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关于 AI 生图的详细教程:
一、Liblibai 简易上手教程
二、AI 线上绘画教程
三、Tusiart 简易上手教程
定主题:你需要生成一张什么主题、什么风格、表达什么信息的图。(没错我是喜欢看plmm多点)选择Checkpoint:按照你需要的主题,找内容贴近的checkpoint。一般我喜欢用模型大佬麦橘、墨幽的系列模型,比如说麦橘写实、麦橘男团、墨幽人造人等等,效果拔群。选择lora:在你想要生成的内容基础上,寻找内容重叠的lora,帮助你控制图片效果及质量。可以多看看广场上做得好看的帖子里面,他们都在用什么lora。设置VAE:无脑选840000那一串就行。CLIP跳过层:设成2就行。Prompt提示词:用英文写你想要AI生成的内容,不用管语法也不要写长句,仅使用单词和短语的组合去表达你的需求。单词、短语之间用英文半角逗号隔开即可。负向提示词Negative Prompt:用英文写你想要AI避免产生的内容,也是一样不用管语法,只需单词和短语组合,中间用英文半角逗号隔开。采样方法:这玩意儿还挺复杂的,现在一般选DPM++2M Karras比较多。当然,最稳妥的是留意checkpoint的详情页上,模型作者是否有推荐采样器,使用他们推荐的采样器会更有保障迭代步数:要根据你采样器的特征来,一般我选了DPM++2M Karras之后,迭代步数在30~40之间,多了意义不大还慢,少了出图效果差。尺寸:看你喜欢,看你需求。生成批次:默认1批。
如果你的工作中和作者我一样需要用到大量图片,那就得为了图片的商业用途去付费,甚至可能被某版权流氓骚扰碰瓷。也像我一样想要用上能够商用,同时还具有较强艺术美感的图片。要是不能自己拍摄,那这时AI生图是最高效的解决办法。不论是人像、动物、自然风景或是人造景观的图,我们都能用AI完成。但最主流的两款工具:midjourney(MJ)的付费成本较高,stable diffusion(SD)的硬件门槛也不低,让人从一堵墙走到了另一堵墙。别急~还有[吐司](https://tusiart.com/images/635511733697550450?post_id=635512498197535244&source_id=nzywoVHilkK7o_cqaH31-xAh)、[哩布](https://www.liblib.ai/)这样的免费在线SD工具网站接下来,问题就只剩下会不会用了。咱这教程就是来解决不会用的问题的。另外,从我开始正经在工作上探索使用在线SD工具,到写完前两篇教程,时间不过10天,说明这玩意儿要入门真不难。所以我计划让读者可以用半个小时就能自由上手创作绘图,务求充分节约大家时间。如果,半个小时不足以让你理解工具如何使用,问题在我,联系我。注意:本教程适用于入门玩家,让读者看完就能自己作图玩或者是应用到职场。如果大佬能愿意看就更好了,帮忙挑挑文章里面是否有错误或者不严谨的地方吧ღ(´・ᴗ・`)比心如果我写得不清晰,可以评论区联系我,或者加我微信designurlife1st直接沟通(记得备注来意:ai绘图交流)。教程内容会持续更新,欢迎关注和催更~
1.图生图:上传图片之后,sd将根据你的图片和你选择的模型以及输入的prompt等等信息进行重绘。重绘幅度越大,输出的图和输入的图差别就越大。1.尺寸:图片生成的尺寸大小。太小了AI生成不了什么内容,太大了AI开始放飞自我。如果你要高清图,可以设置中等的尺寸并用高分辨率修复。1.采样算法:使用何种采样器,通俗说就是让AI用什么算法生图。1.采样次数:AI调整图片内容的次数。步骤越多,调整越精密,出图效果理论上更好,生图耗时越长。但是并非越多越好,效果的提升非线性,多了以后效果的增长曲线就放平并开始震荡了。1.提示词相关性:指图像与prompt的匹配程度。数字增大将导致图像更接近你的提示,但过高会让图像质量下降。1.随机种子seed:生成的每张图都有随机种子,在固定好种子以后,可以对图片进行“控制变量”效果的操作,比如说修改提示词等操作。如果你第二次生图用来上张图的种子,但是其他设置都不改,就会出一样的图片。(注意,第一次生成图的时候是还没有种子的,不用动这里,空着就行)1.Clip Skip:可以用于在生成图片之后控制、调整构图变化,一般设成2就行了,早期不用花太多精力在这里。1.ENSD:eta噪声种子增量,这个会改变种子直接默认0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