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igate to WaytoAGI Wiki →
Home/Question List/Question Detail

李飞飞 智能体综述

Answer

以下是关于李飞飞在智能体方面的相关综述:

李飞飞在具身智能领域有诸多研究和观点。其团队发表在 Nature Communications 上的 Embodied Intelligence 论文研究了智能体的智能化程度与身体结构的关系。李飞飞曾提到,从简单的机器学习能力到解决复杂类人任务,具身智能可能会迎来重大转变。

此外,2024 年 11 月 26 日有报道称,李飞飞认为人工智能的下一步应从大型语言模型转向大型模型,强调视觉智能在理解和与世界互动中的重要性,计算机需要具备空间智能,能够建模、推理并在三维空间中互动。未来,这种以人为中心的人工智能将在家庭护理、医疗支持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Content generated by AI large model, please carefully verify (powered by aily)

References

一篇具身智能的最新全面综述!(上)

最近,具身智能的概念很火。不论是这几天[稚晖君开源人形机器人全套图纸+代码](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yNjM2MzQyNg==&mid=2247686482&idx=1&sn=e38d9d5eedcb1355fb65f617812016ed&chksm=e87dc81fdf0a410991d12d60cf0354c1a35fe2e35593bd09c93649551627444d6b78e32a0bd9&scene=21#wechat_redirect),引发圈内热议。还是各类具身智能产品,如李飞飞的Voxposer、谷歌的RT1和RT2、谷歌的RTX、字节跳动的Robot Flamingo、斯坦福的ACT和卡耐基梅隆的3D_diffuser_act,均在不同任务和场景中展示了强大的能力,并有潜力带来革命性的变革。那什么是具身智能呢?它又有什么用?一文带你了解。本文拆分为上下两篇,明天会更新下篇,聚焦人机交互、发展讨论。本文部分参考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和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有限公司的《具身智能发展报告》具身智能基本概念

质朴发言:大模型时代下的具身智能|Z 沙龙第 5 期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EHtk5IsA7bNVrW_1J5q0-A来源:质朴发言发文时间:2024.01.12早在2021年10月,斯坦福的李飞飞团队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Embodied Intelligence论文Embodied intelligence via learning and evolution研究了智能体的智能化程度与身体结构的关系。在后续接受采访时,李飞飞提到过这样一个观点:从识别图像这样简单的机器学习能力,到学习如何解决复杂类人任务,具身智能可能会迎来一次重大转变。而LLM席卷全球后,将LLM接入机器人本体,是目前许多团队在做的尝试。LLM+VLM+机器人方案更被认为是通用知识、视觉智能和硬件操作的结合,让人看到具身智能的曙光。机器人和AI从业者们开始更加广泛探讨“大模型能给具身智能带来什么?”。由此,我们在1月6日举办了Z沙龙的第五期:大模型时代下的具身智能,这也是首期co-host形式。我们有幸与光速光合的朋友们一起邀请了许多产业界和学术界的朋友来到质朴发言,碰撞思想,交流观点。清华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圆桌中分享了让人激动的学术进展,如“基于强化学习实现更强场景泛化能力的四足机器人”“精细操作上的触觉仿真,仿真环境渲染视觉效果迁移到真实世界”方向的最新成果。也有投资人们对谈Stanford最新的炒虾机器人Mobile ALOHA主创的收获。Google DeepMind的RT X、Figure.AI的场景化研究,也都在圆桌中有所讨论。还有一些具身智能从业者,和研究人员关心的点,在此罗列一些,方便大家结合目录使用:

2024 年历史更新(归档)

《[李飞飞:理解世界运作方式是AI的下一步,我们需要从大语言模型转向大世界模型](https://mp.weixin.qq.com/s/mYUau7QMt82rS_iE7TPFJg)》李飞飞认为,人工智能的下一步应从大型语言模型转向大型模型,强调视觉智能在理解和与世界互动中的重要性。计算机需要具备空间智能,能够建模、推理并在三维空间中互动。通过最新的AI技术,机器可以根据文本提示完成任务,并在虚拟环境中导航。未来,这种以人为中心的人工智能将在家庭护理、医疗支持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吴恩达最新演讲——AI四大趋势](https://mp.weixin.qq.com/s/aZaOVVut-t1OenbidpFAjQ)》在吴恩达的主题演讲中,他探讨了智能体(AI Agents)和智能体推理(Agentic Reasoning)的崛起,强调非结构化数据的重要性。演讲指出,生成式AI使得应用开发速度大幅提升,快速实验成为创新的新路径,但同时带来了评估的挑战。吴恩达还提出了智能体AI的四大设计模式,并强调图像处理革命的潜力。他总结了四大趋势:加速的生成式工作流、工具优化的大模型、非结构化数据的重要性以及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OpenAI主推的AI PDF工具,一年50万用户,团队只有5个人](https://mp.weixin.qq.com/s/ep4neZsa-q1a0awaQJthKA)》AI PDF是一款专注于处理PDF文件的工具,创始人Vicente Silveira认为小团队可以通过精细化功能在竞争中生存。尽管ChatGPT已允许用户上传PDF,AI PDF仍凭借支持多文件夹管理和用户特定需求,吸引了大量专业用户,如律师和研究员。团队通过聚焦特定用户群体和高效文档处理,取得了50万注册用户和3000名付费用户的成绩。

Others are asking
李飞飞关于aigent的文章
以下是李飞飞关于 AIgent 的相关文章: 《对话"AI 教母"李飞飞: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 AI Agent?如何正确把握这个风口》:李飞飞在访谈中探讨了 AI Agent 的发展及其未来。她强调 AI Agent 应作为工具和赋能者,而非主导者,确保人们的自主性。李飞飞回顾了 ImageNet 的创立背景,并提到正在推动的“空间智能”概念,旨在理解和融合物理与数字三维世界。她认为,未来这两者的界限将逐渐模糊,从而带来更大变革。 《[李飞飞:理解世界运作方式是 AI 的下一步,我们需要从大语言模型转向大世界模型》:李飞飞认为,人工智能的下一步应从大型语言模型转向大型模型,强调视觉智能在理解和与世界互动中的重要性。计算机需要具备空间智能,能够建模、推理并在三维空间中互动。通过最新的 AI 技术,机器可以根据文本提示完成任务,并在虚拟环境中导航。未来,这种以人为中心的人工智能将在家庭护理、医疗支持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2025-01-20
李飞飞 智能体
李飞飞在 AI 领域尤其是具身智能方面有诸多研究和观点: 早在 2021 年 10 月,其团队发表在 Nature Communications 上的 Embodied Intelligence 论文研究了智能体的智能化程度与身体结构的关系。后续接受采访时,提到从识别图像的机器学习能力到解决复杂类人任务,具身智能可能迎来重大转变。 2024 年 11 月 26 日,李飞飞认为人工智能的下一步应从大型语言模型转向大型模型,强调视觉智能在理解和与世界互动中的重要性,计算机需要具备空间智能,能够建模、推理并在三维空间中互动。 李飞飞的 Voxposer 是具身智能产品之一,在不同任务和场景中展示了强大的能力。
2025-01-18
李飞飞最近出的agent综述文章哪里可以看到
以下是李飞飞相关文章的获取渠道: 《》 《》
2025-01-17
李飞飞提出的Agent AI的核心观点是什么
李飞飞提出的核心观点包括: 人工智能的下一步应从大型语言模型转向大型模型,强调视觉智能在理解和与世界互动中的重要性,计算机需要具备空间智能,能够建模、推理并在三维空间中互动。 通过空间智能,AI 将理解真实世界,能够处理视觉数据,做出预测并根据这些预测采取行动。空间智能使机器不仅能够相互交互,还能与人类以及真实或虚拟的三维世界进行交互。
2025-01-13
李飞飞提出的空间智能是什么
李飞飞在其 TED 演讲中介绍了空间智能,认为空间智能能够赋予 AI 了解真实世界的能力。她将生物的视觉能力与寒武纪大爆发进行类比,指出数字寒武纪大爆发需要通过空间智能来实现。您可以通过以下链接获取更多详细信息: 原版视频:https://ted.com/talks/fei_fei_li_with_spatial_intelligence_ai_will_understand_the_real_world 文字版翻译:https://xiaohu.ai/p/8105
2024-12-12
写综述论文的ai?
在论文写作领域,AI 技术的应用发展迅速,能提供多方面的辅助,以下是一些相关的 AI 工具和平台: 1. 文献管理和搜索: Zotero:结合 AI 技术,可自动提取文献信息,助于管理和整理参考文献。 Semantic Scholar:由 AI 驱动的学术搜索引擎,能提供文献推荐和引用分析。 2. 内容生成和辅助写作: Grammarly:通过 AI 技术提供文本校对、语法修正和写作风格建议,提升语言质量。 Quillbot:基于 AI 的重写和摘要工具,可精简和优化论文内容。 3. 研究和数据分析: Google Colab:提供基于云的 Jupyter 笔记本环境,支持 AI 和机器学习研究,便于数据分析和可视化。 Knitro:用于数学建模和优化的软件,有助于复杂数据分析和模型构建。 4. 论文结构和格式: LaTeX:结合自动化和模板,高效处理论文格式和数学公式。 Overleaf:在线 LaTeX 编辑器,有丰富模板库和协作功能,简化编写过程。 5. 研究伦理和抄袭检测: Turnitin:广泛使用的抄袭检测工具,确保论文原创性。 Crossref Similarity Check:通过与已发表作品比较,检测潜在抄袭问题。 利用 AI 写课题可参考以下步骤和建议: 1. 确定课题主题:明确研究兴趣和目标,选有价值和创新性的主题。 2. 收集背景资料:用学术搜索引擎和文献管理软件等 AI 工具搜集相关文献和资料。 3. 分析和总结信息:借助 AI 文本分析工具提取关键信息和主要观点。 4. 生成大纲:用 AI 写作助手生成包括引言、文献综述、方法论、结果和讨论等部分的大纲。 5. 撰写文献综述:利用 AI 工具确保内容准确完整。 6. 构建方法论:根据需求,采用 AI 建议的方法和技术设计研究方法。 7. 数据分析:若涉及数据收集和分析,使用 AI 数据分析工具处理和解释数据。 8. 撰写和编辑:用 AI 写作工具写各部分,并检查语法和风格。 9. 生成参考文献:用 AI 文献管理工具生成正确格式。 10. 审阅和修改:用 AI 审阅工具检查逻辑性和一致性,根据反馈修改。 11. 提交前的检查:用 AI 抄袭检测工具确保原创性,做最后的格式调整。 对于不会代码但想在 20 分钟内上手 Python + AI 的朋友,可循序渐进完成以下任务: 1. 完成一个简单程序。 2. 完成一个爬虫应用,抓取公众号文章。 3. 完成一个 AI 应用,为公众号文章生成概述。 请注意,AI 工具可辅助但不能完全替代研究者的专业判断和创造性思维,使用时应保持批判性思维,确保研究质量和学术诚信。
2025-01-23
你能帮我找几篇有关deepfake综述的文章吗
以下是为您提供的有关 deepfake 综述的部分内容: 生成式人工智能迅速导致了许多法律和道德问题,“Deepfakes”即由人工智能创建的图像和视频,声称是真实的但实际并非如此,已出现在媒体、娱乐和政治领域。目前深度赝品的创建虽需大量计算技能,但现在几乎任何人都能创建。OpenAI 尝试通过为每个 DALLE 2 图像添加独特符号的“水印”来控制假图像,未来可能需要更多控制,特别是当生成视频创作成为主流时。 生成式人工智能还提出了许多关于原创和专有内容的问题。创建的文本和图像与以前的内容不完全相同,系统提供商认为属于提示创建者,但显然是之前用于训练模型的文本和图像的衍生品。未来此类系统可能很快成为标准做法,用于制作大部分或全部书面或基于图像的内容,这种能力的发展将对内容所有权和知识产权保护产生巨大且不可预见的影响,也有可能彻底改变知识和创造性工作。
2024-12-14
如何用chatgpt写文献综述
以下是关于如何用 ChatGPT 写文献综述的一些方法: 1. 可以让 ChatGPT 对文章的 PDF 打印版进行总结,提取主要观点,并用项目符号列出要点,总结文章中的论点,甚至可以请求它提供可能的反驳观点,或者告知如何深入了解某个特定话题或问题。 2. 对于超长文档,如一本书,需要将其分段进行总结。每个段落作为一个查询来总结,然后将这些段落的总结连接在一起,形成整体的总结。这个过程可以重复进行,直到整本书都被总结完。如果后面的内容需要前面的内容作为背景才能理解,在总结后面部分的时候,可以在查询中包含之前已经总结过的内容,以帮助模型更好地理解整个文档。例如,对于一本 300 页关于人工智能历史的书,可先将书分为章节,为每一章生成一个摘要,再将章节摘要连接起来生成整本书的总摘要,若章节之间有关联或依赖关系,在总结后续章节时可包含前面章节的摘要,以确保摘要的准确性和连贯性。
2024-12-11
如何用AI写文献综述
利用 AI 写文献综述可以参考以下步骤: 1. 确定课题主题:明确研究兴趣和目标,选择具有研究价值和创新性的主题。 2. 收集背景资料:使用学术搜索引擎和文献管理软件等 AI 工具搜集相关研究文献和资料。 3. 分析和总结信息:借助 AI 文本分析工具提取关键信息和主要观点。 4. 生成大纲:利用 AI 写作助手生成包括引言、文献综述、方法论、结果和讨论等部分的大纲。 5. 撰写文献综述:使用 AI 工具辅助撰写,确保内容准确完整。 6. 构建方法论:根据研究需求,参考 AI 建议的方法和技术设计研究方法。 7. 数据分析:若课题涉及数据收集和分析,运用 AI 数据分析工具处理和解释数据。 8. 撰写和编辑:借助 AI 写作工具撰写课题各部分,并进行语法和风格检查。 9. 生成参考文献:使用 AI 文献管理工具生成正确的参考文献格式。 10. 审阅和修改:利用 AI 审阅工具检查课题的逻辑性和一致性,根据反馈修改。 11. 提交前的检查:使用 AI 抄袭检测工具确保课题的原创性,并进行最后的格式调整。 在论文写作领域,以下是一些常用的 AI 工具和平台: 1. 文献管理和搜索: Zotero:结合 AI 技术自动提取文献信息,帮助管理和整理参考文献。 Semantic Scholar:AI 驱动的学术搜索引擎,提供文献推荐和引用分析。 2. 内容生成和辅助写作: Grammarly:提供文本校对、语法修正和写作风格建议,提高语言质量。 Quillbot:基于 AI 的重写和摘要工具,优化论文内容。 3. 研究和数据分析: Google Colab:支持 AI 和机器学习研究,便于数据分析和可视化。 Knitro:用于数学建模和优化,进行复杂数据分析和模型构建。 4. 论文结构和格式: LaTeX:结合自动化和模板,高效处理论文格式和数学公式。 Overleaf:在线 LaTeX 编辑器,提供模板库和协作功能,简化编写过程。 5. 研究伦理和抄袭检测: Turnitin:广泛使用的抄袭检测工具,确保论文原创性。 Crossref Similarity Check:检测潜在抄袭问题。 此外,还有如沃顿商学院给教师和学生的提示词库等资源。作为资深研究者和教授,可先请求数据集和研究领域,数据上传后: 1. 基于数据制定至少三个有意义的研究假设,参考附加文件中 Zuckerman 的建议构建研究框架。 2. 进行文献综述,修正研究假设并与用户沟通确认。 3. 使用 Code Interpreter 技术对数据集进行复杂的假设检验,分析检验意义并按需进行额外测试,采用 OLS 或更高级检验方法。 4. 撰写包含理论、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的论文,并以 Word 文档形式提交,确保内容深入专业,结果部分包含必要表格和数学计算公式。 需要注意的是,AI 工具可以作为辅助,但不能完全替代研究者的专业判断和创造性思维。在使用 AI 进行写作时,应保持批判性思维,并确保研究的质量和学术诚信。
2024-12-11
我是一名文科研究生,请你给我介绍几种用来做文献综述和写论文的时候可以用到的ai工具
以下是为文科研究生在做文献综述和写论文时推荐的几种 AI 工具: 文献管理和搜索: Zotero:结合 AI 技术,能自动提取文献信息,便于管理和整理参考文献。 Semantic Scholar:由 AI 驱动的学术搜索引擎,可提供文献推荐和引用分析。 内容生成和辅助写作: Grammarly:通过 AI 技术提供文本校对、语法修正和写作风格建议,提升语言质量。 Quillbot:基于 AI 的重写和摘要工具,有助于精简和优化论文内容。 研究和数据分析: Google Colab:提供基于云的 Jupyter 笔记本环境,支持 AI 和机器学习研究,方便进行数据分析和可视化。 Knitro:用于数学建模和优化的软件,可辅助进行复杂的数据分析和模型构建。 论文结构和格式: LaTeX:结合自动化和模板,高效处理论文格式和数学公式。 Overleaf:在线 LaTeX 编辑器,有丰富模板库和协作功能,简化论文编写。 研究伦理和抄袭检测: Turnitin:广泛使用的抄袭检测工具,确保论文原创性。 Crossref Similarity Check:通过与已发表作品比较,检测潜在抄袭问题。 常见的文章润色 AI 工具包括: Wordvice AI:集校对、改写转述和翻译等功能于一体,基于大型语言模型提供全面的英文论文润色服务。 ChatGPT:由 OpenAI 开发的大型语言模型,可用于多方面写作辅助。 Quillbot:人工智能文本摘要和改写工具,可用于筛选和改写文献资料。 HyperWrite:基于 AI 的写作助手和大纲生成器,帮助写作前头脑风暴和大纲规划。 Wordtune:AI 驱动的文本改写和润色工具,优化文章语言表达。 Smodin:提供 AI 驱动的论文撰写功能,可根据输入生成学术论文。 使用这些工具时,要结合自己的写作风格和需求,选择最合适的辅助工具。同时,AI 工具只是辅助,不能完全替代研究者的专业判断和创造性思维,应保持批判性思维,并确保研究的质量和学术诚信。
2024-12-10
如何创建自己的智能体
创建自己的智能体可以参考以下步骤: 1. 打开扣子官网(https://www.coze.cn/),点击创建 Bot,在对话框中工作空间选择“个人空间”,并为其命名。 2. 进行提示词设置,输入人设等信息。 3. 放上创建的工作流,配置完成后进行测试。 需要注意的是: 1. 工作流中【所有视频片段拼接】节点使用的插件 api_token 填的是您的 token,其他人调用这个工作流会直接消耗您的费用,所以不能直接发布。您可以将 api_token 作为工作流最开始的输入,用户自己购买后,输入 api_token 就可以使用,然后再发布。 2. 目前有不少大厂推出自己的 AI 智能体平台,如字节的扣子、阿里的魔搭社区等。AI 智能体包含了自己的知识库、工作流、还可以调用外部工具,再结合大模型的自然语言理解能力,可以完成比较复杂的工作。 3. 通过简单 3 步创建智能体,首先起一个智能体的名称,然后写一段智能体的简单介绍,最后使用 AI 创建一个头像即可。
2025-02-19
什么样的智能体才是真正的智能体
真正的智能体具有以下特点和类型: 特点:能够感知环境,采取行动以实现特定目标。可以是软件程序或硬件设备。在 LLM 支持的自主 Agent 系统中,LLM 充当大脑,并具备规划、反思完善、记忆和工具使用等关键组成部分。 规划:包括子目标分解和反思完善,将大型任务分解为小的子目标,并能从错误中吸取教训改进未来步骤。 记忆:有短期记忆用于上下文学习,长期记忆用于长时间保留和回忆信息,通常通过外部向量存储和快速检索实现。 工具使用:学习调用外部 API 获取模型权重中缺失的额外信息。 类型: 决策智能体:使用语言模型遍历预定义的决策树。 轨道智能体:配备更高层次的目标,限制解决空间,遵循标准作业程序并使用预先设定的“工具”库。 通用人工智能体:完全依赖语言模型的推理能力进行所有的计划、反思和纠正,没有任何数据支架的 for 循环。
2025-02-18
怎么做一个知识库智能问答机器人?
要做一个知识库智能问答机器人,主要基于大模型的 RAG 机制,具体步骤如下: 1. 理解 RAG 机制:RAG 机制全称为“检索增强生成”(RetrievalAugmented Generation),是一种用于自然语言处理的技术,结合了检索和生成两种主要的人工智能技术,以提高机器对话和信息处理的能力。它先从大型数据集中检索与问题相关的信息,然后利用这些信息生成更准确、相关的回答。可以想象成在巨大图书馆里找相关书籍,再基于书籍信息给出详细回答,这种方法结合大量背景信息和先进语言模型能力,使生成内容更精确,提升对话 AI 的理解力和回答质量。 2. 创建知识库:创建包含大量社区 AI 相关文章和资料的知识库,例如创建有关 AI 启蒙和信息来源的知识库,通过手工录入方式上传文章内容,并陆续将社区其他板块的文章和资料导入。 3. 设计 Bot:在设计中添加知识库,并设置合适的搜索策略、最大召回数量和最小匹配度,尽可能利用好知识库返回的内容进行结合回答。 此外,在飞书中,还可以利用飞书智能伙伴创建平台(Aily)来搭建 FAQ 机器人,它是飞书团队旗下的企业级 AI 应用开发平台,能为企业提供简单、安全且高效的环境,帮助轻松构建和发布 AI 应用。
2025-02-18
具身智能是什么?
具身智能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一个子领域,指智能体(如机器人、虚拟代理等)通过与物理世界或虚拟环境的直接交互来发展和展现智能。 其核心在于智能体的“身体”或“形态”,这些身体可以是物理形态,如机器人的机械结构,也可以是虚拟形态,如在模拟环境中的虚拟角色。身体不仅为智能体提供了与环境互动的手段,也影响其学习和发展。 具身智能的研究涉及多个学科,包括机器人学、认知科学、神经科学和计算机视觉等。在机器人学中,关注如何设计能自主行动和适应环境的机器人;在认知科学和神经科学中,探索大脑处理与身体相关信息的机制及应用于人造智能系统;在计算机视觉中,致力于开发使智能体能够理解和解释视觉信息,从而进行有效空间导航和物体识别的算法。 具身智能的应用广泛,在机器人领域,特别是服务机器人、工业自动化和辅助技术等方面,能让机器人更好地理解和适应人类生活环境,提供更自然有效的人机交互。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和游戏设计等领域,能创造更具沉浸感和交互性的体验。 具身智能有三要素:本体(硬件载体)、智能(大模型、语音、图像、控制、导航等算法)、环境(本体所交互的物理世界),本体、智能、环境的高度耦合是高级智能的基础。其行动可分为“感知决策行动反馈”四个步骤,分别由四个模块完成并形成闭环。 尽管具身智能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面临诸多挑战,如如何设计智能体的身体以最大化其智能表现,如何让智能体在复杂多变环境中有效学习,以及如何处理智能体与人类社会的伦理和安全问题等。
2025-02-18
有哪些在企业内部落地应用AI大模型工具的实践案例?不要营销文案生成、代码开发助手、智能客服问答机器人这种太常见的
以下是一些在企业内部落地应用 AI 大模型工具的实践案例: 1. 阿里云百炼: 智能体应用:能够弥补大模型的不足,如回答私有领域问题、获取实时信息、回答专业问题等。适用于有企业官网、钉钉、微信等渠道,期望为客户提供产品咨询服务,以及缺少技术人员开发大模型问答应用的场景。典型场景包括私有领域知识问答、个性化聊天机器人、智能助手等。 内部业务助手:通过企业内部规章制度、部门结构、产品介绍等文档构建知识库,并借助 RAG 智能体实现内部知识问答功能。系统支持多源异构数据,并通过复杂文档解析和视觉增强技术,提升文档理解的准确性与深度。目前该功能已灰度上线,需提供 UID 并通过白名单进行开启。 2. 达摩院: AI 模特(虚拟换装):支持虚拟换装、姿态编辑。 3. 电商零售: 推广文案写作:通过内置的多样化营销场景的文体模板,基于用户输入的创作主题以及参考素材,大模型即可为您生成对应的营销文案,为营销活动和宣传文案提供灵感和文案写作支持。 4. 泛企业: VOC 挖掘:是一个面向各类企业的 VOC 标签挖掘的工具。不论是用户的长短评论、帖子、还是用户和客服/销售的聊天记录、通话记录,都可以使用。通过选中或自定义标签,即可让大模型针对海量非结构化的 VOC 数据快速打标。相比于人工打标或规则打标准确率更高;对于业务标签变动频繁的情况,也能更敏捷、快速地影响。 5. 通义晓蜜:基于深度调优的对话大模型,为营销服类产品提供智能化升级所需的生成式摘要总结、质检、分析等能力应用。
2025-02-18
如果通过deepseek构建智能客服
要通过 DeepSeek 构建智能客服,可以参考以下步骤: 1. 效果对比:用 Coze 做小测试进行对比。 2. 如何使用: 搜索 www.deepseek.com,点击“开始对话”。 将装有提示词的代码发给 Deepseek。 认真阅读开场白之后,正式开始对话。 3. 设计思路: 将 Agent 封装成 Prompt,将 Prompt 储存在文件,保证最低成本的人人可用的同时,减轻调试负担。 通过提示词文件,让 DeepSeek 实现同时使用联网功能和深度思考功能。 在模型默认能力的基础上优化输出质量,并通过思考减轻 AI 味,增加可读性。 照猫画虎参考大模型的 temperature 设计了阈值系统,但是可能形式大于实质,之后根据反馈可能会修改。 用 XML 来进行更为规范的设定,而不是用 Lisp(有难度)和 Markdown(运行不稳定)。 4. 特别鸣谢:李继刚的【思考的七把武器】在前期提供了很多思考方向;Thinking Claude 是最喜欢使用的 Claude 提示词,也是设计 HiDeepSeek 的灵感来源;Claude 3.5 Sonnet 是最得力的助手。 另外,实现联网版的 DeepSeek R1 大模型的核心路径如下: 1. 拥有扣子专业版账号:如果还是普通账号,请自行升级或注册专业号后使用。 2. 开通 DeepSeek R1 大模型:访问地址 https://console.volcengine.com/cozepro/overview?scenario=coze ,打开火山方舟,找到开通管理,找到 DeepSeek R1 模型,点击开通服务,添加在线推理模型,添加后在扣子开发平台才能使用。 3. 创建智能体:点击创建,先完成一个智能体的创建。 同时,GPT1 到 Deepseek R1 所有公开论文中关于智能代理的部分提到:Anthropic 的《构建有效的代理》是一篇关于 2024 年的精彩回顾,重点关注连锁、路由、并行化、协调、评估和优化的重要性。还可以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LLM 代理的慕课中找到更多资料。
2025-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