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 是一个具有以下特点和表现的工具或产品:
当我们使用AI工具时,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困惑:AI给出的答案虽然看起来不错,但我们很难理解它是如何得出这个结论的。这就像是一个黑盒子,输入问题后直接得到答案,中间的思考过程完全不可见。这种不透明性不仅影响了我们对AI的信任,也让我们难以判断答案的可靠性。HiDeepSeek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设计的工具。它的核心目标很简单:让AI像人类交流时那样,在给出答案的同时,也展示出思考的过程。举个例子,当你问一个复杂的问题时,AI会先说"让我想想...",然后逐步展开它的分析过程,最后才给出结论。这样的过程不仅让答案更可信,也能帮助我们发现AI可能存在的误解或偏差。在技术层面,HiDeepSeek通过一套特别的规则来实现这个目标。它要求AI在思考时要像人类一样自然,可以提出疑问,可以修正错误,甚至可以说"等等,我想到了一个更好的方法"。这种设计让AI的回答不再是冰冷的结论,而是一个可以跟踪、可以理解的思考过程。比如说,当一个老师使用HiDeepSeek来准备教案时,AI不会直接给出一个教学方案,而是会先分析教学目标,思考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然后才逐步设计教学步骤。这个过程中的每一个想法、每一个考虑都会清晰地展示出来,让老师能够根据自己的经验来判断这个方案是否合适。总的来说,HiDeepSeek是一个让AI思维过程变得透明的工具。它不是要让AI变得更聪明,而是要让AI的思考过程变得更容易理解。虽然这种"思维"实际上是一种模拟,但它确实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使用AI,让AI成为更好的助手而不是神秘的黑盒子。
1⃣️💹华尔街分析师对DeepSeek的反应DeepSeek以小成本实现媲美领先AI产品的性能,并在全球主要市场App Store登顶。高盛认为DeepSeek或改变科技格局,降低AI行业的进入门槛。[🔗详情](https://www.xiaohu.ai/c/xiaohu-ai/deepseek)2⃣️📝DeepSeek的实际使用体验中文场景表现优秀,日常写作和表达习惯贴近人类,但专业论文总结略弱。数学能力不错,编程能力逊于GPT。采用GRPO算法替代传统PPO,提升语言评价灵活性与训练速度。[🔗更多信息](https://x.com/imxiaohu/status/1883843200756170873)|🔗[GRPO详情](https://www.xiaohu.ai/c/ai/grpo-deepseek-r1-8c6cff0c-deb8-4937-a419-7066af987e43)3⃣️🎙️复旦大学OpenMOSS发布实时语音交互模型中文语音体验近似GPT-4o高级语音,响应时间低于200毫秒,支持打断和自然互动。可生成多情感、多风格语音,包含方言、戏剧化台词等;多语言适配,嘈杂环境下仍具备强逻辑推理能力。[🔗相关推文](https://x.com/imxiaohu/status/1883739294315274331)|🔗[项目主页](https://github.com/OpenMOSS/SpeechGPT-2.0-preview)|🔗[在线体验](https://sp2.open-moss.com)4⃣️📚阿里巴巴推出Qwen2.5-1M模型
将DeepSeek比喻成“AI界的拼多多”是偏颇的,认为DeepSeek的秘方就是多快好省也是不全面的。中国的大多数AI公司都缺卡,也都因为缺卡而拼命搞架构创新,这点没什么不同。要知道,DeepSeek在硅谷受到关注和追逐不是这两周刚发生的事。早在2024年5月DeepSeek-V2发布的时候,它就以多头潜在注意力机制(MLA)架构的创新,在硅谷引发了一场小范围的轰动。V2的论文就引发了AI研究界的广泛分享和讨论。当时,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是:X和Reddit上AI从业者在讨论DeepSeek-V2,同时,DeepSeek在国内舆论场被描摹成了“大模型价格战的发起者”,有点平行时空的感觉。这也许能说明:DeepSeek跟硅谷更有对话和交流的密码,它的秘方应该是硅谷味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