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达「 通往AGI之路 」飞书知识库 →
首页/问答列表/问答详情

大模型的架构

回答

大模型的架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Encoder-only:通常适用于自然语言理解任务,如分类和情感分析,代表模型是 BERT。
  2. Encoder-decoder:结合了 Transformer 架构的 encoder 和 decoder 来理解和生成内容,用例包括翻译和摘要,代表是谷歌的 T5。
  3. Decoder-only:更擅长自然语言生成任务,众多 AI 助手采用此结构,如 ChatGPT。这些架构均由谷歌 2017 年发布的论文“attention is all you need”中提出的 Transformer 衍生而来,Transformer 包括 Encoder 和 Decoder 两个结构。目前的大型语言模型多为右侧只使用 Decoder 的 Decoder-only 架构。

大模型的特点在于:

  1. 预训练数据非常大,往往来自互联网,包括论文、代码、公开网页等,先进的大模型一般用 TB 级别的数据进行预训练。
  2. 参数非常多,如 Open 在 2020 年发布的 GPT-3 就已达到 170B 的参数。

此外,运行几百亿个参数的大模型,存算一体的架构是较好的选择,因其避免了数据搬运。当前大模型在通用知识方面表现出色,但对专业领域知识了解有限,将领域知识结合进大模型是阻碍其更大规模应用的关键问题。把大模型和私域知识结合的方法按对模型改造侵入性从左到右分为:重新训练(拿私域数据重新训练大模型)、微调(拿私有数据 fine-tuning 大模型)、RAG(将知识库里的知识搜索送进大模型)、关键词工程(写好提示词)、加长 Context(当 Context 能无限长时,可将私域知识和记忆 prefill 进去)。

内容由 AI 大模型生成,请仔细甄别(powered by aily)

参考资料

从 0 到 1 了解大模型安全,看这篇就够了

encoder-only:这些模型通常适用于可以自然语言理解任务,例如分类和情感分析.最知名的代表模型是BERTencoder-decoder:此类模型同时结合了Transformer架构的encoder和decoder来理解和生成内容。该架构的一些用例包括翻译和摘要。encoder-decoder的代表是google的T5decoder-only:此类模型更擅长自然语言生成任务。典型使用包括故事写作和博客生成。这也是我们现在所熟知的众多AI助手的结构我们目前耳熟能详的AI助手基本都来自左侧的灰色分支,当然也包括ChatGPT。这些架构都是根据谷歌2017年发布的论文“attention is all you need”中提出的transformer衍生而来的,在transformer中,包括Encoder,Decoder两个结构目前的大型语言模型就是右侧只使用Decoder的Decoder-only架构的模型大模型又大在哪呢?第一,大模型的预训练数据非常大,这些数据往往来自于互联网上,包括论文,代码,以及可进行爬取的公开网页等等,一般来说,现在最先进的大模型一般都是用TB级别的数据进行预训练。第二,参数非常多,Open在2020年发布的GPT-3就已经达到170B的参数

【AI学习笔记】小白如何理解技术原理与建立框架(通俗易懂内容推荐)

2、观点——在端到端算法的时代,不应该继续使用冯诺依曼架构。3、在存算一体(在存储单元里做计算)的芯片之上,一定会诞生一种全新的算法。说明——对比人脑,我们用一碗米饭或者用一顿饭就可以支撑我们半天的工作或者大量的脑力消耗,不需要去花几千度电或者是上大量的能耗才能完成,所以使用存算一体的方式是未来AI硬件下一步的发展趋势。运行一个几百亿个参数的大模型最好的架构一定是存算一体的架构,因为它避免了所有的数据的搬运。4、现在大模型在通用知识方面很强,但对专业领域知识一无所知。怎么把领域知识结合进大模型里面去——这个是阻碍大模型更大规模应用的最关键的问题。5、把大模型和你的私域知识结合的5种方法:按对模型改造侵入性划分,可以从左到右分为:重新训练——微调——RAG——关键词工程1.重新训练(拿私域数据重新训练大模型)2.微调(拿私有数据fine-tuning大模型)3.RAG(将知识库里的知识搜索送进大模型)4.关键词工程(写好提示词)5.加长Context——当Context能无限长的时候,理论上讲可以把关于你的知识和记忆都prefill到Context里边去;

【AI学习笔记】小白如何理解技术原理与建立框架(通俗易懂内容推荐)

2、观点——在端到端算法的时代,不应该继续使用冯诺依曼架构。3、在存算一体(在存储单元里做计算)的芯片之上,一定会诞生一种全新的算法。说明——对比人脑,我们用一碗米饭或者用一顿饭就可以支撑我们半天的工作或者大量的脑力消耗,不需要去花几千度电或者是上大量的能耗才能完成,所以使用存算一体的方式是未来AI硬件下一步的发展趋势。运行一个几百亿个参数的大模型最好的架构一定是存算一体的架构,因为它避免了所有的数据的搬运。4、现在大模型在通用知识方面很强,但对专业领域知识一无所知。怎么把领域知识结合进大模型里面去——这个是阻碍大模型更大规模应用的最关键的问题。5、把大模型和你的私域知识结合的5种方法:按对模型改造侵入性划分,可以从左到右分为:重新训练——微调——RAG——关键词工程1.重新训练(拿私域数据重新训练大模型)2.微调(拿私有数据fine-tuning大模型)3.RAG(将知识库里的知识搜索送进大模型)4.关键词工程(写好提示词)5.加长Context——当Context能无限长的时候,理论上讲可以把关于你的知识和记忆都prefill到Context里边去;

其他人在问
有没有RAG 基本架构的中文图示
以下是关于 RAG 基本架构的介绍: RAG 是当今大多数现代人工智能应用程序的标准架构。以 Sana 的企业搜索用例为例,其工作原理如下: 1. 应用程序加载和转换无结构文件(如 PDF、幻灯片、文本文件),跨越企业数据孤岛(如 Google Drive 和 Notion),通过数据预处理引擎(如 Unstructured)转换为 LLM 可查询格式。 2. 这些文件被“分块”成更小的文本块,作为向量嵌入并存储在数据库(如 Pinecone)中,以实现更精确的检索。 3. 当用户提出问题时,系统检索语义上最相关的上下文块,并将其折叠到“元提示”中,与检索到的信息一起馈送给 LLM。 4. LLM 从检索到的上下文中合成答复返回给用户。 RAG 的基本概念: RAG 是一种结合了检索和生成的技术,能让大模型在生成文本时利用额外的数据源,提高生成的质量和准确性。其基本流程为: 首先,给定用户输入(如问题或话题),RAG 从数据源中检索出相关文本片段(称为上下文)。 然后,将用户输入和检索到的上下文拼接成完整输入传递给大模型(如 GPT),输入通常包含提示,指导模型生成期望输出(如答案或摘要)。 最后,从大模型的输出中提取或格式化所需信息返回给用户。
2024-10-17
怎们架构专属自己企业的AI系统
要架构专属自己企业的 AI 系统,可以参考以下步骤: 一、逐步搭建 AI 智能体 1. 搭建整理入库工作流 新建工作流「url2table」,根据弹窗要求自定义工作流信息。 工作流全局流程设置需根据实际需求进行。 2. 在外层 bot 中封装工作流,完成整体配置 创建 Bot。 填写 Bot 介绍。 切换模型为“通义千问”,测试下来通义对提示词理解和执行效果较好。 把配置好的工作流添加到 Bot 中。 新增变量{{app_token}}。 添加外层 bot 提示词(可按需求和实际效果优化调整)。 二、相关术语 以下是一些在 AI 系统架构中可能涉及的术语: 1. AI 或 AI 系统或 AI 技术:具有“适应性”和“自主性”的产品和服务,如在定义的第 3.2.1 节中所述。 2. AI 供应商:在 AI 系统的研究、开发、培训、实施、部署、维护、提供或销售中发挥作用的任何组织或个人。 3. AI 用户:使用 AI 产品的任何个人或组织。 4. AI 生命周期:与 AI 系统的寿命相关的所有事件和过程,从开始到退役,包括其设计、研究、培训、开发、部署、集成、操作、维护、销售、使用和治理。 5. AI 生态系统:在 AI 生命周期中实现 AI 使用和供应的复杂网络,包括供应链、市场和治理机制。 6. 基础模型:在大量数据上训练的一种 AI 模型,可适用于广泛的任务,可作为构建更具体 AI 模型的基础。 经过上述配置,您可以在「预览与调试」窗口与 AI 智能体对话并使用全部功能。
2024-09-11
输入文字,生成组织架构图
以下是一些可以用于生成组织架构图的工具: 1. PlantUML:这是一个文本到 UML 的转换工具,通过编写描述性文本可自动生成序列图、用例图、类图等,能帮助创建逻辑视图。 2. Gliffy:基于云的绘图工具,提供创建各种架构图的功能,包括逻辑视图和部署视图。 3. Archi:免费的开源工具,用于创建 ArchiMate 和 TOGAF 模型,支持逻辑视图的创建。 4. Rational Rose:IBM 的 UML 工具,支持创建多种视图,包含逻辑视图和部署视图。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工具并非都基于 AI。AI 在绘图工具中的应用通常涉及智能推荐布局、自动生成图表代码或识别图表中的模式和关系。在选择工具时,应考虑具体需求,如是否需要支持特定建模语言、与特定开发工具集成、偏好在线工具或桌面应用程序等。 另外,增强版 Bot 是基于 AI 驱动的智能创作平台,可实现一站式内容生成(包括图片、PPT、PDF)。在图片理解与生成场景中,在对话框输入诉求即可测试效果,比如生成常见的系统架构风格架构设计图,给出一张图片。通过简短的文本就能让 Bot 生成相应的图片,这背后是文本到图片或视频等其他格式内容的映射关系,在日常工作中使用便捷。当然,也可以根据图片提取里面的关键知识内容。
2024-09-03
文生图中DiT架构比SDXL架构好在哪
DiT 架构相比 SDXL 架构具有以下优势: 1. Scaling 能力:相比于 Unet,Transformer 结构的 Scaling 能力更受认可,即模型参数量越大,性能越强。 2. 额外信息处理:DiT 在 Vision Transformer 模块基础上做了略微修改,能够在图片生成过程中接受一些额外的信息,如时间步 t 和标签 y。 3. 场景模拟真实性:Sora 背后的 DiT 架构在大数据量情况下具有强大的刻画能力,能展现出类似大语言模型涌现出逻辑推理等能力的现象。 4. 文本编码器:在提升文生图模型的语义理解能力方面,新的文生图模型纷纷优化文本编码器的能力,而 HunyuanDiT 作为使用 DiT 架构的模型,在中文生图方面有一定进展,但开源界中文、细粒度文生图模型的文本编码器仍有较大优化空间。
2024-08-20
Agents协作的系统架构图应该怎么画
以下是关于绘制 Agents 协作的系统架构图的一些参考信息: 首先,了解 Agent 的基本框架,即“Agent = LLM + 规划 + 记忆 + 工具使用”。其中大模型 LLM 扮演了 Agent 的“大脑”。 规划方面,主要包括子目标分解、反思与改进。子目标分解能将大型任务分解为较小可管理的子目标来处理复杂任务,反思和改进则可以对过去的行动进行自我批评和自我反思,从错误中学习并改进未来的步骤,从而提高最终结果的质量。 记忆分为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短期记忆是将所有的上下文学习看成利用模型的短期记忆来学习;长期记忆提供了长期存储和召回信息的能力,通常通过利用外部的向量存储和快速检索来实现。 工具方面,不同的任务和场景需要选择合适的工具。 在生成式 AI 的人机协同中,分为 Embedding(嵌入式)、Copilot(副驾驶)、Agent(智能代理)3 种产品设计模式,人与 AI 的协作流程有所差异。在 Agents 模式下,AI 完成大多数工作。 可以通过 Multiagent Collaboration 的方法,让不同角色的 Agent 按照任务要求自主规划选择工具、流程进行协作完成任务。例如,作为产品经理角色,可将产品功能设计需求通过 Agents 拆解成多个独立的任务,然后遵循不同的工作流,最后生成一份大致符合期望的输出结果,再进行修改完善。 此外,还可以参考一些实例探究,如提示 LLM 提供 100 个最新观察结果,并根据这些观测/陈述生成 3 个最重要的高层次问题,然后让 LLM 回答这些问题。规划和反应时要考虑主体之间的关系以及一个主体对另一个主体的观察,环境信息以树形结构呈现。
2024-08-18
DIT架构
DiT 架构是一种在 AI 领域,特别是在 3D 模型生成和视频生成中应用的架构。 在 3D 模型生成方面,Rodin Gen1 采用了 DiT 架构,其拥有超过 1.5B 参数量,能够在数秒内生成带规整四边面片与 PBR 材质的 3D 资产,是目前最接近 ProductionReady 的通用 3D 生成大模型。 在视频生成方面,Sora 为了更好地扩大模型规模,采用了 DiT 架构,其操作的是视频和图像隐代码的时空块(spacetime patch),会将视觉输入表示成一个时空块序列,并将这些时空块用作 Transformer 输入 token。
2024-08-09
我的app应用想要对接大语言模型,结合APP用户自身的数据,实现更精准的对话,是否有行业比较成功的案例可以借鉴
以下是一些在 APP 应用对接大语言模型方面比较成功的案例,可供您借鉴: 1. Poe: 由 Quora 开发,有 APP 版本,支持跨端使用。 集成了 Chat GPT、GPT4、Claude+、Claude、Dragonfly 等模型,同时支持用户自建 Chatbot。 不同语言模型回复效果有差异,适合需要调用多种大语言模型的用户。 Dragonfly 擅长给出较短的回答,并擅长在输入中给出示例时遵循指示。 Claude 更擅长创造性回复,配合 Poe 中的提问引导,非常适合在查阅资料时使用。 支持分享用户和模型的对话内容,但 GPT4、Claude+产品需要付费订阅使用。 访问地址: Poe 中的提问引导真的能够启发到用户,midjourney prompt 扩写 Chatbot 能力很惊人。 2. Perplexity.ai: 本质是个可联网的搜索引擎,完全免费,支持网页版、APP(目前支持 iOS,安卓即将推出)、Chrome 插件。 网页版能力全面,能够根据提问从互联网上搜寻信息并给出总结后的答案。 很多 Chat GPT 中调用插件才能解决的事情(联网查询、旅行、住宿、商品推荐)靠 Perplexity 就可以解决。 能给出信息来源网址,并根据搜索内容给出继续对话的问题建议。 最新推出的 Copilot 能力支持根据搜索内容进行信息补充,每 4h 内使用 5 次,调用 GPT4。 支持分享聊天内容到多渠道。 首页推荐当下流行的新闻、搜索内容。 支持筛选 Academic(包含不同领域的学术研究论文)、Wolfram|Alpha(包含数学、科学、经济学、语言学、工程学、社会科学、文化等领域的知识库)、Wikipedia(维基百科)、Youtube、Reddit(娱乐、社交和新闻网站)、News 进行搜索。 Chrome 插件可针对当前页面给出即时摘要。 访问地址:
2024-10-18
大模型合规
大模型的安全问题包括以下方面: 1. 对齐保障:通过对齐(指令调优),如 ChatGPT 从 GPT3 经过对齐而来,使其更好地理解人类意图,增加安全保障,确保不输出有害内容。对齐任务可拆解为监督微调及获取奖励模型和进行强化学习来调整输出分布。例如 LLAMA2 使用安全有监督微调确保安全,强化学习能让模型根据人类反馈更细粒度思考答案的安全性,面对训练分布外数据也能拒绝不当回答。 2. 数据过滤:在预训练阶段对数据进行过滤,如 baichuan2 采用此技术减少有害输出,但因数据关联性,仅靠此方法可能不够,模型仍可能从关联中学到有害内容,且面对不良信息时可能因缺少知识而处理不当。 3. 越狱问题:用户可能通过越狱(Jailbreak)使模型的对齐失效,重新回答各种问题。 大模型的特点包括: 1. 架构:分为 encoderonly、encoderdecoder、decoderonly 三类,目前熟知的 AI 助手多为 decoderonly 架构,由 transformer 衍生而来。 2. 规模:预训练数据量大,来自互联网的多种来源,且参数众多,如 GPT3 已达 170B 的参数。 GPT3 与 ChatGPT 相比,除形式不同外,安全性也有差别。
2024-10-18
大模型安全相关资料
以下是关于大模型安全的相关资料: 大模型的架构:包括 encoderonly、encoderdecoder 和 decoderonly 三种类型。其中,我们熟知的 AI 助手基本采用 decoderonly 架构,这些架构都是由谷歌 2017 年发布的“attention is all you need”论文中提出的 transformer 衍生而来。 大模型的特点:预训练数据量大,往往来自互联网上的论文、代码、公开网页等,通常用 TB 级别的数据进行预训练;参数非常多,如 Open 在 2020 年发布的 GPT3 就已达到 170B 的参数。 大模型的安全性保障:通过对齐(指令调优),包括监督微调、获取 reward model 与进行强化学习来调整语言模型的输出分布,以保证语言模型不会输出有害内容和信息。例如 LLAMA2 专门使用了安全有监督微调确保安全。但 Alignment 并不足以防护所有安全问题,存在越狱(Jailbreak)现象,会使模型对齐失效。此外,还有隐私问题。 相关资源:如果想进一步了解大语言模型安全,可以访问 Github awesomellmsafety 项目:https://github.com/ydyjya/AwesomeLLMSafety
2024-10-18
目前最好用的机关公文写作大模型或智能体
目前在机关公文写作方面表现较好的大模型或智能体有: 智谱清言:由智谱 AI 和清华大学推出,基础模型为 ChatGLM 大模型。在工具使用排名国内第一,在计算、逻辑推理、传统安全能力上排名国内前三。更擅长专业能力,但在代码能力上还有优化空间,知识百科方面稍显不足。可应用场景广泛,在 AI 智能体方面相关的应用,包括任务规划、工具使用及长文本记忆相关场景表现出色,在较复杂推理应用上效果不错,也适用于广告文案、文学写作等。 此外,在大模型中,智能体是大模型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智能体可以理解为在大模型(如 LLM)基础上增加了工具、记忆、行动、规划等能力。目前行业里主要用到的如 langchain 框架,能通过代码或 prompt 的形式将 LLM 与 LLM 之间以及 LLM 与工具之间进行串接。
2024-10-18
你知道有支持个性化训练的大预言模型么
以下是一些支持个性化训练的大语言模型: 1. Character.ai:更注重人格属性,试图满足社交、情感、陪伴等需求,与 ChatGPT 侧重不同,后者注重提高效率和解放生产力。 2. Midjourney:今天发布了模型个性化 Personalization 或 'p'的早期测试版本。模型个性化会学习用户的喜好,以便更可能用用户的口味来填补空白。其要求包括目前从成对排名中的投票和喜欢的探索页面上的图像中学习,需要大约 200 个成对排名/喜欢才能生效。使用时只需在提示后输入 'p',或使用提示栏中的设置按钮为所有提示启用个性化功能,还可以使用 's 100'控制个性化效果的强度。但需注意个性化目前不是一个稳定的功能,会随着进行更多的成对排名而变化,且可能会在接下来的几周内推出算法更新。
2024-10-18
我该如何利用文心一言、kimi等已有的大语言模型去作个性化训练?
已有的大语言模型如文心一言、kimi 等通常不支持个人进行个性化训练。 大语言模型的相关知识包括: 国内大模型有通用模型如文心一言、讯飞星火等,处理自然语言;还有垂直模型,专注特定领域。 大语言模型工作原理包括训练数据、算力、模型参数,在训练数据一致情况下,模型参数越大能力越强。 Transformer 是大语言模型训练架构,具备自我注意力机制能理解上下文和文本关联。 大模型可能因错误数据导致给出错误答案,优质数据集对其很重要。 Prompt 分为 system prompt、user prompt 和 assistant prompt,写好 prompt 的法则包括清晰说明、指定角色、使用分隔符、提供样本等。 Fine tuning 是基于通用大模型,针对特定领域任务提供数据进行学习和调整,以适应特定领域的需求。 学习大型语言模型(LLM)的开发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需要涵盖多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掌握深度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基础,包括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等基础理论,以及自然语言处理基础,如词向量、序列模型、注意力机制等。 理解 Transformer 和 BERT 等模型原理,掌握相关论文。 学习 LLM 模型训练和微调,包括大规模文本语料预处理,使用预训练框架,以及微调 LLM 模型进行特定任务迁移。 掌握 LLM 模型优化和部署,包括模型压缩、蒸馏、并行等优化技术,模型评估和可解释性,以及模型服务化、在线推理、多语言支持等。 进行 LLM 工程实践和案例学习,结合行业场景,进行个性化的 LLM 训练,分析和优化具体 LLM 工程案例,研究 LLM 新模型、新方法的最新进展。 持续跟踪前沿发展动态。 机器学习是人工智能的一个子领域,深度学习是机器学习的一个子领域,大语言模型是深度学习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应用之一,具有生成式 AI 的特点。
2024-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