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igate to WaytoAGI Wiki →
Home/Question List/Question Detail

AI 幻觉

Answer

AI 幻觉是指 AI 系统生成的信息与事实不符或与预期不符的现象。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包括生成不存在的人物、地点、事件,对已知事实进行错误描述等。

产生的原因主要与经验和知识有关:

  • 对于人类,认知偏差是大脑在处理信息时为节省认知资源而采取的“捷径”,容易导致对信息的扭曲和误判。
  • 对于 AI,与训练数据的质量、模型的结构和训练策略有关。若训练数据存在偏差或错误,模型会学习到这些并体现在生成内容中。

AI 幻觉的影响可能很严重:

  • 导致错误决策,例如投资者受偏差影响做出错误投资决策。
  • 误导用户,如医疗 AI 助手给出错误诊断建议延误患者治疗。
  • 传播虚假信息,用于政治宣传或商业炒作,影响社会稳定。
  • 损害 AI 系统的可信度,降低用户信任度,阻碍 AI 技术推广和应用。

为避免 AI 幻觉,可参考这是一份避免幻觉的指南,但无法完全消除。同时需注意,AI 不会解释自己,对其输出的内容需全部检查,且对工具的输出负责。

Content generated by AI large model, please carefully verify (powered by aily)

References

如何使用 AI 来做事:一份带有观点的指南

为了回应你的答案,AI很容易“产生幻觉”并生成看似合理的事实。它可以生成完全错误的内容,而且非常令人信服。让我强调一下:AI连续且良好地撒谎。它告诉你的每一件事或信息可能都是不正确的。你需要检查所有的东西。你需要全部检查一下。特别危险的是要求它为互联网提供参考、引用、引文和信息(对于未连接到互联网的模型)。因为GPT-4通常更加扎实,因为Bing的互联网连接意味着它实际上可以拉入相关事实。[这是一份避免幻觉的指南](https://oneusefulthing.substack.com/p/how-to-get-an-ai-to-lie-to-you-in),但它们不可能完全消除。另请注意,人工智能不会解释自己,它只会让你认为它解释了自己。如果你要求它解释它为什么写东西,它会给你一个完全编造的合理答案。当你询问它的思考过程时,它并没有审查自己的行动,它只是生成听起来像它在做这样的文本。这使得理解系统中的偏见非常困难,尽管这些偏见几乎肯定存在。它也可以被不道德地用来操纵或作弊。你对这些工具的输出负责。

【深度揭秘】AI 幻觉背后的技术真相与应对策略,探索人工智能的未来

|本质|对信息的扭曲|人类认知偏差_大脑在处理信息时,为了节省认知资源而采取的“捷径”,这些捷径虽然可以提高效率,但也容易导致对信息的扭曲和误判|AI幻觉_模型对训练数据中统计模式的过度依赖,导致其在面对新情况时,无法准确地理解和生成信息,最终输出与现实世界不符的内容||-|-|-|-||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且难以察觉|确认偏误(只关注支持自己观点的信息)、可得性偏差(更容易回忆起最近或印象深刻的信息)、锚定效应(过分依赖最初获得的信息)|生成不存在的人物、地点、事件,或者对已知事实进行错误的描述。||产生原因|都与经验和知识有关|与个人的成长经历、文化背景、知识结构等等有关。不同的经验和知识会塑造不同的认知模式,导致人们对相同的信息做出不同的解读|与训练数据的质量、模型的结构和训练策略有关。如果训练数据存在偏差或错误,模型就会学习到这些偏差和错误,并将其体现在生成的内容中||影响|可能导致错误的决策|可能导致我们在生活中做出错误的判断和选择。例如,一个投资者如果受到可得性偏差的影响,可能会高估近期股市上涨的趋势,从而做出错误的投资决策|可能会误导用户、传播虚假信息、甚至引发安全事故。例如,一个用于医疗诊断的AI系统,如果出现幻觉,可能会给出错误的诊断结果,从而延误患者的治疗|

【深度揭秘】AI 幻觉背后的技术真相与应对策略,探索人工智能的未来

我们已经了解了人类如何巧妙应对认知偏差,那么对于AI系统,是否也存在类似的“认知陷阱”?答案是肯定的,这就是“AI幻觉”。[heading2]AI幻觉:真实与想象的“迷宫”[content]简单来说,AI幻觉是指AI系统生成的信息与事实不符,或者与预期不符,就像人工智能在“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这些“胡说八道”不是AI故意的,而是技术局限性造成的错误。AI幻觉的定义可以概括为:AI系统生成的输出内容看似合理流畅,但实际上与输入信息、上下文环境或客观事实相矛盾,缺乏逻辑或经验支撑。[heading2]AI幻觉:“多重面孔”[content]AI幻觉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下图所示:[heading2]AI幻觉:潜藏的风险[content]AI幻觉看似“小错误”,但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带来巨大风险。误导用户:AI幻觉会导致用户获取错误信息,从而做出错误判断。例如,医疗AI助手给出错误诊断建议,可能延误患者治疗。传播虚假信息:AI幻觉可能被用于制造和传播虚假信息,误导公众,影响社会稳定。例如,AI可以生成虚假新闻报道或社交媒体帖子,用于政治宣传或商业炒作。损害AI系统的可信度:AI幻觉会降低用户对AI系统的信任度,阻碍AI技术推广和应用。例如,如果用户发现AI经常“胡说八道”,他们可能不再信任AI的判断,甚至拒绝使用AI产品。

Others are asking
我是一个小学教师,我要写一个值周小结,推荐用哪款AI软件
以下是为您推荐的一些可能有助于写值周小结的 AI 软件: 1. 可画软件:提供多种排版模板和 AI 功能,方便图片处理和尺寸调整,如将海报尺寸调为 1080 乘 1440。 2. Request 软件:具有锐化清晰度等 PS 中有的功能,可自定义尺寸、选择风格模型、创建风格,支持中文输入但部分提示词用谷歌翻译更准确,还具有文字输入、样机等功能。每天登录有 50 点积分,生成一次图像需 1 点积分,可创建系列图像。 3. 吉梦智能画板:具有消除、图层、一键抠图等功能,抠图效果较好。 此外,还有一些辅助工具: 1. IAIFONT、自由等字体软件:可及时预览和切换字体,注意使用免费字体和避免版权问题。 2. 内容排版大师的 GPTs:只需在聊天框粘贴文字内容,然后点击发送即可。GPTs 链接:https://chat.openai.com/g/gt9dIHp4Ntneirongpaibandashi 。 3. 小作卡片 app:官网链接:https://kosaku.imxie.club/ 。操作步骤为:①打开软件点击「自制卡片」;②在「记录些什么...」中粘贴 AI 生成文本内容;③点击右下角的保存图标即可导出。
2025-02-22
软件工程师如何从ai上获得帮助
软件工程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在 AI 上获得帮助: 1. 辅助编程的 AI 工具: GitHub Copilot:由 GitHub 联合 OpenAI 和微软 Azure 团队推出,支持多种语言和 IDE,能快速提供代码建议。 通义灵码:阿里巴巴团队推出,提供多种编程相关能力。 CodeWhisperer:亚马逊 AWS 团队推出,由机器学习技术驱动,提供实时代码建议。 CodeGeeX:智谱 AI 推出的开源免费工具,基于大模型可快速生成代码。 Cody:Sourcegraph 推出,借助强大的代码语义索引和分析能力为开发者服务。 CodeFuse:蚂蚁集团支付宝团队提供的免费 AI 代码助手。 Codeium:由 AI 驱动,提供代码建议、重构提示和代码解释等帮助。 更多工具可查看:https://www.waytoagi.com/category/65 。每个工具功能和适用场景不同,可根据需求选择。 2. 生成性 AI 作为助手:模型在大量代码库上训练,在编码时给出建议,但要注意生成代码的正确性,在提高生产力的同时限制生成量以检查正确性。例如 GitHub Copilot 帮助提高了开发人员的生产力,估计增长在 2 倍或更少的范围内。 Sam Altman 的三点观察表明: 1. AI 模型的智能大致等于用于训练和运行它的资源的对数,预测这一规律的缩放定律在多个数量级上都准确。 2. 使用给定水平的人工智能的成本每 12 个月下降约 10 倍,较低价格导致使用量大幅增加。 3. 社会经济上线性提升智力的价值具有超指数性质,这一结果导致看不到指数式投资在不久将来会停止的理由。 未来可能会推出人工智能代理,如软件工程师代理人,虽然存在一些不足,但仍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生成性 AI 作为程序员助手是最早应用之一,成果出色,但相对于图像生成,生产力提升相对较小,且要注意代码正确性。
2025-02-22
工作10多年了,英语生疏了,如何利用AI学好英语应对国外出差、商务谈判
以下是利用 AI 学好英语以应对国外出差和商务谈判的一些建议: 1. 进行自然语言对话:让 AI 模拟真实的交流场景,与您进行英语对话,帮助您提高口语表达和听力理解能力。 2. 提供深入全面的解释:要求 AI 对您提出的问题和知识点提供深入的见解和全面的理解,可能的话还可以为您寻找并提供相关的网络图片来增强解释效果。 3. 构建复杂的句子:让 AI 巧妙地运用复杂的句子结构来模拟真实的人类对话,丰富语言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4. 创意和多样的语言运用:避免语言的重复,使用多样的短语和词汇,并适当加入幽默、讽刺等元素,展现个性化。 5. 基于事实和引用:让 AI 在回答中包含事实和著名的引语,增加回答的可信度。 6. 详细和个性化的回应:AI 的回答应包含具体而细致的内容,并根据您之前的交流历史进行个性化定制。 7. 模仿人类的不完美:偶尔让 AI 模仿人类的小拼写错误、语法错误和轻微的逻辑不一致。 8. 富有表现力和个性化的交流:让 AI 在交流中注入情感,使用随意的语言和各种语气词,展示其推理过程。 9. 多样的结构和语言格式:让 AI 采用多种句子结构和表达方式,使语言更丰富自然。 10. 分享个人故事和独特观点:让 AI 补充个人经历和独特的观点,使交流更丰富和个性化。
2025-02-22
我是一名教师,是一个AI小白,现在想系统学习相关内容,请帮我规划好
以下是为您规划的系统学习 AI 的方案: 第一阶段:迈出第一步,打好基础 1. 学习指南 系统性学习:避免碎片化输入,系统地阅读相关书籍、听取优质课程,了解 AI 的底层原理和发展历程。 2. 初步探索 避免弯路:不要仅依赖刷短视频学习,对于 B 站等平台上的内容要有选择性,注重质量高的系统性内容。 3. 加入 AI 社区 例如“通往 AGI 之路”开源知识库,参考新手指引入门。 第二阶段:深入学习 1. 了解 AI 基本概念 阅读「」,熟悉术语和基础概念,包括主要分支及相互联系。 浏览入门文章,了解历史、应用和发展趋势。 2. 开始学习之旅 参考「」,学习生成式 AI 等基础知识,推荐李宏毅老师的课程。 利用在线教育平台(如 Coursera、edX、Udacity)按自己节奏学习,并争取获得证书。 第三阶段:选择感兴趣的模块深入 1. 领域选择 AI 领域广泛,如图像、音乐、视频等,根据兴趣选择特定模块深入学习。 掌握提示词技巧,因其上手容易且实用。 第四阶段:实践和尝试 1. 巩固知识 理论学习后通过实践巩固,尝试使用各种产品创作作品。 分享实践成果。 第五阶段:体验 AI 产品 1. 互动学习 尝试使用如 ChatGPT、Kimi Chat、智谱、文心一言等 AI 聊天机器人,了解工作原理和交互方式,获取实际应用体验,激发对 AI 潜力的认识。
2025-02-22
PATHON+AI 如何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你这边有没有实际案例教学
以下是一个关于 Python + AI 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案例: 在自动驾驶车辆领域,对于 AI 系统的可解释性需求程度高度取决于具体情境,包括应用的安全关键程度。例如,设计自动驾驶车辆的技术专家需要理解系统的决策能力以进行测试、评估和改进;普通用户可能仅需了解决策过程以安全使用车辆;若车辆发生故障并导致有害结果,监管机构可能需要有关系统如何运作的信息以分配责任。尽管 AI 可解释性仍是技术挑战和活跃的研究领域,但监管机构已在开展相关工作以解决此问题。如 2021 年,ICO 和艾伦图灵研究所共同发布了关于用 AI 解释决策的指导,为组织提供了实用建议,以帮助向受其影响的个人解释由 AI 交付或协助的流程、服务和决策。
2025-02-22
我想利用ai做自媒体来销售产品从哪开始学习
如果您想利用 AI 做自媒体来销售产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始学习: AI 绘画方面: 1. 个体成为自媒体博主。 2. 个体商户应用。 3. 实体印刷(如 T 恤、杯子实物等)。 4. AI 摄影。 5. 设计接单。 6. AI 定制萌娃头像。 7. 电商商品。 8. 自媒体素材。 9. AI 服装预售。 10. AI 视频接单。 11. 培训老师。 在阿里巴巴营销方面: 1. 市场分析:利用 AI 分析工具研究市场趋势、消费者行为和竞争对手情况,快速识别关键信息。 2. 关键词优化:利用 AI 分析和推荐高流量、高转化的关键词,优化产品标题和描述。 3. 产品页面设计:借助 AI 设计工具生成吸引人的产品页面布局。 4. 内容生成:使用 AI 文案工具撰写有说服力的产品描述和营销文案。 5. 图像识别和优化:依靠 AI 图像识别技术选择或生成高质量的产品图片。 6. 价格策略:通过 AI 分析不同价格点对销量的影响,制定有竞争力的价格策略。 7. 客户反馈分析:利用 AI 分析客户评价和反馈,优化产品和服务。 8. 个性化推荐:借助 AI 根据用户购买历史和偏好提供个性化产品推荐。 9. 聊天机器人:使用 AI 驱动的聊天机器人提供 24/7 客户服务。 10. 营销活动分析:依靠 AI 分析不同营销活动的效果。 11. 库存管理:利用 AI 预测需求,优化库存管理。 12. 支付和交易优化:通过 AI 分析不同支付方式对交易成功率的影响,优化支付流程。 13. 社交媒体营销:借助 AI 在社交媒体上找到目标客户群体,进行精准营销。 14. 直播和视频营销:利用 AI 分析观众行为,优化直播和视频内容。 AI 写作方面: 1. 项目启动:确定目标客户群体,选择合适的 AI 写作工具。 2. 准备阶段:学习并实践 AI 写作技术,构建团队。 3. 商业模式构建:确定服务内容,制定质量控制标准。 4. 运营与推广:在电商平台开设店铺,建立写作培训社群,通过社交媒体和线下活动进行品牌和社群建设,与其他团队合作。 5. 项目优化与发展:持续关注 AI 技术进展,根据市场需求拓展新服务和产品,收集客户反馈并改进服务。
2025-02-22
AI 幻觉
AI 幻觉是指 AI 系统生成的信息与事实不符或与预期不符的现象。它不是 AI 故意为之,而是由技术局限性造成的错误。 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例如生成不存在的人物、地点、事件,对已知事实进行错误描述等。产生的原因与训练数据的质量、模型的结构和训练策略有关,如果训练数据存在偏差或错误,模型就会学习到这些并体现在生成内容中。 AI 幻觉可能带来诸多风险: 1. 误导用户,导致用户获取错误信息从而做出错误判断,如医疗 AI 助手给出错误诊断建议延误患者治疗。 2. 传播虚假信息,用于制造和传播虚假新闻报道或社交媒体帖子,误导公众,影响社会稳定。 3. 损害 AI 系统的可信度,降低用户对其的信任度,阻碍 AI 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为了避免 AI 幻觉,您可以参考,但需注意它们不可能完全消除。同时,使用 AI 生成内容时,您需要检查所有内容,因为 AI 可能会连续且良好地撒谎,给出完全编造的合理答案,且当被询问思考过程时,它只是生成听起来合理的文本,而非真正审查自身行动。另外,您对这些工具的输出负责,且要注意 AI 也可能被不道德地用来操纵或作弊。
2025-02-21
大模型和小模型区别是什么?是否大模型都属于生成式AI,小模型属于判别式AI,为什么大模型有幻觉小模型没有?
大模型和小模型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规模和参数数量:大模型通常具有更多的参数和更复杂的架构,能够处理更大量和更复杂的数据。 2. 能力和性能:大模型在语言理解、生成等任务上往往表现更出色,能够生成更准确、丰富和连贯的内容。 3. 应用场景:大模型适用于广泛的通用任务,而小模型可能更专注于特定的、较狭窄的领域。 并非大模型都属于生成式 AI,小模型都属于判别式 AI。生成式 AI 能够生成新的内容,如文本、图片等;判别式 AI 则主要用于对输入进行分类或判断。模型的分类与其大小并无直接的必然联系。 大模型出现幻觉的原因主要是其通过训练数据猜测下一个输出结果,可能会因错误或不准确的数据导致给出错误的答案。而小模型相对来说数据量和复杂度较低,出现幻觉的情况相对较少,但这并非绝对,还取决于模型的训练质量、数据的准确性等多种因素。优质的数据集对于大模型减少幻觉现象非常重要。
2025-02-21
大模型和小模型区别是什么?为什么大模型有幻觉,小模型没有?
大模型和小模型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规模和参数:大模型通常具有更多的参数和更复杂的架构,而小模型相对规模较小。 2. 能力和性能:在处理自然语言等任务时,大模型往往表现出更强的能力,例如更准确的理解和生成能力。 3. 应用场景:大模型适用于通用的、复杂的任务,小模型则更适合特定的、简单的场景。 关于大模型存在幻觉而小模型没有的原因: 1. 工作原理:大模型基于统计模型预测生成内容,通过训练数据猜测下一个输出结果,可能因错误数据导致给出错误答案。 2. 数据局限性:大模型的知识完全源于其训练数据,可能存在过时、不准确或不完整的信息。 3. 不可预测性:大模型的输出结果具有不可预测性,而小模型相对更稳定和可预测。
2025-02-20
c端的用户如何应对AI幻觉
对于 C 端用户应对 AI 幻觉,可以参考以下方法: 1. 在商业化问答场景中,落地时需直面幻觉问题。非技术从业者可从配置入手,如问答机器人界面左侧的 AI 模型、提示词、知识库等。 2. 对于 Claude ,可以尝试以下故障排除方法: 允许 Claude 在不知道答案时说“我不知道”。 告诉 Claude 只有在非常确信回答正确时才回答问题。 让 Claude 在回答问题之前“逐步思考 think step by step”。 给 Claude 留出思考的空间,例如让其在<thinking></thinking>标签内思考,然后从最终输出中删除该部分。 让 Claude 在长篇文档中找到相关引文,然后使用这些引用来回答。 3. 对于提示词污染与不良用户行为,Claude 本身具有一定抵抗力,为实现最大程度保护,可以进行无害性筛选,例如运行“无害性筛选”查询评估用户输入内容是否恰当,若检测到有害提示则拦截查询响应。 4. 在实际应用中,如面对央企等对幻觉零容忍的大客户,可引入 LLM 之外的东西如传统搜索或 hard code 的一些东西去强行控制,但希望流程能在场内完成,同时与客户建立共生的数据。
2025-02-16
大语言模型幻觉的本质是什么
大语言模型幻觉的本质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大语言模型的底层原理是基于数学概率的文字预测,类似于文字接龙,这导致其存在幻觉问题,会在没有答案的情况下提供虚假信息,提供过时或通用的信息,从可信度低非权威来源的资料中提供结果等。 2. 样本存在错误,即如果大语言模型学习的“教材”中有错误,那么它也容易给出错误的回答。 3. 大语言模型技术的本质导致其输出结果具有不可预测性,且静态的训练数据导致其掌握的知识存在截止日期,无法即时掌握最新信息。 4. 大语言模型通过训练数据猜测下一个输出结果,可能因错误数据导致给出错误答案,优质数据集对其很重要。
2025-02-16
幻觉
幻觉是人工智能领域中大型语言模型(LLM)存在的一个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与内部知识不一致的反应以及分享与既定外部知识不一致的信息,例如产生不正确的概括。 2. 在处理特定领域或高度专业化的查询时,容易出现错误信息,尤其当查询超出模型训练数据或需要最新信息时。 3. 模型本质上是模仿训练数据中的统计模式,而非真正理解或检索知识,导致会编造事实性信息。 4. 模型在训练数据中学习到某些问题通常有确定答案,因此面对未知问题会倾向于编造答案以符合训练风格。 针对幻觉问题,目前有以下一些研究和应对措施: 1. 牛津大学通过生成问题的多个答案,并使用另一个模型分组来衡量 LLM 不确定性。 2. Google DeepMind 推出 SAFE,将 LLM 响应分解为单个事实、使用搜索引擎验证事实以及对语义相似的陈述进行聚类来评估响应真实性。 3. OpenAI 推出 CriticGPT 来发现其他 LLM 生成代码中的错误。 4. Cohere 探索使用 LLM 生成的评论增强 RLHF 的奖励模型。 5. 检索增强生成(RAG)将外部数据检索整合到生成过程中,提高模型提供准确和相关回答的能力,解决生成事实错误内容的问题。 6. 采取缓解幻觉的方法,如知识边界检测、拒绝回答机制、允许模型使用外部工具检索信息等。
2025-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