性能。 7. 评估模型:使用合适的指标对训练好的模型进行评估,如准确率、召回率等。 8. 优化和改进:根据评估结果对模型进行优化和改进。 9. 设计文字描述逻辑:按照金字塔原则,先给出结论或主要观点,然后逐步展开支持性的细节和论据。 需要注意的是,这只是一个大致的框架,实际搭建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技术和业务上的挑战,需要不断探索和优化。
2024-11-03
生成逻辑图或结构图的工具
以下是一些可以用于绘制逻辑视图、功能视图和部署视图的工具: 1. Lucidchart:流行的在线绘图工具,支持多种图表创建,用户可通过拖放界面轻松创建架构图。 2. Visual Paradigm:全面的 UML 工具,提供创建各种架构视图的功能,如逻辑视图(类图、组件图)、功能视图(用例图)和部署视图(部署图)。 3. ArchiMate:开源的建模语言,专门用于企业架构,支持逻辑视图创建,可与 Archi 工具配合使用,该工具提供图形化界面创建 ArchiMate 模型。 4. Enterprise Architect:强大的建模、设计和生成代码工具,支持创建多种架构视图,包括逻辑、功能和部署视图。 5. Microsoft Visio:广泛使用的图表和矢量图形应用程序,提供丰富模板用于创建相关视图。 6. draw.io(现称为 diagrams.net):免费的在线图表软件,允许创建各种类型图表,包括逻辑视图和部署视图。 7. PlantUML:文本到 UML 转换工具,通过编写描述性文本自动生成序列图、用例图、类图等,帮助创建逻辑视图。 8. Gliffy:基于云的绘图工具,提供创建各种架构图的功能,包括逻辑视图和部署视图。 9. Archi:免费开源工具,用于创建 ArchiMate 和 TOGAF 模型,支持逻辑视图创建。 10. Rational Rose:IBM 的 UML 工具,支持创建多种视图,包括逻辑视图和部署视图。 请注意,虽然这些工具可以辅助创建架构视图,但它们不都是基于 AI 的。AI 在绘图工具中的应用通常涉及到智能推荐布局、自动生成图表代码或识别图表中的模式和关系。在选择工具时,您应该考虑您的具体需求,比如是否需要支持特定的建模语言、是否需要与特定的开发工具集成、是否偏好在线工具或桌面应用程序等。
2024-11-03
我想让AI帮我润色两句话,让其符合科研论文的用语习惯,并且有逻辑,可以适当改变语序、及表达方式,也允许添加或删除部分内容,该怎么下指令
以下是关于让 AI 润色两句话使其符合科研论文用语习惯且有逻辑的指令建议: 首先,明确您要润色的两句话的具体内容,并清晰地向 AI 描述您的需求。例如:“请将以下两句话按照科研论文的用语习惯进行润色,使其逻辑清晰、表达准确。句子 1:。” 在指令中,可以强调一些具体的要求,比如:“适当调整语序和表达方式,在不改变原意的基础上,优化句子结构,使其更具学术性和专业性。” 同时,您还可以补充一些相关的背景信息或特定的学科领域,以便 AI 更好地理解您的需求并进行更精准的润色。 常见的适合文章润色的 AI 工具包括: 1. Wordvice AI:集校对、改写转述和翻译等功能于一体的 AI 写作助手,基于大型语言模型提供全面的英文论文润色服务。 2. ChatGPT:由 OpenAI 开发的大型语言模型,可用于学生和写作人员的多方面写作辅助。 3. Quillbot:人工智能文本摘要和改写工具,可用于快速筛选和改写文献资料。 4. HyperWrite:基于 AI 的写作助手和大纲生成器,可帮助用户在写作前进行头脑风暴和大纲规划。 5. Wordtune:AI 驱动的文本改写和润色工具,可以帮助用户优化文章的语言表达。 6. Smodin:提供 AI 驱动的论文撰写功能,可以根据输入生成符合要求的学术论文。 总的来说,这些 AI 工具涵盖了文章润色的各个环节,包括校对、改写、大纲生成、内容生成等,可以有效提高写作效率和质量。科研人员和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工具进行使用。
2024-10-20
什么是大模型
大模型通俗来讲,是输入大量语料,让计算机获得类似人类的“思考”能力,从而能够理解自然语言,并进行文本生成、推理问答、对话、文档摘要等工作。 大模型的训练和使用过程可以用“上学参加工作”来类比: 1. 找学校:训练大模型需要大量计算,GPU 更合适,只有购买得起大量 GPU 的才有资本训练。 2. 确定教材:大模型需要的数据量特别多,几千亿序列(Token)的输入基本是标配。 3. 找老师:用合适的算法讲述“书本”中的内容,让大模型更好理解 Token 之间的关系。 4. 就业指导:为让大模型更好胜任某一行业,需要进行微调(fine tuning)指导。 5. 搬砖:就业指导完成后,进行如翻译、问答等工作,在大模型里称之为推导(infer)。 在大模型中,Token 被视为模型处理和生成的文本单位,会被数字化形成词汇表,便于计算机处理。为让计算机理解 Token 之间的联系,还需把 Token 表示成稠密矩阵向量,这个过程称为 embedding,常见算法有基于统计的 Word2Vec、GloVe,基于深度网络的 CNN、RNN/LSTM,基于神经网络的 BERT、Doc2Vec 等。以 Transform 为代表的大模型采用自注意力(Selfattention)机制来学习不同 token 之间的依赖关系,生成高质量 embedding。 大模型的“大”指用于表达 token 之间关系的参数多,主要是模型中的权重(weight)与偏置(bias),例如 GPT3 拥有 1750 亿参数。 所谓的大模型,简而言之就是拥有庞大参数数量的模型,通过处理和理解海量数据,能够胜任一系列复杂的任务。大模型强大的原因在于庞大的参数数量和大量的数据,参数帮助模型更深入地理解和生成数据,大量数据是学习的基础,使其能掌握丰富的知识和技能。
2024-11-16
混元大模型
腾讯混元大模型(HunyuanLarge)是全球最大的 MoE 开源模型,具有以下特点: 拥有 3890 亿参数,其中活跃参数为 520 亿。 具备强大的长文本处理和常识推理能力,支持 256K 上下文窗口。 通过数据增强,使用合成数据提升对未见内容的理解。 详细介绍: 模型下载: 技术报告:
2024-11-15
整合多家大预言模型的工具
以下为整合多家大语言模型的工具介绍: 1. Poe: 由 Quora 开发,有 APP 版本,支持跨端使用。 集成了 Chat GPT、GPT4、Claude+、Claude、Dragonfly 等模型,同时支持用户自建 Chatbot。 不同语言模型回复效果有差异,适合需要调用多种大语言模型的用户。 Dragonfly 擅长给出较短的回答,并擅长在输入中给出示例时遵循指示。 Claude 更擅长创造性回复,配合 Poe 中的提问引导,非常适合在查阅资料时使用,有时能够给出超越直接使用 Chat GPT 时的体验,但和 Chat GPT 一样,Claude 也时常会给出一些错误回复,一些问题可在两个模型中都问一遍提升信息准确性。 支持分享用户和模型的对话内容,但 GPT4、Claude+产品需要付费订阅使用。 访问地址: Poe 中的提问引导能够启发用户,支持 Explore Chatbot,但丰富度不如后续要介绍的 Character,midjourney prompt 扩写 Chatbot 能力很惊人。 2. Ollama: 支持多种大型语言模型,包括通义千问、Llama 2、Mistral 和 Gemma 等,适用于不同应用场景。 易于使用,适用于 macOS、Windows 和 Linux 系统,同时支持 cpu 和 gpu。 提供模型库,用户可从中下载不同模型,这些模型有不同参数和大小,以满足不同需求和硬件条件。模型库可通过 https://ollama.com/library 查找。 用户可通过简单步骤自定义模型,例如修改模型的温度参数来调整创造性和连贯性,或者设置特定的系统消息。 提供 REST API,用于运行和管理模型,以及与其他应用程序的集成选项。 社区贡献丰富,包括多种集成插件和界面,如 Web 和桌面应用、Telegram 机器人、Obsidian 插件等。 下载安装地址:https://ollama.com/download/ ,安装完后,在 mac 上启动 ollama 应用程序,在 linux 上通过 ollama serve 启动,可通过 ollama list 确认,未下载模型时正常显示空,可通过 ollama 命令下载模型。 3. 未来还会不断丰富大模型的外延能力,例如知识库检索、计算工具、WolframAlpha、操作软件等。首先集成了 LangChain 框架,可更方便地基于 Llama2 开发文档检索、问答机器人和智能体应用等。针对 LangChain 框架封装的 Llama2 LLM 类见,简单的调用代码示例如下。
2024-11-15
大模型有哪些前沿论文
以下是一些关于大模型的前沿论文: 2017 年发布的《Attention Is All You Need》,开启了大模型发展的序幕。 2018 年 Google 提出的 BERT(Bidirectional Encoder Representations from Transformers),创新性地采用双向预训练并行获取上下文语义信息及掩码语言建模,参数规模在 110M 到 340M 之间。 2018 年 OpenAI 提出的 GPT(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开创了仅使用自回归语言建模作为预训练目标的方式,参数规模达 1750 亿。 2021 年 Meta 提出的 Large LAnguage Model Approach(LLAMA),是首个开源模型,为构建更大规模、更通用的语言模型提供了方法与工具,参数规模在十亿到千亿之间。 2024 年苹果公布的《MM1:Methods,Analysis & Insights from Multimodal LLM Pretraining》,这是一个具有高达 30B 参数的多模态 LLM 系列,探讨了不同架构组件和数据选择的重要性。
2024-11-15
现在有哪些大模型效果与性能的对齐工具
目前对比不同大语言模型的性能需要考虑多个维度,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 理解能力:评估对语言的理解程度,涵盖语法、语义、上下文和隐含意义。 2. 生成质量:检查生成文本的流畅性、相关性和准确性。 3. 知识广度和深度:衡量对广泛主题的知识掌握及特定领域的理解深度。 4. 泛化能力:测试处理未见过任务或数据时的表现。 5. 鲁棒性:应对错误输入、对抗性输入或模糊指令的能力。 6. 偏见和伦理:评估生成文本是否存在偏见,是否遵循伦理标准。 7. 交互性和适应性:在交互环境中的表现,对用户反馈的适应和持续对话能力。 8. 计算效率和资源消耗:考虑模型大小、训练和运行所需的计算资源。 9. 易用性和集成性:是否易于集成到不同应用和服务,提供的 API 和工具的易用性。 为进行有效比较,可采用以下方法: 1. 标准基准测试:使用如 GLUE、SuperGLUE、SQuAD 等标准评估基准。 2. 自定义任务:根据特定需求设计任务评估特定领域表现。 3. 人类评估:结合人类评估者的主观评价,尤其在评估文本质量和伦理问题时。 4. A/B 测试:在实际应用场景中比较不同模型表现。 5. 性能指标:使用准确率、召回率、F1 分数、BLEU 分数等量化比较。 对于大模型的安全对齐,通过对齐(指令调优)能使语言模型更好理解人类意图并增加安全保障,避免输出有害内容。对齐任务可拆解为监督微调及获取 reward model 与进行强化学习调整输出分布两部分。LLAMA2 专门使用安全有监督微调确保安全。强化学习能根据人类反馈调整分布,使模型面对训练分布外数据时能拒绝不当回答。但 Alignment 并非能防护所有安全问题,存在越狱情况使模型对齐失效。 Qwen 2 开源后模型性能超越目前所有开源模型和国内闭源模型。玉宝搞过的 LLM 在线评估中可看到国内闭源大模型的 HUMANEVAL 测评得分,可与 Qwen 2 对比,参考网址:https://www.llmrank.cn/ 。2023 年 8 月起,通义千问推出 Qwen 系列,Qwen 系列的 72B、110B 模型多次登顶 HuggingFace 的 Open LLM Leaderboard 开源模型榜单。Qwen 2 系列已上线魔搭社区 ModelScope 和阿里云百炼平台,也已上线中国大语言模型评测竞技场 Compass Arena,测评地址:https://opencompass.org.cn/arena 。Compass Arena 集齐了国内主流的 20 多款大模型,用户可选择两两“对战”。
2024-11-14
lama模型
Llama 模型相关信息如下: 基于多模态大模型给现实世界加一本说明书:后端采用 llama.cpp 挂载 LLaVA 模型,为应用提供推理服务。同时,部署了一个 Flask 应用用于数据前处理和后处理,提供 Stream 流服务。前端页面采用 HTML5,用于采集画面和用户输入。 LLM 开源中文大语言模型及数据集集合:未直接提及 Llama 模型的具体内容。 LayerStyle 副本中的 LayerUtility 中的 LaMa:根据图像遮罩擦除物体,是对 IOPaint 的封装,由 SOTA AI 模型提供支持。提供 LaMa 等模型以及多种擦除方法,可下载模型文件放到指定位置,并对节点选项进行了说明,如选择模型或方法、设备选择、遮罩反转、遮罩扩张幅度、遮罩模糊幅度等。
2024-11-14
如何用ai模型做训练
以下是关于如何用 AI 模型做训练的相关内容: 要在医疗保健领域让 AI 产生真正的改变,应投资创建像优秀医生和药物开发者那样学习的模型生态系统。成为顶尖人才通常从多年密集信息输入和学徒实践开始,AI 也应如此。当前的学习方式存在问题,应通过堆叠模型训练,如先训练生物学、化学模型,再添加特定数据点。就像预医学生从基础课程学起,设计新疗法的科学家经历多年学习和指导,这种方式能培养处理细微差别决策的直觉。 大模型的构建过程包括: 1. 收集海量数据:如同教孩子博学多才要让其阅读大量资料,对于 AI 模型要收集互联网上的各种文本数据。 2. 预处理数据:像为孩子整理适合的资料,AI 研究人员要清理和组织收集的数据,如删除垃圾信息、纠正拼写错误等。 3. 设计模型架构:为孩子设计学习计划,研究人员要设计 AI 模型的“大脑”结构,通常是复杂的神经网络,如 Transformer 架构。 4. 训练模型:像孩子开始学习,AI 模型开始“阅读”数据,通过反复预测句子中的下一个词等方式逐渐学会理解和生成人类语言。 为提高 AI 模型的鲁棒性,应对可能的“恶意”样本数据导致的幻觉,可使用对抗训练技术,让模型在训练中接触并学会识别和抵抗。
2024-11-13
怎么训练自己的小说大纲模型
训练自己的小说大纲模型可以参考以下步骤: 步骤一:创建数据集 1. 进入厚德云模型训练数据集,网址为:https://portal.houdeyun.cn/sd/dataset 。 2. 在数据集一栏中,点击右上角创建数据集。 3. 输入数据集名称。 4. 可以上传包含图片+标签的 zip 文件,也可以只有图片没有打标文件(之后可在 c 站使用自动打标功能)。 5. 也可以一张一张单独上传照片,但建议提前把图片和标签打包成 zip 上传。 6. Zip 文件里图片名称与标签文件应当匹配,例如:图片名“1.png”,对应的达标文件就叫“1.txt”。 7. 上传 zip 以后等待一段时间。 8. 确认创建数据集,返回到上一个页面,等待一段时间后上传成功,可以点击详情检查,可预览到数据集的图片以及对应的标签。 步骤二:Lora 训练 1. 点击 Flux,基础模型会默认是 FLUX 1.0D 版本。 2. 选择数据集,点击右侧箭头,会跳出所有上传过的数据集。 3. 触发词可有可无,取决于数据集是否有触发词。 4. 模型效果预览提示词则随机抽取一个数据集中的标签填入即可。 5. 训练参数这里可以调节重复次数与训练轮数,厚德云会自动计算训练步数。如果不知道如何设置,可以默认 20 重复次数和 10 轮训练轮数。 6. 可以按需求选择是否加速,点击开始训练,会显示所需要消耗的算力。 7. 然后等待训练,会显示预览时间和进度条。训练完成的会显示出每一轮的预览图。 8. 鼠标悬浮到想要的轮次模型,中间会有个生图,点击会自动跳转到使用此 lora 生图的界面。点击下方的下载按钮则会自动下载到本地。 步骤三:Lora 生图 1. 点击预览模型中间的生图会自动跳转到这个页面。 2. 模型上的数字代表模型强度,可以调节大小,正常默认为 0.8,建议在 0.6 1.0 之间调节。 3. 也可以自己添加 lora 文件,点击后会显示训练过的所有 lora 的所有轮次。 4. VAE 不需要替换。 5. 正向提示词输入写的提示词,可以选择基于这个提示词一次性生成几张图。 6. 选择生成图片的尺寸,横板、竖版、正方形。 7. 采样器和调度器新手小白可以默认不换。 8. 迭代步数可以按照需求在 20 30 之间调整。 9. CFG 可以按照需求在 3.5 7.5 之间调整。 10. 随机种子 1 代表随机生成图。 11. 所有设置都好了以后,点击开始生态,生成的图会显示在右侧。 12. 如果有哪次生成结果觉得很不错,想要微调或者高分辨率修复,可以点开那张图,往下滑,划到随机种子,复制下来,粘贴到随机种子这里,这样下次生成的图就会和这次的结果近似。 13. 如果确认了一张很合适的种子和参数,想要高清放大,则点开高清修复,可以选择想放大的倍数。新手小白可以就默认这个算法,迭代步数也是建议在 20 30 之间,重回幅度根据需求调整,正常来说在 0.3 0.7 之间调整。 今日作业 按照比赛要求,收集六个主题中一个主题的素材并且训练出 lora 模型后提交 lora 模型与案例图像。提交链接:https://waytoagi.feishu.cn/share/base/form/shrcnpJAtTjID7cIcNsWB79XMEd 。 另外,直接在 Comfy UI 中训练 LoRA 模型的步骤如下: 1. 确保后面有一个空格。然后将 requirements_win.txt 文件拖到命令提示符中(如果在 Windows 上;否则,选择另一个文件 requirements.txt)。拖动文件将在命令提示符中复制其路径。 2. 按 Enter 键,这将安装所有所需的依赖项,使其与 ComfyUI 兼容。请注意,如果为 Comfy 使用了虚拟环境,必须首先激活它。 3. 教程: 图像必须放在一个以命名的文件夹中。那个数字很重要:LoRA 脚本使用它来创建一些步骤(称为优化步骤…但别问我是什么^^’)。它应该很小,比如 5。然后,下划线是必须的。 对于 data_path,必须写入包含数据库文件夹的文件夹路径。例如:C:\\database\\5_myimages ,必须写 C:\\database 。 对于参数,在第一行,可以从 checkpoint 文件夹中选择任何模型。据说必须选择一个基本模型进行 LoRA 训练。但也可以尝试使用微调。
2024-11-12
怎么训练自己的模型
训练自己的模型可以参考以下内容: 基于百川大模型: 选择 Baichuan27BChat 模型作为底模,配置模型本地路径和提示模板。 在 Train 页面里,选择 sft 训练方式,加载定义好的数据集(如 wechat 和 self_cognition)。 注意学习率和训练轮次的设置,要根据数据集大小和收敛情况来调整。 使用 FlashAttention2 可减少显存需求,加速训练速度。 显存小的情况下,可以减少 batch size 并开启量化训练,内置的 QLora 训练方式好用。 需要用到 xformers 的依赖。 显存占用约 20G 左右,训练时间根据聊天记录规模大小而定,少则几小时,多则几天。 训练自己的 AI 绘画模型(Stable Diffusion): 样本采样器(sample_sampler):可选择,默认是“ddim”。 保存模型格式(save_model_as):可选择,SD WebUI 兼容"ckpt"和"safetensors"格式模型。 训练流程主要包括: 训练集制作:数据质量评估、标签梳理、数据清洗、标注、标签清洗、增强等。 训练文件配置:预训练模型选择、训练环境配置、训练步数及其他超参数设置等。 模型训练:运行训练脚本,使用 TensorBoard 监控。 模型测试:用于效果评估与消融实验。 训练资源: Rocky 整理优化过的 SD 完整训练资源 SDTrain 项目,可通过关注公众号 WeThinkIn,后台回复“SDTrain”获取。
2024-11-12
AI训练师是什么职业
AI 训练师是一种新兴职业,其职责和工作内容因具体领域和应用场景而有所不同。 例如,在 AI 教育培训和商业应用方面,像星动 AI 联合创始人李先森所从事的工作,可能包括对学员进行 AI 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以及参与 AI 项目的测评和指导等。 在 AI 设计领域,AI 训练师可能需要负责 AI 风格的开发和调试工作,参与项目的整体风格和审美定义。根据产品需求完成风格渲染的研发、测试、配置和维护,熟练使用 StableDiffusion Web UI 等 AI 框架进行风格研发,负责 AI 模型(如 LoRA,Prompt/Prompt Sentence)的训练、参数调整以及性能优化,编写高质量的渲染记录文档,进行配置和模型训练质量控制,并为团队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解决技术难题。 总之,AI 训练师需要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帮助 AI 系统更好地学习和优化,从而实现各种应用目标。
2024-11-11
多轮对话训练中你如何训练模型掌握情感需求
在多轮对话训练中,让模型掌握情感需求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 1. 利用相关数据集进行训练,例如: Guanaco:地址为,是一个使用 SelfInstruct 的主要包含中日英德的多语言指令微调数据集。 chatgptcorpus:地址为,开源了由 ChatGPT3.5 生成的 300 万自问自答数据,包括多个领域,可用于训练大模型。 SmileConv:地址为,数据集通过 ChatGPT 改写真实的心理互助 QA 为多轮的心理健康支持多轮对话,含有 56k 个多轮对话,其对话主题、词汇和篇章语义更加丰富多样,更符合长程多轮对话的应用场景。 2. 在创建提示时采用结构化模式,为模型提供一些情感需求的示例,如: |输入|输出| ||| |一部制作精良且有趣的电影|积极的| |10 分钟后我睡着了|消极的| |电影还行|中性的| 然后单击页面右侧的提交按钮。该模型现在可为输入文本提供情绪。还可以保存新设计的提示。 3. 在多轮次对话中,定期总结关键信息,重申对话的目标和指令,有助于模型刷新记忆,确保准确把握对话的进展和要点。 4. 进行意图识别和分类,特别关注在单一模型或情境中处理多个小逻辑分支的情况。例如在客户服务场景中,快速确定用户提出咨询、投诉、建议等多种类型请求的意图,并分类到相应处理流程中。
2024-11-11
在车载语音多轮对话训练中你如何训练模型掌握情感需求
目前知识库中暂时没有关于在车载语音多轮对话训练中如何训练模型掌握情感需求的相关内容。但一般来说,要训练模型掌握情感需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 数据收集:收集包含丰富情感表达的车载语音对话数据,包括不同情感状态下的语音样本和对应的文本描述。 2. 特征提取:从语音和文本数据中提取能够反映情感的特征,如语音的语调、语速、音量,文本中的词汇、句式、语义等。 3. 模型选择:选择适合处理情感分析任务的模型架构,如基于深度学习的循环神经网络(RNN)、长短时记忆网络(LSTM)或门控循环单元(GRU)等。 4. 情感标注: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准确的情感标注,以便模型学习不同情感的模式。 5. 多模态融合:结合语音和文本等多模态信息,提高情感识别的准确性。 6. 优化算法:采用合适的优化算法来训练模型,调整模型的参数,以提高模型的性能。 7. 模型评估:使用合适的评估指标来评估模型在情感需求掌握方面的性能,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调整和改进。
2024-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