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igate to WaytoAGI Wiki →
Home/Question List/Question Detail

deepseek如何处理图片

Answer

DeepSeek 的 Janus-Pro 模型将图像理解和生成统一在一个模型中,具有以下特点和处理方式:

  • 统一 Transformer 架构:使用同一个模型就能完成图片理解和生成。
  • 规模和开源:提供 1B 和 7B 两种规模,全面开源,支持商用,采用 MIT 协议,部署使用便捷。
  • 能力表现:Benchmark 表现优异,能力更全面,7B 版本在 GenEval 和 DPG-Bench 中击败 OpenAI 的 DALL-E 3 和 Stable Diffusion。
  • 处理方式:
    • 理解模式:用“超级眼镜”(SigLIP-L)仔细看最大 384x384 大小的图片,还能读文字。
    • 画画模式:用“魔法画笔”(校正流+SDXL-VAE)自己创作同样大小的图片。
    • 训练方法:先自己看很多图画书学习(预训练),然后老师手把手教(监督微调),最后用“精华浓缩法”(EMA)保存最好的学习成果。
    • Transformer 大一统架构:
      • 理解部分:输入包括一张“Clean Image”(干净图像)和“Und.Prompt”(理解提示),经过处理后由大语言模型输出,再通过“Text De-Tokenizer”(文本去标记器)处理得到响应。
      • 生成部分:输入包括“Gen.Prompt”(生成提示)和一张“Noisy Image”(含噪图像),经过处理后在“Gen.Decoder”(生成解码器)中不断更新,最终完成图像生成。

模型地址:

  • 模型(7B):https://huggingface.co/deepseek-ai/Janus-Pro-7B
  • 模型(1B):https://huggingface.co/deepseek-ai/Janus-Pro-1B

下载地址:https://github.com/deepseek-ai/Janus

Content generated by AI large model, please carefully verify (powered by aily)

References

DeepSeek深夜发布大一统模型 Janus-Pro将图像理解和生成统一在一个模型中

LLM看这里:[详解:DeepSeek深度推理+联网搜索目前断档第一](https://waytoagi.feishu.cn/wiki/D9McwUWtQiFh9sksz4ccmn4Dneg)关键点:1.统一Transformer架构,使用同一个模型就能完成图片理解,图片生成2.提供1B和7B两种规模,适配多元应用场景3.全面开源,支持商用,MIT协议,部署使用便捷4.Benchmark表现优异,能力更全面(上一个是智源开源的Emu3模型(7B):https://huggingface.co/deepseek-ai/Janus-Pro-7B模型(1B):https://huggingface.co/deepseek-ai/Janus-Pro-1B官方解释:Janus-Pro是一种新型的自回归框架,它统一了多模态理解和生成。它通过将视觉编码解耦为独立的路径来解决先前方法的局限性,同时仍然利用单一的统一Transformer架构进行处理。解耦不仅缓解了视觉编码器在理解和生成中的角色冲突,还增强了框架的灵活性。Janus-Pro超越了之前的统一模型,并匹配或超过了特定任务模型的性能。Janus-Pro的简单性、高灵活性和有效性使其成为下一代统一多模态模型的有力候选者。下载地址:https://github.com/deepseek-ai/Janus

DeepSeek深夜发布大一统模型 Janus-Pro将图像理解和生成统一在一个模型中

通俗解释:JanusFlow就像一个会"看图画+编故事+自己画画"的聪明机器人🤖1.两个超能力:它有两种本领🧠理解模式:用"超级眼镜"(SigLIP-L)仔细看图片(最大384x384大小),还能读文字✏️画画模式:用"魔法画笔"(校正流+SDXL-VAE)自己创作同样大小的图片2.聪明的大脑:它的核心是DeepSeek语言模型(相当于一个特别会编故事的AI),已经学习过很多知识3.特别训练法:先自己看很多图画书学习(预训练)然后老师手把手教它(监督微调)最后用"精华浓缩法"(EMA)保存最好的学习成果解释:为什么用Transformer大一统模型,不用Diffusion模型扩散模型(Diffusion Models)在图像生成上质量更高,但Janus-Pro的设计目标不同:任务导向:Janus-Pro追求多任务统一(理解+生成),而扩散模型更专注生成质量。效率考量:扩散模型需要多次迭代去噪(如Stable Diffusion约20步),而自回归生成可能更实时。架构简洁性:保持单一Transformer架构,降低训练和部署成本。好处:统一Transformer架构:一个大脑,两种思维架构本质:虽然视觉处理分两条路,但后续处理仍用同一个Transformer(类似人脑不同区域处理不同信息)。关键设计:参数共享:底层Transformer同时学习理解和生成任务,促进知识迁移(例如学会「猫」的概念后,生成时自然能画猫)。注意力机制:通过跨模态注意力(如文字关注图像区域),实现图文深度对齐。灵活性:可通过调整输入(如切换理解/生成路径的Token)快速切换任务模式,无需重新训练模型

DeepSeek深夜发布大一统模型 Janus-Pro将图像理解和生成统一在一个模型中

一个模型生成,左侧(a)理解部分,右侧(b)生成部分[heading4]理解部分(a):自回归(Autoregressive)[content]1.输入:左侧有一张“Clean Image”(干净图像),通过“Und.Encoder”(理解编码器)进行编码处理。同时,还有“Und.Prompt”(理解提示)通过“Text Tokenizer”(文本标记器)进行标记化处理。2.处理:经过上述处理的图像和文本信息进入“Large Language Model”(大语言模型)。3.输出:大语言模型的输出通过“Text De-Tokenizer”(文本去标记器)处理,得到“Response(Next Token Prediction)”(响应,即下一个标记预测)。[heading4]生成部分(b):修正流(Rectified Flow)[content]1.输入:“Gen.Prompt”(生成提示)通过“Text Tokenizer”(文本标记器)进行标记化处理,然后进入“Large Language Model”(大语言模型)。同时,有一张“Noisy Image”(含噪图像)通过“Gen.Encoder”(生成编码器)处理。2.处理:大语言模型的输出与含噪图像经编码器处理后的信息,在“Gen.Decoder”(生成解码器)中处理,得到“Velocity(All Image Tokens)”(速度,即所有图像标记)。根据公式对进行更新,用覆盖。3.输出:通过不断重复上述更新过程,直到,最终完成图像生成相关操作。[Github Repository GitHub仓库](https://github.com/deepseek-ai/Janus)新模型Janus-Pro,其中7B版本在GenEval和DPG-Bench()中击败OpenAI的DALL-E 3和Stable Diffusion

Others are asking
deepseek使用手册
以下是关于 DeepSeek 的使用手册: 效果对比: 用 Coze 做了个小测试,大家可以对比看看: 如何使用: 1. 搜索 www.deepseek.com,点击“开始对话”。 2. 将装有提示词的代码发给 Deepseek。 3. 认真阅读开场白之后,正式开始对话。 设计思路: 1. 将 Agent 封装成 Prompt,将 Prompt 储存在文件,保证最低成本的人人可用的同时,减轻自己的调试负担。 2. 通过提示词文件,让 DeepSeek 实现:同时使用联网功能和深度思考功能。 3. 在模型默认能力的基础上优化输出质量,并通过思考减轻 AI 味,增加可读性。 4. 照猫画虎参考大模型的 temperature 设计了阈值系统,但是可能形式大于实质,之后根据反馈可能会修改。 5. 用 XML 来进行更为规范的设定,而不是用 Lisp(对我来说有难度)和 Markdown(运行下来似乎不是很稳定)。 完整提示词:v 1.3 特别鸣谢: 李继刚:【思考的七把武器】在前期为我提供了很多思考方向。 Thinking Claude:这个项目是我现在最喜欢使用的 Claude 提示词,也是我设计 HiDeepSeek 的灵感来源。 Claude 3.5 Sonnet:最得力的助手。 在生成 2048 游戏中的使用: 1. 可以使用任意 AI 工具获得代码,当然专业代码模型表现更优。 Cursor:使用 cursor 可以不用下载上一步中的 Pycharm,网址:https://www.cursor.com/。通过对话获得代码即可。因为这里面用的是大语言模型 Claude3.5sonnet、GPT4o 等语言模型,包括用 cursor small 也试了,最好是指令更详细一些,比如:我想做个 2048 游戏,请用上 pygame 库。 Deepseek(新手推荐这个,2→3.2→4 这样路径):网址:https://www.deepseek.com/zh 。只需要获得游戏代码即可,Deepseek 很方便,国内能访问,网页登录很方面,目前完全免费!点击开始对话,左边选择代码助手,直接向神龙许愿吧。 通义灵码:在 Pytharm 中,“文件”“设置”“插件”红色框位置搜索“通义灵码”(如图:),安装通义灵码插件(目前免费)。 JetBrains 自身的助手插件:在 Pytharm 中,“文件”“设置”“插件”红色框位置搜索“Jetbrains AI assistant”(如图:),安装 Jetbrain AI assistant 插件(收费,目前有 7 天免费试用)。 Marscode 及 Tencent cloud AI code Assistant 等等。 无影的晓颖 AI 助手:在云栖大会上有过使用。晓颖助手内置在云电脑里,无影也是阿里旗下的,晓颖助手的使用很流畅,只是需要在无影的云电脑中。 使用技巧: 1. 先了解下优势和特点: 推理型大模型:DeepSeek 的核心是推理型大模型,与指令型大模型不同,它不需要用户提供详细的步骤指令,而是通过理解用户的真实需求和场景来提供答案。 更懂人话:DeepSeek 能够理解用户用“人话”表达的需求,而不需要用户学习和使用特定的提示词模板。 深度思考:DeepSeek 在回答问题时能够进行深度思考,而不是简单地罗列信息。 文风转换器:DeepSeek 可以模仿不同作家的文风进行写作,适用于多种文体和场景。 2. 使用 DeepSeek 的正确方法: 可以扔掉提示词模板:用自然语言描述,直接描述真实场景和具体需求,提示词模板的目的是清晰表达,如果使用也完全没问题。 让 DeepSeek“说人话”:在提问时加上“说人话”“小学生能听懂”“菜市场大妈能听懂的话”等,可以让 DeepSeek 的回答更加通俗易懂。 激发深度思考:让 DeepSeek 进行批判性思考、反面思考和复盘,以恢复其深度思考能力。 文风转换:通过指定模仿的作家和文体,让 DeepSeek 生成符合特定风格的文本。
2025-02-02
deepseek教程
以下是关于 DeepSeek 的教程: 网址:https://www.deepseek.com/zh 。国内能访问,网页登录方便,目前完全免费。 获得游戏代码:只需点击开始对话,左边选择代码助手,直接向其许愿即可。 提示词使用: 效果对比:用 Coze 做了小测试,可对比查看 。 如何使用: 1. 搜索 www.deepseek.com,点击“开始对话”。 2. 将装有提示词的代码发给 DeepSeek 。 3. 认真阅读开场白之后,正式开始对话。 设计思路: 1. 将 Agent 封装成 Prompt,将 Prompt 储存在文件,保证最低成本的人人可用的同时,减轻自己的调试负担。 2. 通过提示词文件,让 DeepSeek 实现同时使用联网功能和深度思考功能。 3. 在模型默认能力的基础上优化输出质量,并通过思考减轻 AI 味,增加可读性。 4. 照猫画虎参考大模型的 temperature 设计了阈值系统,但是可能形式大于实质,之后根据反馈可能会修改。 5. 用 XML 来进行更为规范的设定,而不是用 Lisp(对作者有难度)和 Markdown(运行下来似乎不是很稳定)。 完整提示词:v 1.3 。 特别鸣谢:李继刚的【思考的七把武器】在前期提供了很多思考方向,Thinking Claude 是作者现在最喜欢使用的 Claude 提示词,也是设计 HiDeepSeek 的灵感来源,Claude 3.5 Sonnet 是最得力的助手。 使用技巧: 特点与优势: 1. 推理型大模型:核心是推理型大模型,不需要用户提供详细步骤指令,通过理解用户真实需求和场景提供答案。 2. 更懂人话:能够理解用户用“人话”表达的需求,不需要用户学习和使用特定提示词模板。 3. 深度思考:回答问题时能够进行深度思考,不是简单罗列信息。 4. 文风转换器:可以模仿不同作家的文风进行写作,适用于多种文体和场景。 正确方法: 1. 可以扔掉提示词模板:用自然语言描述,直接描述真实场景和具体需求,提示词模板的目的是清晰表达,如果使用也完全没问题。 2. 让 DeepSeek“说人话”:在提问时加上“说人话”“小学生能听懂”“菜市场大妈能听懂的话”等,可以让 DeepSeek 的回答更加通俗易懂。 3. 激发深度思考:让 DeepSeek 进行批判性思考、反面思考和复盘,以恢复其深度思考能力。 4. 文风转换:通过指定模仿的作家和文体,让 DeepSeek 生成符合特定风格的文本。
2025-02-01
DeepSeek的主要功能
DeepSeek 的主要功能包括: 1. 效果对比:通过 Coze 进行小测试,可对比相关效果。 2. 使用方法: 搜索 www.deepseek.com,点击“开始对话”。 将装有提示词的代码发给 DeepSeek。 认真阅读开场白后正式开始对话。 3. 设计思路: 将 Agent 封装成 Prompt 并储存在文件,保证人人可用且减轻调试负担。 通过提示词文件,让 DeepSeek 实现同时使用联网功能和深度思考功能。 在模型默认能力基础上优化输出质量,减轻 AI 味,增加可读性。 设计阈值系统,可能会根据反馈修改。 用 XML 进行规范设定,而非 Lisp 和 Markdown。 4. 特别鸣谢:李继刚的【思考的七把武器】在前期提供了思考方向,Thinking Claude 是设计 HiDeepSeek 的灵感来源。 此外,关于 DeepSeek 还有以下相关信息: 1. 是一家位于杭州的人工智能创业公司,其大语言模型 DeepSeekV3 在全球引发广泛关注。 2. 华尔街分析师对其有不同反应,在文字能力、数学能力、编程能力等方面有不同表现。 3. 复旦大学 OpenMOSS 发布实时语音交互模型也与 DeepSeek 相关。
2025-02-01
Deepseek本地部署
DeepSeek 是一项非常出色的科技成果,由一家小规模的年轻中国公司开发完成。它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1. 强大的推理能力,可与 O1 比肩。 2. 成本低廉,参数少,训练开销与使用费用小。 3. 开源,任何人都可自行下载与部署,并提供了详细的论文说明训练步骤与窍门,还有可运行在手机上的 mini 模型。 4. 免费,官方提供的服务完全免费,任何人随时随地可用。 5. 支持联网搜索,是暂时唯一支持联网搜索的推理模型。 如果您想使用 DeepSeek,可以直接访问相关网页链接或移动 APP 马上用起来。 另外,关于本地部署,SDXL 在生成时间上,对于高配电脑如 4080ti 显卡,速度在十秒左右,配置较低的需要自行测试。还可以安装 refine 插件,在文生图界面直接使用 refine 模型进一步绘画。 此外,基于多模态大模型的相关代码开源,有动手能力的小伙伴可以自己部署,如在手机上部署 llava,采用 server 方式需要 9 秒,最快只能加速到 1.5 秒,要达到毫秒级,移动端侧推理才是王道。
2025-02-01
deepseek
DeepSeek 是一家具有独特特点和优势的公司。 DeepSeek 不是“中国式创新”的产物,其在硅谷受到关注和追逐并非近期才发生。早在 2024 年 5 月 DeepSeekV2 发布时,就以多头潜在注意力机制(MLA)架构的创新在硅谷引发小范围轰动,V2 的论文也在 AI 研究界被广泛分享和讨论。而当时在国内,DeepSeek 被描摹成“大模型价格战的发起者”。这表明 DeepSeek 与硅谷更有对话和交流的密码,其秘方是硅谷味儿的。 如果 V3 是 DeepSeek 的 GPT3 时刻,接下来的发展充满未知,但 DeepSeek 作为中国最全球化的 AI 公司之一,赢得全球同行甚至对手尊重的秘方也是硅谷味儿的。 DeepSeek 是推理型大模型,具有以下特点与优势: 1. 不需要用户提供详细步骤指令,通过理解用户真实需求和场景提供答案。 2. 能够理解用户用“人话”表达的需求,无需学习特定提示词模板。 3. 回答问题时能进行深度思考,而非简单罗列信息。 4. 可以模仿不同作家的文风进行写作,适用于多种文体和场景。 使用 DeepSeek 的正确方法包括: 1. 可以扔掉提示词模板,用自然语言描述,直接描述真实场景和具体需求,使用提示词模板也完全没问题。 2. 在提问时加上“说人话”“小学生能听懂”“菜市场大妈能听懂的话”等,让回答更加通俗易懂。 3. 激发深度思考,如让 DeepSeek 进行批判性思考、反面思考和复盘,以恢复其深度思考能力。 4. 通过指定模仿的作家和文体,让 DeepSeek 生成符合特定风格的文本。
2025-02-01
能帮我写一份deepseek的洞察分析报告吗
以下是关于 DeepSeek 的洞察分析报告: 一、用户体验 用户 May 第一次使用 DeepSeek 后,有以下感受: 1. 深度思考过程展示:将如何写白皮书的思考过程全程展示,与习惯的 ChatGPT 黑盒子模式不同,这种坦白的方式体验良好。 2. 回答的白皮内容和排版: 有引用链接:答案的每一句话都标注了引用的网站,方便用户判断出处的严谨性。 有参考文献:直接在文末列出参考的白皮书,为用户查找相关资料提供便利。 回答内容质量:质量不错,没有明显的 AI 痕迹。 二、华尔街分析师的反应 DeepSeek 展示出媲美领先 AI 产品性能的模型,成本仅为一小部分,并在全球主要市场的 App Store 登顶。但也有不同观点,Jefferies 警告其技术可能打破资本开支狂热,Citi 对其技术突破提出质疑,高盛预测其可能改变科技巨头与初创公司的竞争格局,降低 AI 行业进入门槛。 三、实际使用表现 1. 文字能力:在中文场景中高度符合日常和写作习惯,但在专业论文总结方面稍弱。 2. 数学能力:经过优化,表现不错。 3. 编程能力:略逊于 GPT,据用户反馈。 4. 技术创新:采用 GRPO 算法替代传统 PPO,降低价值函数估计难度,提高语言评价场景的灵活性与训练速度。 四、相关动态 复旦大学 OpenMOSS 发布实时语音交互模型。
2025-02-01
适合处理亚马逊电商图片的ai工具
目前在处理亚马逊电商图片方面,常见的 AI 工具包括 Adobe Photoshop 的 AI 功能、Canva 等。Adobe Photoshop 的 AI 功能可以帮助您进行图像的优化、修复和创意处理。Canva 则提供了丰富的模板和设计元素,方便您快速制作吸引人的电商图片。但具体选择哪种工具,还需根据您的具体需求和使用习惯来决定。
2025-02-02
怎么替换视频或图片中的人脸
以下是替换视频或图片中人脸的几种方法: 方法一:使用 SD 中的 Roop 插件 1. 安装 Roop 插件,安装时间较长需耐心等待。安装好后打开 SD 文件目录下的特定文件夹,在地址栏输入“cmd”并回车。 2. 在打开的 dos 界面中粘贴“python m pip install insightface==0.7.3 user”代码自动安装 insightface。若此阶段出错,建议下载最新的秋叶 4.2 整合包(6 月 23 号更新),在云盘后台回复【SD】可下载。 3. 安装完成后重新打开启动器,后台会继续下载模型,全程需科学上网。 4. 选用真实系模型“realisticVisionV20”,得到照片。 5. 启用 ROOP 插件,选择要替换的人物照片,面部修复选择“GFPGAN”,根据需求设置右边的参数。 6. 点击生成,若人脸像素偏低模糊,可将图发送到“图生图”,开较小重绘幅度,使用 controlnet 中的 tile 模型进行重绘。 方法:使用 TecCreative 工具 1. 对于图片换脸,仅需上传原始图片和换脸图片,然后点击开始生成。注意图片大小上限 5M,支持 JPG、PNG 格式。 2. 对于视频换脸,上传原始视频和换脸图片后点击生成。 方法:使用快捷工具中的 facefusion 1. 点击快捷工具中顶部的“JupyterLab”打开工具,通过终端启动 facefusion。 2. 点击顶部的“+”号选项卡,新打开一个终端窗口。 3. 在终端区域启动终端选项卡,输入 3 条命令: 输入“ls”并按回车查看文件列表。 输入“cd facefusion”并按回车进入程序目录。 输入“python./run.py executionproviders cuda cpu”启动程序。 4. 当出现提示信息说明启动成功。 5. 打开 facefusion 软件,返回实例列表,点击自定义服务按钮,通过新的浏览器窗口访问 facefusion 的 UI 界面。 6. 在软件界面上传准备好的图片、视频,在右侧查看预览效果,点击开始按钮执行换脸处理。处理完成后在输出位置下载处理后的视频。 特别提醒,此类插件需谨慎使用,切勿触犯法律。如果想要 Roop 插件,可以添加公众号【白马与少年】,回复【SD】即可。推荐使用最新的秋叶整合包,出错概率最小,另外,科学上网很重要。
2025-02-01
怎么把视频或图片中的人脸进行替换,生产新的合成图片或视频
要把视频或图片中的人脸进行替换,生成新的合成图片或视频,可以参考以下方法: 1. 利用 TecCreative 创意工具箱: 图片换脸:仅需上传原始图片和换脸图片,即可一键实现素材换脸。操作指引为上传原始图片——上传换脸图片——点击开始生成。注意图片大小上限 5M,支持 JPG、PNG 格式。 视频换脸:自动识别视频中的人脸,并将其替换为选择的脸部。操作指引为上传原始视频——上传换脸图片——点击生成。 2. 实战方法: 点击快捷工具中顶部的 JupyterLab,打开这个工具。通过终端输入命令启动 facefusion: 点击顶部的 + 号选项卡,新打开一个终端窗口。 点击终端区域,启动一个终端的选项卡。 在打开的终端窗口中,输入 3 条命令做 3 件事情: 查看文件列表。输入 ls 并按回车,显示当前位置所在目录下的文件列表。 进入 facefusion 目录,输入 cd facefusion 并按回车,进入程序目录。 启动 facefusion。输入:python./run.py executionproviders cuda cpu 启动程序。注意后面的参数 executionproviders cuda cpu 非常重要,如果不加 cuda,则默认不使用 GPU 能力,推理将非常慢。 当出现提示信息时,说明启动成功。 打开 facefusion 软件,需要返回实例列表,点击自定义服务按钮,会打开一个新的浏览器窗口。 在 facefusion 软件界面上,上传准备好的图片、视频后,在右侧可以看到预览效果。点击下方的开始按钮,执行换脸处理。执行完成后,在输出的位置,会出现处理后的视频,输出窗口的右上角有一个下载按钮,点击它可以导出变量后的视频到本地。
2025-02-01
识别图片文字
以下是关于识别图片文字的方法: 1. 图像预处理: 图像去噪:使用去噪算法(如高斯滤波、中值滤波)去除图像中的噪声。 图像增强:通过增强算法(如直方图均衡化、对比度增强)提升图像的清晰度和对比度。 2. 图像分割:使用图像分割算法将试卷图像中的书写笔迹和背景分离。常用的分割算法包括阈值分割、边缘检测和基于区域的分割方法。 3. 文字检测:在分割后的图像中,使用文字检测算法(如基于深度学习的文本检测模型)识别出试卷上的文字区域。 4. 文字识别:对检测到的文字区域进行文字识别,将文字内容转换为计算机可处理的文本数据。常用的文字识别技术包括基于深度学习的端到端文本识别模型和传统的 OCR(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技术。 5. 后处理:根据需求进行后处理,如去除残余的噪点、填补文字区域的空白等。 6. 机器学习模型训练(可选):如有足够的数据,可以采用机器学习技术训练模型,通过学习样本中的书写笔迹特征来自动去除试卷上的笔迹。 7. 优化算法:对整个处理流程进行优化,提高处理速度和准确度。可以采用并行计算、硬件加速等方法提升算法的效率。 8. 移动端集成:将设计好的算法和模型集成到移动应用程序中,以实现试卷拍照去除书写笔迹的功能。可以使用移动端开发框架(如 iOS 的 Core ML、Android 的 TensorFlow Lite)来实现模型的部署和调用。 此外,关于 GPT 的 OCR 识别问题及解决方案: 问题:开启代码执行功能时,GPT 会尝试用代码完成 OCR,导致无法正确识别图片文字。 解决方案: 如果是自定义 GPT,关闭 Code Interpreter。 无法关闭时,提问时明确说明“不要执行代码,请用自身多模态能力识别文字”。 直接使用 ChatGPT,而非 GPT。 关于 Glif 的使用: 首先确认 glif 的入口参数,设计输入项,如宠物的性别、语言、用户提供的一张宠物照片,并分别新增相应的节点。 接下来将图片内容识别出来,有两种选择:使用 Image to Text 节点或 GPTVision 的多模态能力。 由于识别图的内容可能混乱,可通过大模型做清理,新增一个 Text Generator(LLM)节点。
2025-02-01
如何训练一个自己的模型用来识别不同的图片类别
训练自己的模型来识别不同的图片类别可以参考以下方法: 对于扩散模型(如 Midjourney): 强大的扩散模型训练往往消耗大量 GPU 资源,推理成本高。在有限计算资源下,可在强大预训练自动编码器的潜在空间中应用扩散模型,以在复杂度降低和细节保留间达到平衡,提高视觉保真度。引入交叉注意力层可使其成为灵活的生成器,支持多种条件输入。 Midjourney 会定期发布新模型版本以提升效率、连贯性和质量。最新的 V5 模型具有更广泛的风格范围、更高的图像质量、更出色的自然语言提示解读能力等。 用 SD 训练贴纸 LoRA 模型: 对于原始形象,可通过 MJ 关键词生成不同风格的贴图,总结其特征。注意关键词中对颜色的限制,保持正面和负面情绪数据比例平衡。若训练 25626 大小的表情包,初始素材可能够用,若训练更高像素图片,可能需进一步使用 MJ 垫图和高清扩展功能。 进行高清化时,从 256 到 1024 分辨率,输入左图并加入内容和风格描述,挑选合适的图片。 多模态模型(以 StableDiffusion 为例): 多模态模型包括文生图、图生图、图生视频、文生视频等,底层逻辑通常从生图片源头开始。 扩散模型(如 StableDiffusion 中使用的)的训练是对图片加减噪点的过程。先对海量带有标注文字描述的图片逐渐加噪点,模型学习每一步图片向量值和文字向量值的数据分布演变规律,完成训练。输入文字后,模型根据文字向量指导充满噪点的图片减噪点生成最终图片。扩散模型加减噪点方式与大脑构思图片方式类似,且多模态模型会关联文字向量值和图片像素点向量值。
2025-01-31
AI图片制作视频如何保持人脸一致性的工具
以下是一些关于在 AI 图片制作视频中保持人脸一致性的工具和方法: 1. U 传:在 U 传中,通过点击相应按钮参考角色、风格或图生图,可保持人物一致性。 2. PixVerse:其“角色(Character)”新功能能实现 AI 生成视频中的角色保持一致。用户只需单击“Character”功能,上传符合要求的真实人脸图像,点击创建自定义角色,训练一个新角色,然后可使用自定义角色生成视频,可在 AI 生成视频中轻松切换场景,同时保持同一角色身份。 3. Midjourney:在有了 Midjourney 的新功能 Cref 以后,可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人物一致性。先跑一张主角的定妆照,然后在需要出现主角人物的地方,扔进去 Cref 以保持发型、人脸、衣服。但 Midjourney 对亚洲人脸的一致性效果,尤其是亚洲老人的一致性效果较差,且 Cref 在画面的审美和构图上有一定的破坏性,所以能不用则不用。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对于场景一致性,基本上还没有任何有效的解决办法。
2025-01-31
北大excel处理ai
以下是关于 Excel 处理的 AI 相关内容: 目前有多种工具和插件可增强 Excel 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例如: Excel Labs:是 Excel 插件,新增基于 OpenAI 技术的生成式 AI 功能,可用于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 Microsoft 365 Copilot:整合了多种办公软件,能通过聊天形式完成用户需求,如数据分析和格式创建。 Formula Bot:提供数据分析聊天机器人和公式生成器功能,支持自然语言交互。 Numerous AI:支持 Excel 和 Google Sheets,能生成公式、文本内容、执行情感分析和语言翻译等任务。 对于 Excel 与其他工具的比较: Excel 有手就会,但 VBA 进阶版功能门槛高。 多维表格在处理一些数据处理功能时更方便,例如自带 AI 插件,能通过自然语言提取网址和电话、添加 AI 标签等。 都能帮助整理数据、做计算、做图表,但多维表格能让人偷更多懒。 在作业测评方面,可提要求让 AI 处理 Excel 数据,制作数据分析图等。例如天津师大王树义老师的案例。 随着技术发展,未来可能会有更多 AI 功能集成到 Excel 中,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和智能化水平。内容由 AI 大模型生成,请仔细甄别。
2025-01-31
pdf处理
以下是关于 PDF 处理的相关信息: Claude 2 在处理 PDF 文本方面表现出色,可将整本书粘贴进去并取得令人印象深刻的结果,新模型更强大。还可通过询问后续问题来审问材料,但需注意这些系统仍可能产生幻觉,若要确保准确性需检查结果。 Notebook LM 可处理人工智能相关的 PDF 格式论文,左侧栏快速加载,提供常见问题解答、学习指南、目录、时间轴、简报文档等功能,且对不相关问题会拒绝回复。 推荐的 PDF 翻译的 AI 产品及方法: DeepL(网站):点击页面「翻译文件」按钮,上传 PDF、Word 或 PowerPoint 文件即可。 沉浸式翻译(浏览器插件):安装插件后,点击插件底部「更多」按钮,选择「制作双语 BPUB 电子书」、「翻译本地 PDF 文件」、「翻译 THML/TXT 文件」、「翻译本地字幕文件」。 Calibre(电子书管理应用):下载并安装 calibre,并安装翻译插件「Ebook Translator」。 谷歌翻译(网页):使用工具把 PDF 转成 Word,再点击谷歌翻译「Document」按钮,上传 Word 文档。 百度翻译(网页):点击导航栏「文件翻译」,上传 PDF、Word、Excel、PPT、TXT 等格式的文件,支持选择领域和导出格式(不过进阶功能基本都需要付费了)。 彩云小译(App):下载后点击「文档翻译」,可以直接导入 PDF、DOC、DOCX、PPT、PPTX、TXT、epub、srt 等格式的文档并开始翻译(不过有免费次数限制且进阶功能需要付费)。 微信读书(App):下载 App 后将 PDF 文档添加到书架,打开并点击页面上方「切换成电子书」,轻触屏幕唤出翻译按钮。
2025-01-26
excel处理ai有哪些
关于 Excel 处理的 AI 功能,目前有以下几种工具和插件: 1. Excel Labs:这是一个 Excel 插件,新增了基于 OpenAI 技术的生成式 AI 功能,可用于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 2. Microsoft 365 Copilot:微软推出的整合了 Word、Excel、PowerPoint 等办公软件的 AI 工具,能通过聊天形式完成用户需求,如数据分析和格式创建。 3. Formula Bot:提供数据分析聊天机器人和公式生成器功能,支持自然语言交互进行数据分析和生成 Excel 公式。 4. Numerous AI:支持 Excel 和 Google Sheets 的 AI 插件,能进行公式生成、生成相关文本内容、执行情感分析、语言翻译等任务。 此外,还可以利用 ChatGPT 编写 Python 程序来做 Excel 数据处理,如让 GPT4 按文字需求出代码、修改代码、解 bug 等。也能通过自然语言让其处理一些 Excel 中的特定任务,如合并单元格内容、去除整个表格所有单元格的重复内容等。随着技术发展,未来可能会有更多 AI 功能集成到 Excel 中,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和智能化水平。
2025-01-21
coze 文档处理
以下是关于 Coze 文档处理的相关内容: 影响 RAG 输出质量的因素 文档切割: 合理的文档切割对于 RAG 很重要,例如对于“猫咪的饮食习惯是什么?”的查询,通过合理切割文档块 2(“猫咪的饮食习惯取决于它们的年龄、健康状况和品种。”)和文档块 3(“幼猫需要更多的蛋白质,而成年猫则需要均衡的营养。”),能为用户提供连贯且完整的回答。 免费平台一般提供智能切割(由系统通过上下文理解进行切割)和手动切割(用户指定固定分隔符来切割)两种方式。但在当下技术水平下,Coze 等免费平台的智能切割效果一般。 对于以问答为主的客服场景,RAG 表现稳定,因为问答场景格式固定,将一个问答对切成一个文档片,检索效果好。 深入理解 RAG 文档准备与预处理: 做 AI 知识库首先要准备知识库数据,当下 RAG 主要处理文本数据,如 PDF、在线云文档、EXCEL 等。 文本准备时有重要环节即文本的预处理,也叫数据清洗和去噪,目的包括清理无效数据以提高检索速度,统一数据格式便于后续处理和检索。 Coze 汽车售后服务知识库 Bot 拆解: 整个工作流相对复杂,共 41 个节点,包括大模型节点、问答节点、数据库节点、知识库节点、搜索引擎节点、意图识别、插件节点、选择器、消息节点等。 接收到问题后先对知识库、数据库、搜索引擎进行搜索,再由大模型输出排查方案。根据检查结果继续搜索并输出解决方案和抖音视频,还会处理是否生成文档的情况。
2025-01-17
请给我提供一些用KIMI处理excel数据的方法
以下是一些用 KIMI 处理 Excel 数据的方法: 1. 对数据的基本操作包括增加、删除、修改和查询。 2. 若要与数据库沟通,需学会 SQL 语句。 3. 可以通过 Kimi Chat(https://kimi.moonshot.cn)向 KIMI 提问,获取针对增、删、改、查的回答。 4. 对于新人,可通过深挖 KIMI 的回答来了解相关语法。 5. 收集资料时,可借助 AI 工具如 Perplexity.AI 高效完成,也可使用 KIMI 读取和整理网页内容,但需注意其阅读能力的限制,可分批次提供资料。
2025-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