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igate to WaytoAGI Wiki →
Home/Question List/Question Detail

如何利用自动对齐技术,确保16位不同地点的人员录制的同一句口号音频同步且整齐,请推荐具有此功能的音频编辑工具、网站或AI工具,以便将这16段音频精确叠加并融合成一个协调一致的整体

Answer

以下是关于利用自动对齐技术确保 16 位不同地点人员录制的同一句口号音频同步且整齐的相关信息及工具推荐:

在音频编辑中,常见的步骤如下:

  1. 选择合适的数字音频工作站(DAW),如 Studio One。上传 FLAC 无损格式的音频,只对融合部分进行 Inpaint 处理,保持其他音频信息不变,以避免音质问题。
  2. 在 DAW 中对接音轨后,播放试听,并缩放波形图,检查波形是否正确对齐。若出现波形未对齐或播放时有咔哒声等问题,可能是在导出和处理过程中对音频施加了额外的效果器处理,如混响、限制器、压缩等,导致音频前后不一致,影响对接效果。因此,需要确保在不同的导出和处理步骤中,音频不受到额外的处理,或者在每次处理时保持相同的效果设置。

具有此功能的音频编辑工具和网站包括:

  1. Studio One:可用于对齐拼接音轨,并进行后续的叠加额外音轨、调整音量和平衡等操作,以丰富音频的层次,注意叠加后各音轨的电平,避免过载或失衡。
  2. Udio:具有混音功能,可对现有剪辑进行微妙或明显的变化。在提示框中有新的区域,通过滑块控制混音效果的强度。

此外,阿里的相关研究全面概述了大语言模型自动对齐的主要技术路径,将现有的自动对齐方法分为四大类:利用模型固有偏好实现对齐、通过模仿其他模型行为实现对齐、利用其他模型反馈实现对齐、通过环境交互获得对齐信号,并探讨了自动对齐背后的机理以及实现有效自动对齐的关键因素。但此研究主要针对大语言模型,对于音频对齐的直接应用可能有限。

Content generated by AI large model, please carefully verify (powered by aily)

References

从《We Are The One》开始说起——它的诞生背后的融合工作流

由于我们上传的是FLAC无损格式,且只对融合部分进行了Inpaint处理,其他音频信息保持不变,因此前后两段音频的衔接不会出现音质问题。但是,仍然有特别情况。在DAW中对接音轨后,播放试听,并缩放波形图,检查波形是否正确对齐。如果出现波形对不齐、可能会出现播放时有咔哒声等问题。准确对齐的截图(Audition):未准确对齐的截图(Audition):提示::为了更好的展示波形对齐,所以导入了Audition进行展示,实际应在Studio One中继续后续操作。可能原因:在导出和处理过程中,是否对音频施加了额外的效果器处理,如混响、限制器、压缩等。这些处理可能导致音频前后不一致,影响对接效果。因此,我们需要确保在不同的导出和处理步骤中,音频不受到额外的处理,或者在每次处理时保持相同的效果设置。[heading4]步骤4:添加其他元素[content]叠加额外音轨:在DAW中,叠加其他额外的音轨,如Bass Drop、人声音效等,丰富歌曲的层次。调整音量和平衡:注意叠加后各音轨的电平,避免过载或失衡。

AIGC Weekly #75

Open AI也放出了对GPT-4的大语言模型可解释性研究跟Anthropic竞争。开发了新的大规模自动编码器方法,用于将GPT-4的内部表示分解为1600万个可解释的模式。终于发了一篇论文详细介绍了一下这个编码器实验的研究。[heading2]Anthropic:Claude的性格[31][content]Claude 3的性格塑造过程,以及通过特定的训练方法如何让Claude具备更加丰富和立体的性格特质,如好奇心、开放性、思考性等,以及如何让Claude在价值观和伦理问题上保持诚实和适度的自信。为了让Claude的性格特质得到内化,Anthropic使用了一种特殊的宪法AI训练方法,通过让Claude自行生成与性格特质相关的人类消息,并根据这些特质来评估和排序其自身的回应。这种方法使用了Claude自身生成的合成数据,但整个过程需要人类研究人员的密切监督和调整。[heading2]阿里:Towards Scalable Automated Alignment of LLMs[3[content]全面概述了大语言模型自动对齐的主要技术路径。自动对齐旨在以最少的人工干预,建立高质量、可扩展的对齐系统,使得语言模型能够满足人类需求。论文将现有的自动对齐方法分为四大类:1)利用模型固有偏好实现对齐; 2)通过模仿其他模型行为实现对齐; 3)利用其他模型反馈实现对齐; 4)通过环境交互获得对齐信号。此外,论文还探讨了自动对齐背后的机理,以及实现有效自动对齐的关键因素。

UDIO官方FAQ

[title]UDIO官方FAQ[heading1]How do I make music with Udio?如何使用Udio制作音乐?[heading2]Remixing tracks重新混音曲目Another cool feature of Udio is remixing.A remix is a subtle or not so subtle variation of an existing clip.To create one first select an appropriate track(for now you can only remix 30s tracks)and click Remix either on the track page or in the context menu.Udio的另一个很酷的功能是混音。混音是现有剪辑的微妙或不那么微妙的变化。要创建一个,请首先选择适当的曲目(目前您只能重新混合30首曲目),然后在曲目页面或上下文菜单中单击“重新混合”。Compared to the standard creation mode,there is one new area in the prompt box:与标准创建模式相比,提示框中新增了一个区域:The left-hand side is identical to the original clip area of Extension mode and the slider in the right-hand side allows you to control the strength of the remixing effect(Variance).At its weakest point when the slider is all the way to the left,remixing doesn’t change the original audio.As you move it to the right(clicking Remix after setting the slider position)the effect becomes more apparent - certain aspects of the clip start to change.Low values of strength mostly affect fine details whilst leaving the overall structure and harmony of the original intact.For example,you may notice that timbres of instruments and voices change subtly,or there is a slight variation to the pattern of percussion.Higher values of strength introduce more significant changes with the rightmost position of the slider yielding results that bear almost no resemblance to the original clip.

Others are asking
分析一下a16z 的ai top100榜单
以下是对 a16z 的 AI top100 榜单的分析: A16Z 的 AI top100 榜单聚焦生成式 AI 应用。自 ChatGPT 将生成式 AI 引入公众视野以来,已涌现出成千上万面向消费者的相关产品。 在 AI 陪伴方面,它已成为生成式 AI 的主流应用场景之一。例如,Character.AI 在网页端和移动端榜单上表现出色。网页端有八家 AI 陪伴公司进入榜单,移动端有两家。其中,多数产品自诩“无限制”,用户可进行不受限的对话或互动,且访问主要通过移动网页,平均 75%的流量来自移动设备。对于有移动应用的陪伴产品,用户参与度高,如 Character.AI 每位用户平均每月会话次数达 298 次,Poly.AI 为 74 次。 时隔六个月更新分析,超过 40%的公司是首次出现在榜单上。与六个月前相比,有 30%的新公司。名次进步最大的是 Suno,从第 36 名到第 5 名。移动端最多的应用是图像和视频编辑,占 22%。Luzia 服务西班牙语用户值得关注。字节多款应用上榜,包括 Coze、豆包、CiCi、醒图、Gauth。美学和约会应用开始增加,为用户提供相关建议。此外,Discord 流量值得关注,相当多的应用在其平台完成 PMF 验证。 原文链接:https://a16z.com/100genaiapps/ 作者:A16Z Olivia Moore 发布时间:2024.03.13 去年 9 月的报告:
2025-01-02
mj如何指定生成16:9的图
要在 Midjourney(MJ)中指定生成 16:9 的图,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操作: 1. 首先复制图片的网址,然后打开 discord,在聊天栏输入“/imagine prompt”。 2. 回到官网,复制图像的提示词,再回到 discord 粘贴到刚才拷贝的网址后面,注意空一格。 3. 生成图像后,放大觉得还不错的一张,点击“Custom Zoom”。 4. 此时可以改变拉伸镜头后的画面比例,将“ar”这个参数后面的数值改成 16:9(默认的方形构图这里是 1:1),“zoom”参数设置为 1.5。“zoom”参数是镜头拉伸的倍数,1.5 1.7 比较靠谱,太大(比如 2)会有更大几率生成一些莫名其妙的东西。 5. 选一张比较好的放大一下,就可以放进 PPT 调整构图。如果构图还是不太好,可以在当前这张图的基础上再用一次“Zoom Out 1.5x”。 另外,在 Pika 中使用 MJ 生成图片时,默认的照片幅度是 16:9。在使用 MJ 进行图生图功能时,要注意截图的对标比例未必是标准的 9:16,可以手动修改一下比例,以省去一些返工的情况。
2024-12-17
写一个将16进制转换为字符串的代码
很抱歉,暂时没有关于将 16 进制转换为字符串的代码内容。但通常来说,在大多数编程语言中,您可以使用相应的函数或方法来实现这个功能。以下是一个使用 Python 语言实现的示例代码: ```python def hex_to_str: return bytes.fromhex hex_value = "48656c6c6f" 这是 "Hello" 的 16 进制表示 print ``` 您可以根据您使用的具体编程语言,查找相关的文档和函数来完成这个转换。
2024-09-16
蛟龙16pro配置(处理器R7-7745HX,显卡RTX4060 8G,硬盘512GPCIE4.0SSD)可以用于审计人员本地化部署大模型用于数据分析工作吗
蛟龙 16pro 的配置(处理器 R77745HX,显卡 RTX4060 8G,硬盘 512G PCIE4.0 SSD)对于审计人员本地化部署大模型用于数据分析工作来说,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处理器 R77745HX 具有一定的计算能力,但在处理大规模数据和复杂的模型运算时,其性能可能不够强劲。 显卡 RTX4060 8G 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图形处理和计算任务能够提供一定的支持,但对于大规模的深度学习模型训练和数据分析,可能会显得不足。 512G 的 PCIE4.0 SSD 硬盘容量相对较小,在存储大量数据时可能会很快耗尽空间。 综上所述,该配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用于简单的数据分析任务,但对于较为复杂和大规模的大模型本地化部署及数据分析工作,可能需要更强大的硬件配置,例如更高性能的处理器、更大容量和更高性能的显卡,以及更大的存储空间。
2024-09-14
蛟龙16pro配置可以用于审计人员本地化部署大模型用于数据分析工作吗
蛟龙 16pro 的配置信息对于能否用于审计人员本地化部署大模型进行数据分析工作,需要更多关于该设备具体配置的详细信息才能准确判断。一般来说,本地化部署大模型进行数据分析工作对计算机的硬件配置有较高要求,包括但不限于强大的 CPU 性能、充足的内存容量、高速的存储设备以及优秀的显卡性能等。如果您能提供蛟龙 16pro 更详细的配置参数,我可以为您做出更准确的评估和建议。
2024-09-14
音频驱动视频人物口型
以下是关于音频驱动视频人物口型的相关信息: PixVerse V3 : 本次更新内容丰富,包括已有能力升级,提供更精准的提示词理解能力和更惊艳的视频动态效果。 支持多种视频比例,如 16:9、9:16、3:4、4:3、1:1。 Style风格化功能重新回归升级,支持动漫、现实、粘土和 3D 四种风格选择,同时支持文生视频和图生视频的风格化。 全新上线了 Lipsync 功能,在生成的视频基础上,允许用户输入文案或上传音频文件,PixVerse 会自动根据文案或音频文件内容,对视频中的人物口型进行适配。 还有 Effect 功能,提供 8 个创意效果,包括变身僵尸、巫师帽、怪兽入侵等万圣节主题模板,一键实现创意构思。并且 Extend 功能支持将生成的视频再延长 5 8 秒,且支持控制延长部分的内容。 字节跳动开源的 LatentSync : 是精准唇形同步工具,能够自动根据音频调整角色嘴型,实现精准口型同步,无需复杂中间步骤。 提出“时间对齐”技术,解决画面跳动或不一致问题,效果显著。 具有开箱即用的特点,预训练模型加持,操作简单,支持高度定制化训练。 GitHub 链接:https://github.com/bytedance/LatentSync 论文链接:https://arxiv.org/pdf/2412.09262
2025-02-16
关于音频生成的人工智能工具有哪些
以下是一些关于音频生成的人工智能工具: ElevenLabs:一家前沿人工智能公司,专注于文本转语音、语音变声器、配音、文本转音效和语音克隆,为创作者、企业和开发者提供超逼真和可定制的语音解决方案。前 5000 名注册用户可享受 2 个月的入门计划。 Hailuo Audio by Minimax:面向创作者和电影制作人的下一代音乐生成、文本转语音和语音克隆模型。 Cartesia:优质文本转语音服务,既以开发者为中心,又适合实时对话用例,专注于行业领先的延迟、逼真的声音和准确的发音。提供 1 个月的专业计划。 Sync:研究公司,致力于为动画师、开发者和视频编辑提供前沿的人工智能视频口型同步解决方案。2 个月的 Sync 创作者层级+额外生成积分。 Tunes by Freepik:使用 Freepik Tunes 让您的项目更具表现力。发现精选音乐、高质量音效和强大的音频工具,可在 Freepik Tunes 上无限制下载。 以下是一些人工智能音频初创公司: Lemonaide Music:与 DAW 集成的生成音乐工具,100%免版权费。 tuney.io:为创意媒体提供的伦理音乐 AI。 KORUS AI:AI 音乐创作平台和探索声音宇宙的个人音乐制作人。 TRINITI:通过音乐赋予新的创作和表达方式。 voice swap:使用 AI 改变歌唱声音。 mix audio:为创造力和生产力提供 AI 音乐。 Audiogen:使用 AI 生成声音、音效、音乐、样本、氛围等。 Wavtool:带有 AI 助手并支持本地 VST 插件的网页 DAW。 Wavacity:Audacity®音频编辑器的网页版。
2025-02-16
音频文件转为MP3格式的AI有哪些?是否需要付费?
目前市面上将音频文件转为 MP3 格式的 AI 工具较多,常见的有格式工厂、迅捷音频转换器等。这些工具部分提供免费服务,但也有一些功能或高级版本需要付费。具体的付费情况会因工具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2025-02-13
音频转文字
以下是关于音频转文字的相关信息: 推荐 OpenAI 的 wishper,相关链接:https://huggingface.co/openai/whisperlargev2 。 一分钟搞定的~23 分钟的音频,相关链接:https://huggingface.co/spaces/sanchitgandhi/whisperjax 。此项目在 JAX 上运行,后端支持 TPU v48,与 A100 GPU 上的 PyTorch 相比,它要快 70 多倍,是目前最快的 Whisper API。 Twitter Space 音频转文稿:《AI 编程革命:代码的未来,由 AI 重塑!》,使用 Gemini 1.5 Pro 将音频转为按发言人生成的文本,将初稿发送给 Claude,完成错别字纠正、去除口癖、整理段落等优化,最终产出阅读友好的 Markdown 格式文稿,相关链接:https://baoyu.io/blog/audiototexttranscriptionsolution 。 免费的会议语音转文字工具大部分有使用的时间限制,超过一定的免费时间后需付费。推荐工具:(转录采访和会议纪要)。更多会议记录工具请访问网站:https://waytoagi.com/sites/category/29 。
2025-02-11
有没有让中文视频音频变成英文的
以下是将中文视频音频变成英文的方法: 1. 先将中文台词通过谷歌翻译成英文,然后找专业人士进行英文字幕校对与台词润色,形成配音稿。 2. 可以使用 11labs(官网:https://elevenlabs.io/)进行对白制作,其英文效果较好,但存在声音没有情绪和情感的问题。无法使用语速、情绪调节等控件,只能通过标点符号去改变语音效果,如使用逗号、句号、省略号、感叹号等,有时会叠加不同标点符号来试语音效果。同一句台词可能需要生成十几二十段音频,才能找到合适自然的声音。 3. 国内可以使用出门问问的魔音工坊,它可以使用情绪调节控件。 4. 进行剪辑,对于 13 分钟的短片,剪映比较方便;更长篇幅或追求更好效果,可能需要使用 PR/FCP/达芬奇等传统剪辑软件。
2025-02-11
AI语聊,音频部分 一般有什么工具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用于 AI 语聊音频部分的工具: 1. 11labs:官网为 https://elevenlabs.io/ ,英文效果较好,但无法使用语速、情绪调节等控件,只能通过标点符号改变语音效果,抽声音卡有一定难度。 2. 魔音工坊:国内工具,可以使用情绪调节控件。 3. Speechify:https://speechify.com/ ,人工智能驱动的文本转语音工具,可作为多种平台应用使用。 4. Azure AI Speech Studio:https://speech.microsoft.com/portal ,提供支持 100 多种语言和方言的语音转文本和文本转语音功能,还提供自定义语音模型。 5. Voicemaker:https://voicemaker.in/ ,可将文本转换为各种区域语言的语音,并允许创建自定义语音模型。 此外,在音频领域,配音员水平的 AI 已经成熟,对于一般商业场景足够。当有了多模态理解能力之后,带有感情的对话能力也会在 2024 年有突破。在 AI 陪聊场景中,人脸动作的细致刻画、人物微动作、低成本生成符合聊天内容的插画、加了特定感情输出的对话、真实的背景音与烘托感情的配乐等方面都会在 2024 年内逐步成熟。
2025-02-10
哪个ai工具可以根据现有的网站或截图生成源代码
以下是一些可以根据现有的网站或截图生成源代码的 AI 工具: :借助 GPT4 Vision 的能力,能直接将屏幕截图转换为 HTML/Tailwind CSS,并利用 DALLE 3 的图像生成能力生成相似图像。 此外,还有一些与网站制作相关的 AI 工具: Wix ADI 。基于用户提供的信息自动生成定制化网站,提供多个设计选项和布局,集成了 SEO 工具和分析功能。 Bookmark:网址为 。通过询问用户几个简单问题快速生成网站,提供直观的拖放编辑器,包括多种行业模板和自动化营销工具。 Firedrop:网址为 。其 AI 设计助手 Sacha 可根据用户指示创建和修改网站设计,提供实时编辑和预览功能,包含多种现代设计风格和自定义选项。 The Grid:网址为 。其 AI 设计助手 Molly 可以自动调整网站的设计和布局,基于内容和用户互动进行优化,支持多种内容类型。 在 AI 代码生成和开发工具方面: :由 Wingware 开发的专为 Python 编程设计的开发环境,集成了多种功能,年度许可证起价 179 美元/月。 :开源的 AI 开发助手,能根据产品需求生成完整的代码库,遵循 MIT 许可证。 :Sourcegraph 的 AI 工具,作为全面的编程助手能理解整个代码库,个人使用免费。
2025-02-18
主流的LORA 训练工具是什么?
主流的 LORA 训练工具包括: 1. B 站 UP 主“朱尼酱”的赛博丹炉,其界面友好、美观,适合新手入门。 2. 训练器,支持 Kolors 开源模型。 3. Kolors+Refiner,由 AIKSK 开发的工作流应用。 4. Kolors可图大模型XL 精修工作流,由@AiARTiST 非人类开发。 5. kolors+SDXL 细节修复+instant+ipa,由@谷尘 DesignDog 开发。 6. kolors 一键设计中文海报,由亦诚视觉开发。 7. ,魔搭社区官方模型。 8. InstantIDKolors 专属模型,由 InstantX 开发。
2025-02-18
剧本创作有哪些AI工具
以下是一些在剧本创作中可以使用的 AI 工具: 1. 文本生成工具:如 GPT4、Claude、Kimi、智谱清言、文心一言等,可帮助生成故事创意、角色台词等。 2. 视频工具: Pika、Pixverse、Runway、SVD 可用于视频创作。 Junie 在电影制作中使用了多种工具,包括 AI 图像生成工具如 Stable Diffusion、Midjourney v5.2、DALL·E;AI 动画工具如 Pika、Runway、Deforum;口型同步工具 DID;AI 旁白工具 ElevenLabs;剪辑工具 Premiere;文字翻译工具 ChatGPT。 3. 图像工具:Stable Diffusion、Midjourney v5.2 可生成富有想象力的角色和场景等画面。 4. 声音工具:可用于背景音乐、音效、角色配音、声音克隆等。 在剧本创作过程中,除了使用工具,还需要注重故事的原创性和改编,可从自身或他人的经历、经典 IP 等获取灵感。同时,多实践、多与他人讨论也是提升剧本质量的重要方式。
2025-02-17
剧本创作有哦哪些AI工具
以下是一些常用于剧本创作的 AI 工具: 1. 文字生成方面:GPT4、Claude、Kimi、智谱清言、文心一言等,可用于生成剧本的文字内容。 2. 图像生成:Stable Diffusion、Midjourney v5.2、DALL·E 等,能为剧本创作提供灵感和视觉参考。 3. 视频相关:Pika、Runway、Deforum 等,可用于生成视频片段。 4. 音频方面:ElevenLabs 可用于生成旁白等音频内容。 5. 剪辑工具:Premiere、剪映等,用于对视频进行剪辑和后期处理。 在剧本创作过程中,还可以参考以下方法和思路: 1. 故事来源:可以从原创(如自身或周围人的经历、做过的梦、想象的故事等)或改编(如经典 IP、名著、新闻、二创等)入手。 2. 写作方法:编剧是有一定门槛的手艺,不要单纯套剧作理论和模板,要多写多实践,再结合看书总结经验。对于短片创作,可以从自身或朋友的经历改编入手,或者对触动自己的短篇故事进行改编。多与他人讨论故事,有助于修改和进步。 3. 项目脚本方面:例如画小二团队在《李清照》AI 视频创作中,文字使用 GPT 脚本,图片使用 Midjourney,视频使用 Runway,音频使用 ElevenLabs 和剪映,剪辑使用剪映,还用到了 PS、AE 等其他工具。同时,在故事创作时,可以按照特定的模板生成 Prompt,包括标题、设置、主角、反派角色、冲突、对话、主题、基调、节奏等方面,并分章节生成小说目录。
2025-02-17
我怎样用低代码工具去构建我的AI智能体?LLM应用?
以下是关于如何用低代码工具构建 AI 智能体和 LLM 应用的一些建议: 在构建基于 LLM 的应用时,Anthropic 建议先寻找最简单的解决方案,只在必要时增加复杂度。智能系统通常会以延迟和成本为代价来换取更好的任务表现,开发者需要考虑这种权衡是否合理。当需要更复杂的解决方案时,工作流适合需要可预测性和一致性的明确任务,而智能体则更适合需要灵活性和模型驱动决策的大规模场景。不过,对于许多应用来说,优化单个 LLM 调用(配合检索和上下文示例)通常就足够了。 目前有许多框架可以简化智能系统的实现,例如: 1. LangChain 的 LangGraph。 2. 亚马逊 Bedrock 的 AI Agent 框架。 3. Rivet(一个拖放式 GUI 的 LLM 工作流构建器)。 4. Vellum(另一个用于构建和测试复杂工作流的 GUI 工具)。 这些框架通过简化标准的底层任务(如调用 LLM、定义和解析工具、链接调用等)使入门变得容易,但它们往往会创建额外的抽象层,可能会使底层提示词和响应变得难以调试,也可能诱使开发者在简单设置就足够的情况下增加不必要的复杂性。建议开发者先直接使用 LLM API,许多模式只需要几行代码就能实现。如果确实要使用框架,请确保理解底层代码。 此外,还有以下相关工具和应用: 1. VectorShift:能在几分钟内构建和部署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程序,利用大型语言模型(例如 ChatGPT)构建聊天机器人、文档搜索引擎和文档创建工作流程,无需编码。 2. Unriddle:帮助更快阅读、写作和学习的工具,能简化复杂的主题,找到信息,提问并立即获得答案。 工具使用或函数调用通常被视为从 RAG 到主动行为的第一个半步,为现代人工智能栈增加了一个新的层。一些流行的原语如网页浏览(Browserbase、Tiny Fish)、代码解释(E2B)和授权+认证(Anon)已经出现,它们使 LLM 能够导航网络、与外部软件(如 CRM、ERP)交互并运行自定义代码。Omni 的计算 AI 功能体现了这种方法,它利用 LLM 直接输出适当的 Excel 函数到电子表格中,然后执行计算并自动生成复杂查询供用户使用。 详细示例请参考:https://github.com/anthropics/anthropiccookbook/tree/main/patterns/agents
2025-02-17
如何快速入门AI工具
以下是快速入门 AI 工具的一些建议: 1. 对于普通人来说,对 AI 最好的直观初接触有两个方面: 最低成本能直接上手试的工具是什么,自己能否亲自尝试。 现在最普遍/最好的工具是什么,能达到什么效果。 2. 虽然底层都是大模型,但 AI 工具各有侧重,不同公司也有各自的优化。关于每一种工具的详细入门、讲解和应用,WayToAIG 已经分好了类目。 3. 为了让普通人更直观地马上上手,可选择以下几种工具展开说明:聊天工具、绘画工具、视频工具、音乐工具。 4. 对于超出自己理解范围内的事情,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试一试。学习新东西,百闻不如一练。 5. 在面向父母的“AI 布道”活动中发现,因“AI 工具”功能强大能做无数事情,反而在其与普通人之间形成了一道墙。AI 是未来必然的方向,其科普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尽可能简单地试用它,是让普通人在这场 AI 浪潮中受益的最好方式,不论是什么人群。 6. 最后,如果想交流并一起在 AI 路上探寻,欢迎戳 。
2025-02-17
兼职督学岗位,通过飞书平台为高中生服务,包括:1)解答学习方法等疑问;2)发送测试卷;3)提交测试卷后通知后端制作学习计划;4)发送学习计划链接;5)定期推送知识点和打卡提醒;6)查看打卡并反馈。所有文档通过飞书云文档链接发送。现在我想通过利用coze将deepseek等ai接入飞书的形式,制作出产品赋能督学在这一岗位的工作效率,并希望在这一过程中,锻炼我的ai能力,再想办法让上司或者老板为我这个产品支付报酬,请问我可以从哪些角度开发产品?
以下是一些您可以从以下角度开发产品来赋能兼职督学岗位的工作效率,并锻炼您的 AI 能力,以争取上司或老板为产品支付报酬: 1. 利用 Coze 的多语言模型支持,为解答高中生学习方法等疑问提供更准确和全面的回答。 2. 借助插件系统,集成与学习相关的插件,如学习资料查询、学习工具推荐等,丰富服务内容。 3. 运用知识库功能,上传各类学科知识点、优秀学习案例等,方便在服务中快速调用和推送。 4. 利用数据库和记忆能力,记住每个高中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 5. 设计工作流,例如自动发送测试卷、自动通知后端制作学习计划、自动推送学习计划链接等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6. 采用多代理模式,针对不同学科或学习阶段设置专门的代理,提供更精准的服务。 7. 利用 Coze 易于发布和分享的特点,将服务产品推广给更多需要的高中生和督学人员。
2025-02-18
兼职督学岗位,通过飞书平台为高中生服务,包括:1)解答学习方法等疑问;2)发送测试卷;3)提交测试卷后通知后端制作学习计划;4)发送学习计划链接;5)定期推送知识点和打卡提醒;6)查看打卡并反馈。所有文档通过飞书云文档链接发送。现在我想通过利用coze将deepseek等ai接入飞书的形式,制作出产品赋能督学在这一岗位的工作效率,并希望在这一过程中,锻炼我的ai能力,再想办法让上司或者老板为我这个产品支付报酬,请问我可以从哪些角度开发产品?又该如何将它推销给上司?
以下是关于您利用 Coze 和 DeepSeek 等 AI 接入飞书来赋能兼职督学岗位工作效率的一些建议: 开发产品的角度: 1. 智能答疑系统:利用 AI 技术,对高中生常见的学习方法疑问进行自动分析和回答,提高答疑效率和准确性。 2. 个性化测试卷生成: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通过 AI 生成个性化的测试卷。 3. 学习计划优化:基于学生提交的测试卷结果,利用 AI 更精准地制定学习计划。 4. 知识点精准推送:运用 AI 分析学生的学习进度和薄弱环节,定期推送更具针对性的知识点。 5. 打卡提醒优化:通过 AI 实现更灵活、个性化的打卡提醒方式。 推销给上司的方法: 1. 展示效率提升:详细说明产品如何大幅提高兼职督学的工作效率,节省人力和时间成本。 2. 个性化服务优势:强调产品能够为高中生提供更个性化、精准的服务,提升学习效果。 3. 数据支持:提供相关的数据和案例,证明 AI 赋能后的积极效果。 4. 成本效益分析:说明开发和使用该产品的成本相对较低,而带来的收益显著。 5. 未来发展潜力:阐述产品在不断优化和拓展功能方面的潜力,适应更多的教育需求。 另外,Coze 是由字节跳动推出的 AI 聊天机器人和应用程序编辑开发平台,专为开发下一代 AI 聊天机器人而设计。它具有多语言模型支持、插件系统、知识库功能、数据库和记忆能力、工作流设计、多代理模式、免费使用、易于发布和分享等特点。这些特点可以为您的产品开发提供有力支持。
2025-02-18
党校老师或者大学老师备课,用哪一款AI更好用
以下是为党校老师或大学老师备课推荐的一些 AI 工具和相关案例: 1. 语言学习类: ,能够实时交流,并对发音或措辞给予反馈。 2. 学科指导类: 数学方面,像可以指导学生解决数学问题。 历史方面,通过模拟与杰出人物的聊天来教授历史,如。 3. 写作辅助类: 如 Grammarly、等工具帮助学生克服写作难题,并提升写作水平。 处理其他形式内容的产品,如协助创建演示文稿。 4. 减负指南类: 人机智慧学习协作框架,包括个性化学习计划,分析学生表现并根据知识差距和个人学习风格创建定制的学习路径。 课程开发/学习沉浸,生成模型生成图像、文本和视频,转化为补充教育材料、作业和练习题。 社会互动/沟通,与新的 AI 工具(如口语形式的 GPT4o)结合学习。 星火教师助手、知网备课助手。 5. 案例参考: 一个历史老师用 GPT 给学生讲课,通过 GPT 生成一个“沉浸式”历史片段游戏,让学生扮演一个角色“设身处地”地做决策,学生的作业是找出 GPT 的错误。相关链接:https://resobscura.substack.com/p/simulatinghistorywithchatgpt 、https://chat.openai.com/share/86815f4e674c4410893c4ae3f1b7412e/continue 。 需要注意的是,AI 与优秀的人类教师相比仍有差距,如缺乏课时设计,且教学目标设计缺乏合理的梯度。人机融合是大势所趋,AI 的高效率与人类教师的经验相结合。
2025-02-18
生成式AI教育场景应用 项目式学习 中小学案例
以下是一些中小学在生成式 AI 教育场景应用中采用项目式学习的案例: 北京市新英才学校: 开设“AI 创作家”小学课后服务特色课程,12 个五、六年级的学生在老师的引导和帮助下,主导设计一款实用的桌游。 学生们提出解决学校面积大导致新生和访客迷路的问题,决定制作一款学校地图桌游。 课程中,学生有时听老师讲解人工智能知识和工具使用方法,有时自己写 prompt 与大语言模型对话,还使用文生图 AI 工具生成桌游卡牌背后的图案,手绘第一版学校地图,选择游戏机制并梳理游戏流程。 在教育领域,生成式 AI 带来了诸多改变: 解决了教育科技长期以来在有效性和规模之间的权衡问题,可大规模部署个性化学习计划,为每个用户提供“口袋里的老师”,如实时交流并给予发音或措辞反馈的语言老师。 出现了众多辅助学习的产品,如教授新概念、帮助学习者解决各学科问题、指导数学作业、提升写作水平、协助创建演示文稿等。
2025-02-18
生成式AI教育场景应用 中小学案例
以下是北京市新英才学校在中小学教育场景中生成式 AI 的应用案例: 特色课程方面:学校开设了“AI 创作家”小学课后服务特色课程,12 个五、六年级的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用 AIGC 工具设计一款实用的桌游。学生主导从收集需求、定义问题到设计背景、机制、内容、视觉,再到测试、迭代的全过程。例如,为解决学校面积大导致新生和访客迷路的问题,学生决定做一款学校地图桌游。课程中,学生学习人工智能知识、使用工具写 prompt 与大语言模型对话,还使用 OpenInnoLab平台生成桌游卡牌图案、手绘地图、选择游戏机制、梳理游戏流程。此外,还邀请中国传媒大学的吴卓浩教授合作,采用“大学生,小学生同上一节课”的方式,大学生为小学生讲解 AI 工具、试玩桌游。本学期,学生们测试并迭代桌游,使用 3D 打印机打印配件,用 ChatGPT 和 Midjourney 增强视觉设计,用 Kimi 辅助编写说明书,还计划让学生尝试用文生音乐工具 Suno 制作歌曲加入桌游 2.0 版本。 英语主课方面:初中部的英语课也融入了 AIGC 工具。魏一然协助初中部的英文老师杨佳欣和刘奕玚进行探索。在课程初期,更多是老师带着学生使用 AIGC 工具,prompt 由学生提出,老师引导。例如,在研究学校食堂食物浪费问题时,老师带着学生与 ChatGPT 对话,了解处理方法,让 ChatGPT 为学生生成生词解释和例句,形成生词库,并灵活加工生词生成题目、游戏或文章帮助学生复习单词。在关于社交媒体的英语辩论课上,尝试让学生自主使用 AIGC 工具做辩论准备。
2025-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