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igate to WaytoAGI Wiki →
Home/Question List/Question Detail

长期记忆设计

Answer

关于长期记忆设计,主要包括基础设定和人物背景两方面。

基础设定方面,设计了一些初始属性,如人物生日和星座、MTBI 性格分型(ENFJ)、出生地、职业、聊天习惯等。

人物背景方面,使用 AI 自动扩写了大约 100 条,涵盖了三观、爱好、日常习惯、教育经历、家庭背景、工作经历、恋爱经历等内容。

Content generated by AI large model, please carefully verify (powered by aily)

References

皮皮:你的微信虚拟女友 - 李洛云

一般的大模型是有自我认知模块的,它会被限定为一个虚拟助手。如下图(我用的是智谱AI),当没有自我认知修正的时候,它的回复如下:而使用一些prompt进行越狱(jail break)之后,我们可以做到大模型的自我认知修正,从而使得大模型认为自己是其他角色,下图为实际效果:此外,虚拟人的聊天载体也需要选择。如果使用独立app,网页,微信公众号就不够真实了,所以最后我选择了微信个人号。方案则是wechaty+padlocal,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搜索。[heading1]长期记忆:基础设定+人物背景[content]基础设定方面,我设计了一些初始属性,包括:人物生日和星座,MTBI性格分型(ENFJ),出生地,职业,聊天习惯等然后使用AI自动扩写了人物背景,大约100条,包括:三观,爱好,日常习惯,教育经历,家庭背景,工作经历,恋爱经历等[heading1]中期记忆:状态+增长记忆体[content]中期记忆主要用来解决两部分问题:存储必要的状态(例如人物之间的关系,虚拟人当前活动和所在地点等)虚拟人本身的记忆体可能会不断增长(例如要她要记住你的名字),或者我们之前的人物背景不足时,动态地进行补充[heading1]短期记忆:多轮对话[content]这里的短期记忆主要用于多轮对话,也就是常见的历史对话的存储[heading1]对话多模态:LLM伪多模态[content]读图能力(图生文模型)听音能力(音生文模型)发图能力实时生图能力(放弃)手机相册(文生图预生成)发语音能力实时文生音LLM伪多模态:询问LLM是否发图,发哪张图,概率多少询问LLM是否使用语音,而不是文字

皮皮:你的微信虚拟女友 - 李洛云

一般的大模型是有自我认知模块的,它会被限定为一个虚拟助手。如下图(我用的是智谱AI),当没有自我认知修正的时候,它的回复如下:而使用一些prompt进行越狱(jail break)之后,我们可以做到大模型的自我认知修正,从而使得大模型认为自己是其他角色,下图为实际效果:此外,虚拟人的聊天载体也需要选择。如果使用独立app,网页,微信公众号就不够真实了,所以最后我选择了微信个人号。方案则是wechaty+padlocal,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搜索。[heading1]长期记忆:基础设定+人物背景[content]基础设定方面,我设计了一些初始属性,包括:人物生日和星座,MTBI性格分型(ENFJ),出生地,职业,聊天习惯等然后使用AI自动扩写了人物背景,大约100条,包括:三观,爱好,日常习惯,教育经历,家庭背景,工作经历,恋爱经历等[heading1]中期记忆:状态+增长记忆体[content]中期记忆主要用来解决两部分问题:存储必要的状态(例如人物之间的关系,虚拟人当前活动和所在地点等)虚拟人本身的记忆体可能会不断增长(例如要她要记住你的名字),或者我们之前的人物背景不足时,动态地进行补充[heading1]短期记忆:多轮对话[content]这里的短期记忆主要用于多轮对话,也就是常见的历史对话的存储[heading1]对话多模态:LLM伪多模态[content]读图能力(图生文模型)听音能力(音生文模型)发图能力实时生图能力(放弃)手机相册(文生图预生成)发语音能力实时文生音LLM伪多模态:询问LLM是否发图,发哪张图,概率多少询问LLM是否使用语音,而不是文字

AI 女友麦洛薇(0 代码 comfyui 搭建,知识图谱稳定人设,无限上下文,永久记忆,可接入飞书)

最后,笔者ailm讲解一下实现人设稳定的具体原理:通过提示词工程与工具调用能力的配合,设计出一套与知识图谱相结合的工具调用逻辑,从而稳定人设。通过缩小max_length防止LLM长篇大论,每次输入到上下文窗口中的记忆也只返回最近几轮的对话。利用查询知识图谱的信息来实现永久记忆。所需要的提示词和工具设计如下:[heading2]1、提示词工程[content]麦洛薇提示词设计如下:[heading2]2、工具设计[content]工具调用方面,通过将与知识图谱交互这一大的任务,细分为:查询、创建、修改、删除实体或关系、获取实体的所有关系、获取所有实体名称列表多个工具,组成一个工具包供LLM调用。由于对LLM的多工具调用能力有极高的要求,笔者ailm在参数较少的本地模型(如8B、14B)上并不能完美的运行知识图谱RAG。[heading1]写到最后[content]1.如果你使用comfyui LLM party时出现错误,或你有一些新的想法,欢迎加QQ群:9310572132.github项目地址:3.视频教程:

Others are asking
ai语言模型记忆能力与什么相关,可以拥有人类相当的记忆吗
AI 语言模型的记忆能力主要与以下因素相关: 1. 长期记忆:主要有长文本(持久化)、总结、RAG 等实现方式。长文本处理中的 KV Cache 可通过缓存历史计算的 Key(K)和 Value(V)减少冗余计算,但需额外存储空间,可能导致显存占用增加,未来结合持久化 KV Cache、KV Cache 的压缩技术有望控制成本,从而打造出记忆力超越人类的智能体。 2. 短期记忆:主要存在于模型的上下文中,由对话内容(用户输入、模型输出)和系统提示词组成。 Inworld AI 开发的角色引擎,增加了可配置的安全性、知识、记忆、叙事控制、多模态等功能,其中长期记忆方面,角色能以类似人类的记忆功能操作,从闪存和长期记忆中检索信息。 人类的思维是由自然语言或感官记忆构成的超高维时间序列,而人工智能与人类不同,人类会为事物赋予意义与价值,人工智能则更追求“更准”。强化学习是人工智能的一个重要分支,通过定义状态、动作与奖励等元素,让 AI 求解如何选择动作以获得最大的期望奖励总和。
2025-01-20
词根词缀记忆法哪个背单词app有?
以下是一款具有词根词缀记忆法的背单词 app 推荐:AI 雅思单词书。 这款 app 具有以下特点: 1. 走“质”路线:不以覆盖全部考纲单词为首要目的,而是将扩充词汇量、抓住单词用法置于首位。在呈现词意的同时,展示单词的近义辨析、常用搭配以及范文例句,强化记忆曲线,让使用者真正掌握单词用法,而非单纯记忆中英文含义。 2. 以词块为最小记忆单位:不将英语拆散成单个简单单词,而是以“词块”“语块”形式呈现,避免中式思维翻译和滥用词汇,深度扩充对单词使用的认知,助力在口语和写作中的实际应用提升。 3. 派生词助力一词多记:注重单词的发散联想和近义词辨析,注重延伸词的实用性。通过对某一单词的派生词联想,借助添加或删减不同的词根词缀,实现多个相关词意单词的集中记忆。 4. 巧记法:将趣味与知识性相结合。
2025-01-07
现在哪些ai具有记忆功能
以下是一些具有记忆功能的 AI: 1. MemGPT:通过特定指令访问外部存储系统来保存和回调信息,极大地扩展了模型的记忆能力,并增强了其上下文理解能力。 2. ChatGPT 最新版本:可以将对话中的重点内容记录在一个名为“bio”的小本子上,这种内置记忆机制使得它能够在后续对话中利用之前的交流内容来提供更加个性化和相关性更强的回答。 3. OpenAI 的 GPT4:直接用 prompt 调用 bio 这个工具记录需要记忆的内容,每次新的对话开始时,在 prompt 的最后直接加上所有之前的记录的内容。 延伸阅读:MemGPT:Towards LLMs as Operating Systems
2024-12-17
有没有什么辅助初中生学习整理知识点,并能记录错误,反复记忆的AI
目前市面上有一些可以辅助初中生学习整理知识点,并能记录错误、反复记忆的 AI 工具。例如一些智能学习类的 APP,它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错题记录,生成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复习资料。但具体的选择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学科需求、学习习惯等因素来决定。
2024-12-07
(defun 生成记忆卡片 (单词) "生成单词记忆卡片的主函数" (let* ((词根 (分解词根 单词)) (联想 (mapcar #'词根联想 词根)) (故事 (创造生动故事 联想)) (视觉 (设计SVG卡片 单词 词根 故事))) (输出卡片 单词 词根 故事 视觉))) (defun 设计SVG卡片 (单词 词根 故事) "创建SVG记忆卡片" (design_rule "合理使用负空间,整体排版要有呼
以下是关于生成记忆卡片和 SVG 卡片的相关信息: 卡片类的应用被定义为词生卡片,如李继刚的《汉语新解》、一泽的《名片设计》、云中江树的《AI 简历》等,都是通过给大模型优化过的 Prompt,让其生成 HTML 代码或 SVG 代码,再通过浏览器渲染效果。 把提示词丢给 Claude ,如在 Poe 平台上的 Claude 模型,大概率会直接输出 SVG 代码,但对于子步骤是否执行等情况难以知晓。Andrej Karpathy 认为,模型需要 tokens 来思考,如果大语言模型未将思考过程外化,则几乎等于没思考。 甲木介绍了让 Claude 生成古诗词卡片的方法,流程包括输入 Prompt 、用户输入主题和风格,AI 输出最终结果。获取提示词已开源,创作过程主要是根据给定主题和方向生成匹配的中国古诗词,创建设计感强烈、富有中国传统美学的 SVG 卡片展示诗词,并提供相关信息,还支持根据用户提供的主题和方向生成对应语境的 prompt 并配图生成 SVGCard 。但对于“逼格高”的看法因人而异,可将选择权交给 AI 。
2024-11-28
哪一款 Ai 更适合,并有记忆功能,不需要每次都发历史文章。
目前大语言模型普遍没有记忆功能,每次发送消息都需要包含历史会话内容,否则无法记住之前的对话。会话累加过多时会超出最大上下文窗口长度,同时增加计算成本。为节省资源,AI 聊天应用会自动对历史会话进行摘要,仅保留最近内容。 不过,也有一些应用程序在这方面有所尝试和改进,例如 Rewind 是一款能够提高生产力的应用程序,可以浏览、搜索并询问关于手机上任何您看到的内容。它通过捕捉您在 Safari 中阅读的内容和导入您的截屏来工作,让您可以利用人工智能的力量向 Rewind 提问关于您看到的任何问题,包括为您进行总结。Lazy 也是一款不错的工具,上下文切换不会中断您的工作流程,能随时裁剪各种内容,保存文章等,音频和视频内容还会利用 AI 提取主要内容并展示。
2024-11-18
目前做设计的工作者怎么用ai赋能
对于目前做设计工作的人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利用 AI 赋能: 1. 建立针对性的 AI 工作流:构建有效的设计工作流,提高工作效率。 2. 进行实用的模型训练:例如使用 lora 模型训练方式,生成特定形象及 KV 风格,建立包含品牌形象、风格视觉 DNA 的模型,并根据实用场景进行分类。同时,根据市场环境和消费者偏好的变化迅速调整模型,使营销内容更符合目标用户喜好。 3. 储备 AI 设计资产:包括建立和管理 AI 设计资产,沉淀相关知识、技能、工具,促进团队内部的知识积累和提升。团队成员分享设计经验和学习心得,利用参数库快速启动新项目,确保设计准确性并减少重复工作,借助工具、模版、元素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 4. 利用 AI 整合工具平台:如“桃花源|淘宝设计 AIGC”,引入实用功能,增强设计工作的专业性和效率。 随着二次元绘画 AI 的发展和优化,对二次元设计行业影响显著: 1. 降低设计成本和提高效率,更多公司和个人能轻松创作高质量作品。 2. 为设计师提供创作灵感,但市场对大量二次元美术设计师的需求可能降低,从业者需关注行业动态,提升技能和创新能力,注重作品原创性和创新性,学会有效利用工具,提高沟通和协作能力。 在数字营销趋势中,AI 加持的创意与设计方面: 1. 现状:AI 驱动的创意工具已融入设计流程,如素材生成和高级图像编辑,设计师使用 Adobe Firefly 和 Midjourney 等工具加速视觉创作和创建符合品牌的素材。 2. 风险与挑战: 过度依赖 AI 可能导致设计同质化,失去独特创意表达,需平衡 AI 效率与原创创意输入。 设计师要不断适应新的 AI 工具和技术,持续学习保持竞争力并发挥 AI 潜力。 AI 生成的内容可能引发版权问题,需要明确法律框架解决所有权和权利问题。 3. 展望:随着 AI 技术发展,预计在实时、按需设计中发挥更大作用,未来的 AI 工具可能支持更复杂的创意任务,进一步融入创意流程的核心。
2025-02-18
Ai工业机械设计
以下是关于 AI 工业机械设计的相关信息: AI 绘画在工业机械设计中的应用: Midjourney 可生成包含工业机械的相关图片,如一个数据图标,蓝色渐变磨砂玻璃,磨砂玻璃建筑,白色透明科技感白色城市建筑场景,数据线链接,芯片等元素,具有高细节灰色背景与简单的线性细节,工作室照明,3d,c4d,纯白背景,8k 等特点。质感不错,可多尝试喂不同构图的图片,喂图玩法对图片影响最大的是参考图,建议多跑跑图。 AI 在航天器零部件设计中的应用: NASA 研究工程师瑞安·麦克莱兰使用商业 AI 工具设计既轻又坚固的任务硬件。AI 工具能在一小时内生成 30 或 40 个想法,设计的零件比人类设计的更强壮、更轻,且会提出人类想不到的想法,但有时也会犯人类不会犯的错误。 获取 AI 生成 CAD 图相关资料的途径: 学术论文:通过 Google Scholar、IEEE Xplore、ScienceDirect 等学术数据库搜索。 专业书籍:查找相关专业书籍了解应用和案例。 在线课程和教程:参加 Coursera、edX、Udacity 等平台上的课程,在 YouTube 等平台查找教程和演示视频。 技术论坛和社区:加入如 Stack Overflow、Reddit 的 r/AI 和 r/CAD 等,与专业人士交流学习,关注相关博客和新闻网站。 开源项目和代码库:探索 GitHub 等开源平台上的相关项目,如 OpenAI 的 GPT3、AutoGPT 等在 CAD 设计中的应用。 企业案例研究:研究如 Autodesk、Siemens 等公司在 AI 在 CAD 设计中的应用。 在学习和研究 AI 生成 CAD 图时,掌握相关基础知识和技术细节很重要,通过多种途径逐步掌握其应用和实现。随着 AI 技术发展,在 CAD 设计中的应用会更广泛,为设计师和工程师提供更多辅助和支持。
2025-02-17
Ai工业设计
以下是关于 AI 工业设计的相关信息: 在小红书博主方面,有诸如 Ai HFBY 等博主从事工业设计相关内容的分享,您可以通过相应链接查看他们的作品和教程。 腾讯研究院的报告中提到,工业设计在基础模型和开源生态方面有所涉及,包括产品迭代、VR 构建的虚拟环境等。当前存在训练数据稀缺、泛化能力有限等瓶颈,未来方向包括 GANs 数据生成、迁移学习优化等。同时,在 3D 生成方面,须解决空间几何难题,材质还原方面基于几何模型的空间结构特征生成真实感材质与纹理映射,纹理生成方法多元化,核心技术不断突破,AI 赋能加速发展,应用场景持续扩展。 分众传媒携手阿里通义大模型开拓了品牌广告 AI 营销新模式,其中的 AI 创意设计包含 AI 设计、AI 生图、模板中心等能力,可通过对话方式表达设计需求,利用文生图/图生图能力解决各类营销场景素材生成需求,并提供数十万精选模板降低创意制作门槛。
2025-02-17
我是一个有23年软件系统开发和设计经验的架构师,但是对AI还没有系统化了解过,请问我该如何开始?如何在短时间内掌握AI的使用、原理以及二次开发?
以下是为您提供的在短时间内系统化学习 AI 的建议: 一、了解 AI 基本概念 首先,建议阅读「」部分,熟悉 AI 的术语和基础概念。了解什么是人工智能,它的主要分支(如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同时,浏览入门文章,这些文章通常会介绍 AI 的历史、当前的应用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开始 AI 学习之旅 在「」中,您将找到一系列为初学者设计的课程。这些课程将引导您了解生成式 AI 等基础知识,特别推荐李宏毅老师的课程。您还可以通过在线教育平台(如 Coursera、edX、Udacity)上的课程,按照自己的节奏学习,并有机会获得证书。 三、选择感兴趣的模块深入学习 AI 领域广泛(比如图像、音乐、视频等),您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特定的模块进行深入学习。我建议您一定要掌握提示词的技巧,它上手容易且很有用。 四、实践和尝试 理论学习之后,实践是巩固知识的关键,尝试使用各种产品做出您的作品。在知识库提供了很多大家实践后的作品、文章分享,欢迎您实践后的分享。 五、体验 AI 产品 与现有的 AI 产品进行互动是学习 AI 的另一种有效方式。尝试使用如 ChatGPT、Kimi Chat、智谱、文心一言等 AI 聊天机器人,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和交互方式。通过与这些 AI 产品的对话,您可以获得对 AI 在实际应用中表现的第一手体验,并激发您对 AI 潜力的认识。 如果希望继续精进,对于 AI,可以尝试了解以下内容作为基础: 1. AI 背景知识 (1)基础理论:了解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的定义及其之间的关系。 (2)历史发展:简要回顾 AI 的发展历程和重要里程碑。 2. 数学基础 (1)统计学基础:熟悉均值、中位数、方差等统计概念。 (2)线性代数:了解向量、矩阵等线性代数基本概念。 (3)概率论:基础的概率论知识,如条件概率、贝叶斯定理。 3. 算法和模型 (1)监督学习:了解常用算法,如线性回归、决策树、支持向量机(SVM)。 (2)无监督学习:熟悉聚类、降维等算法。 (3)强化学习:简介强化学习的基本概念。 4. 评估和调优 (1)性能评估:了解如何评估模型性能,包括交叉验证、精确度、召回率等。 (2)模型调优:学习如何使用网格搜索等技术优化模型参数。 5. 神经网络基础 (1)网络结构:理解神经网络的基本结构,包括前馈网络、卷积神经网络(CNN)、循环神经网络(RNN)。 (2)激活函数:了解常用的激活函数,如 ReLU、Sigmoid、Tanh。 此外,以证件照为例,Code AI 应用开发教学中,智能体开发从最初的 chatbot 只有对话框,到有了更多交互方式,因用户需求扣子推出了 AI 应用,其低代码或零代码的工作流等场景做得较好。但 AI CODING 虽强,目前适用于小场景和产品的第一个版本,复杂应用可能导致需求理解错误从而使产品出错。在创建 AI 应用时,要学习操作界面、业务逻辑和用户界面,包括布局、搭建工作流、用户界面及调试发布,重点熟悉桌面网页版的用户界面。
2025-02-17
你是一名电商专家,有没有哪个AI大模型或者智能体可以完成以下功能:输入材质图片,得到经过设计后的成品衣服
目前尚未有成熟的 AI 大模型或智能体能够直接实现输入材质图片就得到经过设计后的成品衣服的功能。但在 AI 领域的不断发展中,可能会有相关的技术和模型在未来出现。
2025-02-16
你是一名电商专家,有没有哪个AI大模型或者智能体可以完成以下功能:输入衣服材质图片,得到经过设计后的材质成品衣服
目前尚未有专门的 AI 大模型或智能体能够直接实现您所描述的输入衣服材质图片就得到经过设计后的材质成品衣服的功能。但随着 AI 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可能会出现相关的应用。
2025-02-16
有没有AI能长期记住对话内容
AI 能够实现长期记住对话内容。在智能体中,长期记忆主要有长文本(持久化)、总结、RAG 这三种实现方式。长文本(KV Cache)是 Transformer 架构中的一个功能,能通过缓存历史计算的 Key(K)和 Value(V)来减少冗余计算,加速模型的推理过程,但需要额外的存储空间,可能导致显存占用增加,为此有研究者提出多种优化技术。如果未来能结合持久化 KV Cache、KV Cache 的压缩技术,控制成本,就有可能打造出记忆力超越人类的智能体,能回忆更多详细信息,并在服务中展现更高级别的个性化和情感连贯性。 当下比较推荐将临时记忆转换为长期记忆的方式是定期总结+RAG,即定期对上下文对话内容进行总结,然后对总结后的文本进行索引,并将索引后的内容存储到数据库中。整个过程和人记忆内容的过程相似,但要注意避免在归纳和记忆时产生偏见,比如在归纳信息时回顾并整合已有记忆,在推理中加入反思环节,对于同一事物的记忆详细记录每次情况等。
2024-12-17
gpt 长期记忆功能
ChatGPT 的长期记忆功能已上线,能够跨聊天记忆用户信息,从而提供更相关和个性化的回答。用户可以控制记忆内容,同时也考虑到了隐私和安全问题。此外,GPTs 也将拥有记忆功能。 然而,GPT 模型在长期记忆方面仍存在一些局限性: 模型的上下文有限,以“无状态”方式运行,没有明显方法教会模型新事实,甚至不清楚其能否执行需要不断发展记忆和上下文的任务,如阅读一本书并理解对先前章节的引用。 缺乏更新自身或适应变化环境的能力,训练完成后固定,没有机制纳入新信息或用户、世界的反馈。虽可在新数据上微调模型,但可能导致性能下降或过拟合,且由于训练周期的潜在滞后,系统容易过时。 在个性化方面,模型没有有效方法将个性化信息纳入响应,除非使用有限且低效的元提示。 相关链接:
2024-08-20
如何构建一个专属自己的智能体,用于撰写公司新闻稿,我会长期输入公司信息 请选择几家大模型公司的产品,具体说下操作步骤
以下是一些可用于构建专属智能体以撰写公司新闻稿的平台及操作步骤: 1. Coze:这是新一代的一站式 AI Bot 开发平台,适用于构建基于 AI 模型的各类问答 Bot。它集成了丰富的插件工具,能极大地拓展 Bot 的能力边界。 2. Microsoft 的 Copilot Studio:其主要功能包括外挂数据、定义流程、调用 API 和操作,以及将 Copilot 部署到各种渠道。 3. 文心智能体:百度推出的基于文心大模型的智能体平台,支持开发者根据自身需求打造大模型时代的产品能力。 4. MindOS 的 Agent 平台:允许用户定义 Agent 的个性、动机、知识,以及访问第三方数据和服务或执行设计良好的工作流。 5. 斑头雁:2B 基于企业知识库构建专属 AI Agent 的平台,适用于客服、营销、销售等多种场景,提供多种成熟模板,功能强大且开箱即用。 6. 钉钉 AI 超级助理:依托于钉钉强大的场景和数据优势,提供更深入的环境感知和记忆功能,在处理高频工作场景如销售、客服、行程安排等方面表现出色。 在实际构建和应用智能体时,您可以遵循以下准则: 1. 彻底让自己变成一个“懒人”。 2. 能动嘴的不要动手(用嘴说出您想做的事远比打字来的快)。 3. 能动手的尽量用 AI(用 AI 远比您苦哈哈的手敲要来的快)。 4. 把您手上的工作单元切割开,建设属于自己的智能体。 5. 根据结果反馈不断调整自己的智能体。 6. 定期审视自己的工作流程,看哪个部分可以更多的用上 AI。 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适合的平台进行进一步探索和应用。
2024-08-09
如何构建一个专属自己的智能体,用于撰写公司新闻稿,我会长期输入公司信息
构建一个用于撰写公司新闻稿的专属智能体,您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 明确需求和目标:确定您希望智能体生成的新闻稿的风格、格式、内容重点等方面的要求。 2. 数据收集与整理:长期输入公司的相关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公司的发展历程、业务范围、近期重大事件、领导讲话等。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时效性。 3. 选择合适的技术和平台:有许多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的框架和平台可供选择,例如 TensorFlow、PyTorch 等。 4. 模型训练:使用收集到的数据对模型进行训练,不断调整参数以提高生成效果。 5. 测试与优化:在训练完成后,进行测试,查看生成的新闻稿是否符合预期,并根据测试结果对模型进行优化。 6. 持续学习与更新:随着公司的发展和信息的变化,持续为智能体提供新的数据,使其能够不断学习和改进。 需要注意的是,构建这样一个智能体需要一定的技术知识和实践经验,如果您不具备相关能力,可能需要寻求专业的技术团队或服务提供商的帮助。
2024-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