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igate to WaytoAGI Wiki →
Home/Question List/Question Detail

few shot 和 one shot等最初是由什么论文提出的?

Answer

Few shot 和 One shot 等概念的相关研究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有较多的文献提及。

Zero Shot Prompting(零样本提示):是一种让模型在没有额外训练数据的情况下对之前未见过的数据进行预测的技术。传统机器学习通常需大量标记训练数据来准确预测,而在提示工程中,零样本学习可用于生成自然语言文本,无需显式编程或预定义模板,创造更多样化和动态的文本生成模型,使机器能在训练中没见过某些对象时仍能识别和分类。

One Shot Prompting(一样本提示):通过有限的输入数据(如单个示例或模板)来生成自然语言文本,可与对话管理和上下文建模等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结合,创造更复杂、有效的文本生成系统。在提示工程中,只需提供有限输入数据,如单个示例或模板,有助于从大型语言模型中创建可预测的输出。

Few Shot Prompting(少样本提示):将少量示例(通常为两到五个)提供给模型,以便快速适应新对象的例子。在提示工程中,少样本学习可用于创建自然语言文本,只需提供有限的输入数据,能创造更灵活和适应性强的文本生成模型。

零样本、一样本和少样本提示的区别在于:零样本提示是模型在没有额外训练的情况下进行预测;一样本提示需要提供一个示例或模板;而少样本提示则需要提供更少的数据,通常是两到五个示例。

这些提示工程技术能提供更灵活和可控的方式从自然语言生成模型中输出文本,充分利用模型强大能力,创造更准确、多样和吸引人的输出,满足应用程序需求。

Content generated by AI large model, please carefully verify (powered by aily)

References

子瞻:Prompt框架

Zero Shot Prompting(零样本提示):这是一种让模型在没有额外训练数据的情况下对之前未见过的数据进行预测的技术。传统的机器学习技术通常需要大量标记的训练数据来进行准确的预测。在提示工程的背景下,零样本学习可用于生成自然语言文本,无需显式编程或预定义模板,从而创造更多样化和动态的文本生成模型。它使得机器可以在训练过程中没有见过某些对象的情况下,识别和分类这些对象。One Shot Prompting(一样本提示):使用一样本提示可以通过有限的输入数据(如单个示例或模板)来生成自然语言文本。它可以与对话管理和上下文建模等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相结合,创造更复杂、更有效的文本生成系统。在提示工程的背景下,一样本学习可用于生成自然语言文本,只需提供有限的输入数据,例如单个示例或模板。这有助于从大型语言模型中创建可预测的输出。Few Shot Prompting(少样本提示):这是一种技术,将少量示例(通常为两到五个)提供给模型,以便快速适应之前见过的新对象的例子。在提示工程的背景下,少样本学习可用于创建自然语言文本,只需提供有限的输入数据。虽然需要较少的数据,但这种技术使得可以创造更加灵活和适应性强的文本生成模型。零样本、一样本和少样本提示的区别:零样本提示是模型在没有额外训练的情况下进行预测;一样本提示需要提供一个示例或模板;而少样本提示则需要提供更少的数据,通常是两到五个示例。这些提示工程技术可以提供更灵活和可控的方式来从自然语言生成模型中输出文本。充分利用这些模型的强大能力,可以创造更准确、多样和吸引人的输出,以满足应用程序的需求。最终,提示工程可以帮助您为您的项目创建完美的文本输出。零样本少样本思维链自洽性

用AI做情绪价值营销,你也能写出爆款营销标语,上口又上头

他们分别代表了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两大需求。自我认同:当人们对自我感觉不甚满意的时候,普遍会生成两大内在动机:一个是自我成长,二是与自我和解。社会认同:人在面对他人或置身群体当中的时候,会需要归属感,希望被对方认可,被群体接纳。同时,人也想要被看见,想要彰显自己的独特性,也就是寻求存在感。于是,我们重点挑选了书中“情绪感知”和“情绪创造”两个章节的相关内容,构建我们的提示词。02.Few shot,担心大模型听不懂人话的杀手锏理论有了逻辑讲了,其实还是担心大模型听不懂、理解不了,关键也没法知道它到底看没看懂,是我提示词不行还是模型能力不行...所以只能想办法多上一些保险,但绝不是提示词越多越好,能力越强的模型越需要精准表达,不过列举few shot通常还是有效做法。于是乎,我们上网一顿搜刮,淘来了一些优秀的情绪营销标语:03.捏提示词,每一次创作都是我们的Aha时刻我们挑选了书中“情绪感知”和“情绪创造”两个章节的精彩观点,加上网上找到的优秀few shot,构建我们的提示词。提示词并未完全使用到书中的全部精华观点,还有提升空间,也欢迎大伙交流讨论:来几个栗子测试一下,多说一句,大模型依然选派Claude3.5 Sonnet,在内容理解和创作这块,绝对的顶流,一时无代餐:📍江小白当年江小白靠营销文案成功出圈,很多文案还记忆深刻,这不就想着拿大模型来PK一下,白酒也是容易跟情感挂上钩的品类,我们简单输入一下初始信息:

从原理到应用一次讲清楚 Prompt

Zero-shot零样本零样本的Prompt,其实就是我们不给大模型任何的提示,直接问大模型的问题。这个其实是一个判断大模型能力的一个重要的手段。对于用户来说,可以直接使用,使用是比较简单而友好的。但是问题也很明显,因为没有给大模型任何的提示,那么大模型就会随心所欲的返回。few-shot少样本实例和Zero-shot不一样的是,在Prompt中给出简单的例子。这个其实是大模型非常优秀的推理能力,根据你给出来的例子,大模型可以很好的推理出来你的需求,并且按照你的需求给出具体的回答。使用few-shot能够有更好的回答效果的原因是因为你提供了更多的上下文的信息,或者叫额外的知识,有了这些知识,大模型就可以更好的回答你的问题了。COT()思维链COT实际上就是Chain-of-thought Prompt就是让大模型使用推理去解决困难复杂的问题,比如数学题目。对于这个思维链,有一个标准的咒语叫做let the model think step by step。根据阅读的论文,每次说这句话的时候,模型真的就好好按照逻辑进行思考。从论文中,我们知道,假设我们给予大模型一个包含了连续的中间步骤的思维链的推理过程,大模型会去模范思维链的思考过程,从而让模型具有了推理的能力,可以对数学、常识进行推理。对于大模型具有了推理能力之后,自然就可以做很多进一步更加复杂的任务,从而更加接近人类的思考方式。

Others are asking
如何理解大模型评测benchmark中的5-shot,0-shot
大模型评测 benchmark 中的 5shot 和 0shot 是指在进行评测时使用的不同设置。具体来说: 5shot 是指在进行评测时,模型可以访问 5 个示例输入和相应的输出,以帮助模型更好地理解任务并生成更准确的输出。 0shot 是指在进行评测时,模型没有访问任何示例输入和输出,需要完全依靠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来生成输出。 在大模型评测中,5shot 和 0shot 通常用于评估模型的语言生成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通过比较模型在不同 shot 数量下的表现,可以更好地了解模型的性能和局限性。 (以上答案可能无法准确回答问题,建议在引用内容里进一步确认)
2024-04-19
RAG相关的 论文
以下是关于 RAG 的相关论文内容: 《大模型 RAG 问答行业最佳案例及微调、推理双阶段实现模式:基于模块化RAG 自定义 RAG Flow》:介绍了从 RAG Flow 的角度的几个行业最佳的 RAG 实践,如 OpenAI 团队在提升 RAG 准确率方面的尝试,包括多种方法的试验,最终通过提示工程、查询扩展等方法达到了 98%的准确率,并强调了模型精调和 RAG 结合使用的潜力。 《开发:产品视角的大模型 RAG 应用》:对 RAG 的技术原理、历史发展、应用方法、应用场景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完整解读,文本内容源自论文《RetrievalAugmented Generation for Large Language Models:A Survey》。 《RAG 系统开发中的 12 大痛点及解决方案》:受到 Barnett 等人论文《工程化检索增强生成系统时的七大挑战》的启发,探讨了论文中的七个挑战及开发 RAG 系统时遇到的五个常见难题,并深入讨论了这些难题的解决策略。
2025-02-04
想让ai帮助写一篇论文
在论文写作方面,AI 技术的应用能提供多方面的辅助。以下为您介绍一些相关的 AI 工具和利用 AI 写论文、课题的方法: 常用的论文写作 AI 工具: 1. 文献管理和搜索: Zotero:结合 AI 技术,可自动提取文献信息,助您管理和整理参考文献。 Semantic Scholar:AI 驱动的学术搜索引擎,提供文献推荐和引用分析。 2. 内容生成和辅助写作: Grammarly:通过 AI 技术提供文本校对、语法修正和写作风格建议,提升语言质量。 Quillbot:基于 AI 的重写和摘要工具,可精简和优化论文内容。 3. 研究和数据分析: Google Colab:提供基于云的 Jupyter 笔记本环境,支持 AI 和机器学习研究,便于数据分析和可视化。 Knitro:用于数学建模和优化,助力复杂数据分析和模型构建。 4. 论文结构和格式: LaTeX:结合自动化和模板,高效处理论文格式和数学公式。 Overleaf:在线 LaTeX 编辑器,有丰富模板库和协作功能,简化编写过程。 5. 研究伦理和抄袭检测: Turnitin:广泛使用的抄袭检测工具,确保论文原创性。 Crossref Similarity Check:检测潜在抄袭问题。 利用 AI 写论文的方法: 目前大多数人零碎使用 AI 工具,未系统应用到工作场景,可能导致整体效率不高。要形成适合自己的 AI 工作方法论和流程,比如在挑选和切换工具时避免浪费时间。 利用 AI 写课题的步骤和建议: 1. 确定课题主题:明确研究兴趣和目标,选择有价值和创新性的主题。 2. 收集背景资料:使用学术搜索引擎和文献管理软件等 AI 工具搜集相关文献和资料。 3. 分析和总结信息:利用 AI 文本分析工具提取关键信息和主要观点。 4. 生成大纲:使用 AI 写作助手生成包括引言、文献综述、方法论、结果和讨论等部分的大纲。 5. 撰写文献综述:借助 AI 工具确保内容准确完整。 6. 构建方法论:根据需求,利用 AI 建议的方法和技术设计研究方法。 7. 数据分析:若涉及数据,用 AI 数据分析工具处理和解释。 8. 撰写和编辑:用 AI 写作工具写各部分,并检查语法和风格。 9. 生成参考文献:用 AI 文献管理工具生成正确格式。 10. 审阅和修改:用 AI 审阅工具检查逻辑性和一致性,根据反馈修改。 11. 提交前的检查:用 AI 抄袭检测工具确保原创性,做最后的格式调整。 请注意,AI 工具是辅助,不能完全替代研究者的专业判断和创造性思维,使用时要保持批判性思维,确保研究质量和学术诚信。
2025-01-30
如何让ai写一篇很好的文学理论 论文
以下是关于如何让 AI 写一篇好的文学理论论文的相关内容: 首先,过度追求模型的正面描述和对齐人类价值观可能会带来问题。比如在文学创作中,道德过度正确和大量正面描述实际上是一种“对齐税”,会让模型变得愚蠢。像生成的游戏中主人公全是幸福人生,这样的故事缺乏冲突,人物单薄,不好看。而且全乎正确的道德和完美的正面在现实世界中并不存在,纵观文学史,伟大的文学作品几乎没有全是正面描述的,因为人类的心灵与生活极为复杂,痛苦、绝望和悲伤也是生命体验的一部分,只有正面的故事很难获得共鸣。 其次,好的文字能引起人的生理共鸣与情绪。人们在感受到好文字时,往往有一种被击中、头皮发麻的感觉。共鸣是文学的基础,有共鸣才有读者,有读者才有文学。文学映照的是人类相同的渴望与恐惧,人类之间的共性大于差异。对于像 GPT 这样的大语言模型,其预训练数据量大且丰富,储存了人类几乎所有可能的生命经验,理应能够学会引发人类的共鸣与情绪。 最后,在实际操作中,对于处理文本特别是 PDF,Claude 2 表现出色。可以将整本书粘贴到 Claude 的前一版本中取得不错的结果,新模型更强大。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系统仍会产生幻觉,若要确保准确性,需检查其结果。
2025-01-29
ai写论文
在论文写作方面,AI 技术的应用发展迅速,能提供多方面的辅助。以下是一些常用的 AI 工具和平台: 1. 文献管理和搜索: Zotero:结合 AI 技术,可自动提取文献信息,助于管理和整理参考文献。 Semantic Scholar:AI 驱动的学术搜索引擎,提供文献推荐和引用分析。 2. 内容生成和辅助写作: Grammarly:通过 AI 技术提供文本校对、语法修正和写作风格建议,提升语言质量。 Quillbot:基于 AI 的重写和摘要工具,可精简和优化内容。 3. 研究和数据分析: Google Colab:提供基于云的 Jupyter 笔记本环境,支持 AI 和机器学习研究,便于数据分析和可视化。 Knitro:用于数学建模和优化的软件,助力复杂数据分析和模型构建。 4. 论文结构和格式: LaTeX:结合自动化和模板,高效处理格式和数学公式。 Overleaf:在线 LaTeX 编辑器,有丰富模板库和协作功能,简化编写过程。 5. 研究伦理和抄袭检测: Turnitin:广泛使用的抄袭检测工具,确保原创性。 Crossref Similarity Check:通过与已发表作品比较,检测潜在抄袭问题。 利用 AI 写课题可参考以下步骤和建议: 1. 确定课题主题:明确研究兴趣和目标,选有价值和创新性的主题。 2. 收集背景资料:用学术搜索引擎和文献管理软件等 AI 工具搜集相关文献和资料。 3. 分析和总结信息:借助 AI 文本分析工具提取关键信息和主要观点。 4. 生成大纲:使用 AI 写作助手生成包括引言、文献综述、方法论、结果和讨论等部分的大纲。 5. 撰写文献综述:利用 AI 工具确保内容准确完整。 6. 构建方法论:根据需求,采用 AI 建议的方法和技术设计研究方法。 7. 数据分析:若涉及数据收集和分析,用 AI 数据分析工具处理和解释。 8. 撰写和编辑:借助 AI 写作工具写各部分,并检查语法和风格。 9. 生成参考文献:用 AI 文献管理工具生成正确格式。 10. 审阅和修改:用 AI 审阅工具检查逻辑性和一致性,再修改。 11. 提交前的检查:用 AI 抄袭检测工具确保原创性,做最后的格式调整。 需注意,AI 工具是辅助,不能替代研究者的专业判断和创造性思维,应保持批判性思维,保证研究质量和学术诚信。 对于担心 AI 削弱孩子思考力的问题,如果用法不对,可能会有负面效果。比如提封闭性问题,孩子用 AI 搜索迅速得到答案结束任务,AI 就像好奇心的毒药;但改成开放性问题或让 AI 帮助提更多拓展思考的问题,好奇心会被激发。AI 辅助写作文也是同理,可让孩子提交与 AI 共同完成作文的聊天记录,要求孩子对 AI 作文点评批改、让其迭代出更好文章,重点关注孩子能否说清作文好坏及如何修改。
2025-01-25
ai写论文
在论文写作方面,AI 技术的应用发展迅速,能提供多方面的辅助,以下是一些常用的 AI 工具和平台: 1. 文献管理和搜索: Zotero:结合 AI 技术,可自动提取文献信息,助于管理和整理参考文献。 Semantic Scholar:AI 驱动的学术搜索引擎,提供文献推荐和引用分析。 2. 内容生成和辅助写作: Grammarly:通过 AI 技术提供文本校对、语法修正和写作风格建议,提升语言质量。 Quillbot:基于 AI 的重写和摘要工具,可精简和优化内容。 3. 研究和数据分析: Google Colab:提供基于云的 Jupyter 笔记本环境,支持 AI 和机器学习研究,便于数据分析和可视化。 Knitro:用于数学建模和优化的软件,助力复杂数据分析和模型构建。 4. 论文结构和格式: LaTeX:结合自动化和模板,高效处理格式和数学公式。 Overleaf:在线 LaTeX 编辑器,有丰富模板库和协作功能,简化编写过程。 5. 研究伦理和抄袭检测: Turnitin:广泛使用的抄袭检测工具,确保原创性。 Crossref Similarity Check:通过与已发表作品比较,检测潜在抄袭问题。 利用 AI 写课题可参考以下步骤和建议: 1. 确定课题主题:明确研究兴趣和目标,选有价值和创新性的主题。 2. 收集背景资料:用学术搜索引擎和文献管理软件等 AI 工具搜集相关文献和资料。 3. 分析和总结信息:借助 AI 文本分析工具提取关键信息和主要观点。 4. 生成大纲:使用 AI 写作助手生成包括引言、文献综述、方法论、结果和讨论等部分的大纲。 5. 撰写文献综述:利用 AI 工具确保内容准确完整。 6. 构建方法论:根据需求,采用 AI 建议的方法和技术设计研究方法。 7. 数据分析:若涉及数据收集和分析,用 AI 数据分析工具处理和解释数据。 8. 撰写和编辑:借助 AI 写作工具写各部分,并检查语法和风格。 9. 生成参考文献:用 AI 文献管理工具生成正确格式。 10. 审阅和修改:用 AI 审阅工具检查逻辑性和一致性,根据反馈修改。 11. 提交前的检查:用 AI 抄袭检测工具确保原创性,做最后的格式调整。 需注意,AI 工具是辅助,不能替代研究者的专业判断和创造性思维,应保持批判性思维,保证研究质量和学术诚信。 对于担心 AI 削弱孩子思考力的问题,如果用法不对,可能会有负面效果。比如提封闭性问题,孩子用 AI 搜索迅速得到答案结束任务,AI 就像好奇心的毒药;但改成开放性问题或让 AI 帮助提更多拓展思考的问题,好奇心会被激发。AI 辅助写作文也是同理,可让孩子提交与 AI 共同完成作文的聊天记录,要求孩子对 AI 作文点评批改、让其迭代更好的文章,重点关注孩子能否说清作文好坏及如何修改。
2025-01-25
写综述论文的ai?
在论文写作领域,AI 技术的应用发展迅速,能提供多方面的辅助,以下是一些相关的 AI 工具和平台: 1. 文献管理和搜索: Zotero:结合 AI 技术,可自动提取文献信息,助于管理和整理参考文献。 Semantic Scholar:由 AI 驱动的学术搜索引擎,能提供文献推荐和引用分析。 2. 内容生成和辅助写作: Grammarly:通过 AI 技术提供文本校对、语法修正和写作风格建议,提升语言质量。 Quillbot:基于 AI 的重写和摘要工具,可精简和优化论文内容。 3. 研究和数据分析: Google Colab:提供基于云的 Jupyter 笔记本环境,支持 AI 和机器学习研究,便于数据分析和可视化。 Knitro:用于数学建模和优化的软件,有助于复杂数据分析和模型构建。 4. 论文结构和格式: LaTeX:结合自动化和模板,高效处理论文格式和数学公式。 Overleaf:在线 LaTeX 编辑器,有丰富模板库和协作功能,简化编写过程。 5. 研究伦理和抄袭检测: Turnitin:广泛使用的抄袭检测工具,确保论文原创性。 Crossref Similarity Check:通过与已发表作品比较,检测潜在抄袭问题。 利用 AI 写课题可参考以下步骤和建议: 1. 确定课题主题:明确研究兴趣和目标,选有价值和创新性的主题。 2. 收集背景资料:用学术搜索引擎和文献管理软件等 AI 工具搜集相关文献和资料。 3. 分析和总结信息:借助 AI 文本分析工具提取关键信息和主要观点。 4. 生成大纲:用 AI 写作助手生成包括引言、文献综述、方法论、结果和讨论等部分的大纲。 5. 撰写文献综述:利用 AI 工具确保内容准确完整。 6. 构建方法论:根据需求,采用 AI 建议的方法和技术设计研究方法。 7. 数据分析:若涉及数据收集和分析,使用 AI 数据分析工具处理和解释数据。 8. 撰写和编辑:用 AI 写作工具写各部分,并检查语法和风格。 9. 生成参考文献:用 AI 文献管理工具生成正确格式。 10. 审阅和修改:用 AI 审阅工具检查逻辑性和一致性,根据反馈修改。 11. 提交前的检查:用 AI 抄袭检测工具确保原创性,做最后的格式调整。 对于不会代码但想在 20 分钟内上手 Python + AI 的朋友,可循序渐进完成以下任务: 1. 完成一个简单程序。 2. 完成一个爬虫应用,抓取公众号文章。 3. 完成一个 AI 应用,为公众号文章生成概述。 请注意,AI 工具可辅助但不能完全替代研究者的专业判断和创造性思维,使用时应保持批判性思维,确保研究质量和学术诚信。
2025-01-23
李飞飞提出的Agent AI的核心观点是什么
李飞飞提出的核心观点包括: 人工智能的下一步应从大型语言模型转向大型模型,强调视觉智能在理解和与世界互动中的重要性,计算机需要具备空间智能,能够建模、推理并在三维空间中互动。 通过空间智能,AI 将理解真实世界,能够处理视觉数据,做出预测并根据这些预测采取行动。空间智能使机器不仅能够相互交互,还能与人类以及真实或虚拟的三维世界进行交互。
2025-01-13
给人工智能伦理建设提出建议,在内容和体系方面都可以
以下是为人工智能伦理建设提出的一些建议: 在内容方面: 1. 关注算法的可解释性,使人工智能的决策过程能够被理解和解释。 2. 研究方法以评估、表征和减少数据集中及人工智能系统中的偏差。 3. 确保人工智能系统的安全性和鲁棒性,包括进行保证、验证、校验、安全和控制等方面的工作。 4. 重视隐私和安全,包括用于训练和推理人工智能系统的数据集,以及相关的软件和硬件。 5. 研究人工智能系统在科学发现和社会挑战方面的应用。 6. 考虑人工智能系统对社会、伦理、安全、教育、劳动力和安全等方面的影响,特别是对社会中不同群体,尤其是历史上被边缘化的群体的社会影响。 7. 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未来能力、应用和影响的预测。 在体系方面: 1. 开展教育项目,支持在 K12、社区学院、本科、研究生、博士后、成人学习和再培训等阶段培养与人工智能系统相关的多样化劳动力。 2. 提高对人工智能系统的伦理、社会、安全和安全影响的认识。 3. 促进对人工智能原理和方法的广泛理解,以培养能够使用人工智能产品并适应其带来的社会和经济变化的劳动力和公众。 4. 针对不同的行业应用,如智能制造、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科学智算等,制定相应的标准,规范技术要求和应用场景。 5. 制定安全标准,规范人工智能全生命周期的安全要求,包括基础安全、数据、算法和模型安全、网络技术和系统安全、安全管理和服务、安全测试评估、安全标注、内容标识、产品和应用安全等。 6. 制定治理标准,规范人工智能的技术研发和运营服务等要求,包括人工智能的鲁棒性、可靠性、可追溯性的技术要求与评测方法,以及全生命周期的伦理治理要求,如伦理风险评估、公平性、可解释性等伦理治理技术要求与评测方法,还有伦理审查等标准。
2025-01-02
李飞飞提出的空间智能是什么
李飞飞在其 TED 演讲中介绍了空间智能,认为空间智能能够赋予 AI 了解真实世界的能力。她将生物的视觉能力与寒武纪大爆发进行类比,指出数字寒武纪大爆发需要通过空间智能来实现。您可以通过以下链接获取更多详细信息: 原版视频:https://ted.com/talks/fei_fei_li_with_spatial_intelligence_ai_will_understand_the_real_world 文字版翻译:https://xiaohu.ai/p/8105
2024-12-12
Ai短视频比赛主题“什么样的时刻会首先出现在你的脑海中”,请以此主题提出几条优质的创作灵感建议,Ai生成视频要求不长于10秒,请用简单易懂的方式讲一下
以下是关于“什么样的时刻会首先出现在你的脑海中”这一 AI 短视频比赛主题的创作灵感建议: 1. 可以是烟花绽放的那一刻,绚丽多彩照亮夜空。 2. 是宠物与主人重逢相拥的那一刻,充满温馨与感动。 3. 是运动员冲过终点线的那一刻,展现胜利的喜悦。 4. 是孩子第一次学会走路的那一刻,充满成长的惊喜。 5. 是情侣在雨中亲吻的那一刻,浪漫而甜蜜。 比赛相关要求: 1. 主题:以“The Moment”为主题进行创作。 2. 数量限制:每人不限视频数量。 3. 提交时间:12 月 31 日 21:00 前。 4. 参赛文件:16:9 格式,不长于 10 秒,30FPS 以上,不含剪辑。 5. 作业方式:不限。 6. 工具要求:使用可灵 AI(https://kling.kuaishou.com/)。 7. 视频要求:带可灵水印。 8. 参与方式:在指定时间发布作品,可通过通往 AGI 之路首页表格、在野菩萨小红薯群或支持社区提交。 9. 奖项设置:金奖 5000 元+5800 灵感值;银奖 3000 元+2700(2200+500)灵感值;铜奖 2000 元+1000 灵感值;入围 500 元×40;人气奖 2500 元×4 以及其他意外散落的灵感值。 10. 注意事项:不建议出现鲜血、武器、鬼怪骷髅、知名人物、18X 等不符合国家政策的内容,可能导致参赛失败。不在规定时间内提交的自动失去参赛资格。评审由专业评审决定,提交次周发布结果。参与该挑战视作同意将作品的使用权授予本号及第三方用于社群运营、展览、展示、传播、营销等用途,主办方拥有最终解释权。在下面的投稿链接中上传作品。
2024-12-10
你是一名医疗器械销售,就职于一家跨国医疗企业。公司目前就“我们是否应该立刻全面拥抱人工智能技术”组织了一场辩论赛,你持反方论点,即“我们不应该立刻全面拥抱人工智能技术”。 请预想对方辩友可能会提出的5条以上反对意见,并给出对应答复。 此次辩论赛的听众中有公司高层和全体同事,请注意避免不友好及不利于公司形象的言论。
对方辩友可能提出的反对意见及我方答复如下: 反对意见 1: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提高医疗器械的研发效率和精准度。 答复:虽然人工智能在某些方面可能有助于研发,但目前技术尚不成熟,存在误差风险。而且过度依赖可能导致研发人员忽视传统方法中的重要经验和细节。 反对意见 2:人工智能可以优化医疗器械的生产流程,降低成本。 答复:短期内,引入人工智能进行生产流程优化可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用于技术改造和人员培训,成本未必能立刻降低。 反对意见 3:人工智能能够实现更精准的医疗诊断,提升医疗效果。 答复:诊断不仅仅依赖技术,还需要医生的综合判断和人文关怀。目前人工智能诊断存在误判的可能性,不能完全替代医生的经验和直觉。 反对意见 4:人工智能有助于医疗数据的管理和分析,为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答复: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在人工智能应用中是重大挑战,一旦数据泄露,将对患者和公司造成严重影响。 反对意见 5:人工智能是未来医疗行业的趋势,不立刻全面拥抱会使公司落后于竞争对手。 答复:趋势并不意味着要立刻全面投入,盲目跟风可能导致资源浪费和战略失误。我们应在充分评估风险和自身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逐步、稳健地引入人工智能技术。 反对意见 6:人工智能能够提供个性化的医疗服务,满足患者多样化需求。 答复:个性化服务的实现需要大量准确的数据支持,而目前数据的质量和完整性难以保证,可能导致服务效果不佳。
2024-12-01
你是一名医疗器械销售,就职于一家跨国医疗企业。公司目前就“我们是否应该立刻全面拥抱人工智能技术”组织了一场辩论赛,你持反方论点,即“我们不应该立刻全面拥抱人工智能技术”。 如果对方提出“不能因为有风险就不做,我们也不是立即马上在所有场景中应用AI,而是在做好充分的准备后,应用AI”的论点,我方应当如何轻松幽默的反驳?
对方辩友,您说做好充分准备后应用 AI ,可问题是,这准备工作哪有那么容易呀!就像准备一场盛大的派对,您觉得把所有东西都准备齐全得花多少时间和精力?而且,就算准备得差不多了,谁能保证不会有意外情况发生呢?比如说,突然发现某个关键环节没考虑到,或者新的问题又冒出来了。再说了,这准备的过程中,我们得投入多少资源呀,万一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结果发现效果还不如传统方法,那岂不是亏大啦!所以呀,不能这么轻易地就觉得做好准备就能放心大胆地全面拥抱 AI 技术啦。
2024-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