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关于 AI 做出爆款 APP 的相关内容:
短期内,AGI 并未迅速催生大量“明星 APP”和“变现机器”。只有 ChatGPT、Charactor.ai 等少数 App 实现了用户突破。大量上层应用 APP 如昙花一现,迅速被 OpenAI 官方取代,且无法做到成本打平,导致投资人极端谨慎,公众对 AI 渐趋麻木。
长期来看,技术稳定且加速迭代。23 年 3 月预测的众多技术,如视频生成、音频生成、代理 Agent、记忆能力、模型小型化等,虽距离商用存在问题,但突破只是时间问题。
生成式 AI 已成为一种现象,每个开发者都在研究其应用,每个企业买家都在需求它。ChatGPT 是最快达到 1 亿 MAU 的应用程序,且第一批杀手级应用已出现,如 Character AI 的参与深度、Github Copilot 的生产力益处、Midjourney 的商业化路径等。开发者是关键,他们创造了各种意想不到的使用案例,AI 应用的形态也在不断发展。
Sequoia Capital 指出,生成式 AI 的第一年推出的应用多为新技术的轻量级演示,未达预期,用户留存率糟糕。但尽管市场存在问题,生成式 AI 开局仍比 SaaS 好,OpenAI 在 2023 年实现了二十亿美元的年化收入,增长迅速。
短期:AGI并没有马上催生出大量“明星APP”和“变现机器”。只有ChatGPT,Charactor.ai等少数App实现了用户突破。大量上层应用APP就像韭菜一样:不仅昙花一现,迅速被OpenAI官方所取代,而且还无法做到成本打平。于是,投资人极端谨慎,公众也渐渐对于AI麻木。长期:技术的稳定的、加速度的迭代。23年3月预测的众多技术到现在都有了长足进步:视频生成、音频生成、代理Agent、记忆能力、模型小型化……它们距离商用可能还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捅破这层窗户纸只是时间问题。人间一日,AI十年。这篇万字长文算为婴儿期的AGI做一个快照;算是在激流的2023找个锚点,更是为了2024更好地出发。上篇:回顾AI在2023年发生的大事,为大家梳理出2023年AI圈的主线下篇:不自量力地做些2024年的推断,为大家提供一些启发和点子这里,我不会过多讨论技术细节,更多是从商业视角、个体视角来审视着这场技术海啸。文中有很多自不量力的估计,也有很多不准确、不完整的地方;欢迎大家找我聊天,告诉我你们的想法。另外,这是我的新公众号,有关AI的文章都会集中放在这里。恳请大家收藏、加星、点赞、转发。Image:"Explosion of AGI-with some order",with Dall-E
生成式AI是一种事物。突然之间,每个开发者都在研究生成式AI应用,每个企业买家都在要求它。市场甚至保留了“生成式AI”的名称。人才涌入市场,风险资本也涌入。生成式AI甚至成为了流行文化现象,如“哈利·波特巴伦西亚加”这样的病毒视频,或者由Ghostwriter创作的模仿德雷克的歌曲“Heart on My Sleeve”,这首歌已经成为了排行榜上的热门歌曲。第一个杀手级应用已经出现。众所周知,ChatGPT是最快达到1亿MAU的应用程序——并且在短短6周内自然而然地做到了这一点。相比之下,Instagram花了2.5年,WhatsApp花了3.5年,YouTube和Facebook花了4年才达到那种用户需求水平。但ChatGPT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Character AI的参与深度(平均每次会话2小时)、Github Copilot的生产力益处(效率提高55%)以及Midjourney的商业化路径(数亿美元的收入)都表明,第一批杀手级应用已经到来。开发者是关键。像Stripe或Unity这样以开发者为中心的公司的核心洞察是,开发者创造了你甚至无法想象的使用案例。在过去的几个季度里,我们接到了从音乐生成社区到AI红娘到AI客户支持代理的各种想法。形态正在发展。AI应用的第一版大多是自动完成和初稿,但这些形态现在正在变得越来越复杂。Midjourney引入的摄像机平移和填充是生成式AI优先用户体验变得更丰富的一个很好的例子。总的来说,形态正在从个体到系统级的生产力,从人在循环中到执行导向的代理系统发展。
Sequoia Capital在2023年九月发表了一年前那篇引领市场的《Generative AI:A Creative New World》的续篇《Generative AI’s Act Two》,里面这样写到:生成式AI的第一年,我们发现了一种新的“锤子”-基础模型,并推出了一波新奇的应用,但这些程序大多是些酷炫新技术的轻量级演示,这些产品远远没有达到预期,糟糕的用户留存率就证明了这一点。当最终用户过了新鲜体验期,对许多应用的需求开始趋于稳定,真实数据就原形毕露了。。配图2.01:AI应用与社交应用使用率的对比对比流行的社交应用,哪怕是最顶流的ChatGPT,56%的首月用户留存度,也不及社交应用的中位数63%;一些最好的消费级应用拥有60到65%的DAU/MAU比,例如WhatsApp的比率高达85%。相比之下,生成式AI应用的中位数只有14%,AI陪伴类别除外,这意味着用户还没有在这些AI原生的产品中找每天使用它们的理由。看过一个数据,在Google Gemini中使用最多的场景就是生成每日菜谱,这个和用搜索引擎的需求基本一样,也许这么短的时间内,大众还没充分发现使用ChatGPT这种对话式AI的原生场景。尽管这个市场充满了噪音,还有理想与现实的不平衡,生成式AI已经比SaaS有了好得多的开局,OpenAI在2023年就实现了二十亿美元的年化收入,对比上一年增长了900%,SaaS花了数年而不是几个月的时间才达到同样的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