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igate to WaytoAGI Wiki →
Home/Question List/Question Detail

怎么操控 ai

Answer

操控 AI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利用提示词工程:
    • 明确要求 AI 引用可靠来源,例如在询问历史事件时要求引用权威的历史文献,询问科学事实时要求引用已发表的科研论文等。
    • 要求 AI 提供详细的推理过程,帮助理解其得出结论的方式和判断结论是否合理。
    • 明确限制 AI 的生成范围,如在询问名人名言时指定名人姓名和相关主题,询问新闻事件时指定时间范围和相关关键词。
  2. 优化数据和模型:从根本上解决 AI 可能出现的问题。
  3. 与监管机构合作:
    • 政府应与监管机构合作,为其提供中央指导,帮助其实施相关原则。
    • 识别监管机构在有效实施原则方面的障碍,如监管范围、权力和能力不足等。
    • 解决原则解释上的冲突和不一致,并分享学习和最佳实践。
    • 监测和评估原则本身的持续相关性。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更有效地操控 AI,使其生成更准确和可靠的内容。

Content generated by AI large model, please carefully verify (powered by aily)

References

【法律法规】《促进创新的人工智能监管方法》.pdf

support regulators.We will work with regulators to develop guidance that helps them implementthe principles in a way that aligns with our expectations for how the framework should operate.Existing legal frameworks already mandate and guide regulators' actions.For example,nearlyall regulators are bound by the Regulators'Code116and all regulators – as public bodies – arerequired to comply with the Human RightsAct.117Our proposed guidance to regulators will seekto ensure that when applying the principles,regulators are supported and encouraged to:oAdopt a proportionate approach that promotes growth and innovation by focusing on the risksthat AI poses in a particular context.oConsider proportionate measures to address prioritised risks,taking into account cross-cuttingrisk assessments undertaken by,or on behalf of,government.oDesign,implement and enforce appropriate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and,where possible,integrate delivery of the principles into existing monitoring,investigation and enforcementprocesses.oDevelop joint guidance,where appropriate,to support industry compliance with the principlesand relevant regulatory requirements.Connected & Automated Mobility 2025,Department for Transport,2022.Regulators’ Code,Office for Product Safety and Standards,2014.Human Rights Act,HM Government,1998A pro-innovation approach to AI regulationoConsider how tools for trustworthy AI like assurance techniques and technical standards cansupport regulatory compliance.oEngage proactively and collaboratively with government’s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of theframework.A pro-innovation approach to AI regulationCase Study 3.7:What this means for businessesA fictional company,“AI Fairness Insurance Limited”,has delayed the deployment of anew AI application as – under the current patchwork of relevant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it has been challenging to identify appropriate compliance actions for AI-driven insuranceproducts.Following implementation of the UK’s new pro-innovation framework to regulate AI,wecould expect to see joint guidance produced collaboratively by the Information

【深度揭秘】AI 幻觉背后的技术真相与应对策略,探索人工智能的未来

想要避免AI掉入“幻觉”的陷阱,我们除了优化数据和模型,还可以巧妙地利用“提示词工程”,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驯兽师,用精准指令来引导AI生成更可靠的内容。AI对提示词的理解能力与幻觉的产生密切相关。清晰、具体的提示词能够帮助AI更好地理解我们的意图,从而减少“想当然”的错误。例如,当我们询问AI“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关键日期”时,如果只是简单地抛出问题,AI可能会根据其记忆中的信息,给出一些似是而非的答案。但如果我们在提示词中明确要求AI“根据可信的历史文献”来回答,并限定时间范围,AI就更有可能给出准确的答案。以下是一些避免AI幻觉的提示词技巧:明确要求AI引用可靠来源:例如,在询问历史事件时,可以要求AI引用权威的历史文献;在询问科学事实时,可以要求AI引用已发表的科研论文;在询问法律条款时,可以要求AI引用官方的法律文件。要求AI提供详细的推理过程:这可以帮助我们理解AI是如何得出结论的,并判断其结论是否合理。例如,在询问数学公式时,可以要求AI展示推导过程;在询问代码功能时,可以要求AI逐行解释代码的含义。明确限制AI的生成范围:例如,在询问名人名言时,可以指定名人的姓名和相关主题;在询问新闻事件时,可以指定事件的时间范围和相关关键词。通过这些技巧,我们可以将提示词变得更加清晰、具体、有针对性,从而引导AI生成更加准确和可靠的内容。当然,提示词工程只是一种辅助手段,要想从根本上解决AI幻觉问题,还需要从数据、模型、训练方法等多个方面进行努力。

【法律法规】《促进创新的人工智能监管方法》.pdf

• Develop and maintain central regulatory guidance to support regulators in theimplementation of the principles.• Identify barriers that prevent regulators from effectively implementing the principles,such as:○ Scope of regulatory remit.○ Insufficient regulatory powers.○ Insufficient regulatory capabilities.• Identify conflicts or inconsistencies in the way the principles are interpreted acrossregulatory remits,and assess the impact this is having on innovation.Some variationacross regulators’ approaches to implementation is to be expected and encouraged,given the context-based approach that we are taking.• Work with regulators to resolve discrepancies that are having a significant impact oninnovation,and share learning and best practice.• Monitor and assess the ongoing relevance of the principles themselves.RationaleBusinesses have noted that,within a context-based regulatory framework,an appropriatedegree of central leadership is needed to ensure coherence.To be effective,this functionmust be performed centrally,as the whole regulatory landscape needs to be consideredto:• Ensure that,as far as necessary to support innovation,regulators interpret andimplement the principles in a coherent way.A pro-innovation approach to AI regulation• Effectively monitor how well the principles are being implemented,as well as theirongoing relevance.This function will play a central part in delivering a regulatory regime that is:• Clear:by making it easier for businesses working across regulatory remits(forexample,by supporting the development of joint regulatory guidance whereappropriate).• Proportionate and pro-innovation:as it allows government to find and prevent anyapplication of the principles that has a disproportionate or harmful impact on innovation.• Adaptable and trustworthy:as it forms part of the feedback loop established by theM&E function to understand how well the regime operates and whether it should bechanged.• Collaborative:by encouraging cross-government cooperation aligned to the principles.Cross-sectoral riskassessment119Activities•Develop and maintain a cross-economy,society-wide AI risk register to supportregulators’ internal risks assessments.•

Others are asking
储运与AI
AI 在储运领域有以下应用: 自动驾驶:可用于开发自动驾驶汽车,提高运输安全性和效率。 交通管理:优化交通信号灯和交通流量,缓解交通拥堵。 物流和配送:优化物流路线和配送计划,降低运输成本。 无人机送货:将货物快速送达偏远地区。 智能物流方面: 自动识别技术:如条码识别、射频识别(RFID)等,能自动获取物体相关信息,提高数据采集准确性和效率。应用场景包括仓储管理中的自动化仓库、智能分拣系统等。 数据挖掘技术:从大量数据中挖掘知识和规则,为物流决策提供支持。应用于运输调度中的智能路径规划、实时交通状况监测等。 人工智能技术:包括神经网络决策和优化。 GIS 技术:实现订单信息、网点物流运作的透明度和效率。 智能物流利用条形码、射频识别技术(RFID)、传感器、全球定位系统(GPS)等物联网技术,广泛应用于物流业的运输、仓储、配送、包装、装卸等基本活动环节,目的是实现货物运输自动化运作和高效率优化管理,提高服务水平,降低成本,减少资源消耗。在实施过程中强调物流过程数据智慧化、网络协同化和决策智慧化,功能上要实现 6 个“正确”,关键技术包括物品识别、地点跟踪、物品溯源、物品监控、实时响应等。随着技术进步和社会需求变化,智能物流将持续发展,未来可能更注重绿色低碳、个性化服务等方面。物联网为物流业将传统物流技术与智能化系统运作管理相结合提供了良好平台,能更好更快地实现智能物流的信息化、智能化、自动化、透明化、系统的运作模式。
2025-03-28
如何用ai创作一部小说,路径是怎样的,需要用到哪些工具
用 AI 创作一部小说通常包括以下路径和可能用到的工具: 路径: 1. 小说内容构思:明确小说的主题、情节、角色等核心要素。 2. 角色与场景设定:细致描绘角色的特点和故事发生的场景。 3. 情节推进与发展:合理安排故事的起承转合,增加冲突和悬念。 4. 语言表达与修饰:使文字生动、准确,富有感染力。 工具: 1. 文本生成工具:如 ChatGPT 等,可辅助生成小说的框架、情节、对话等内容。 2. 图像生成工具:如 Stable Diffusion 或 Midjourney,用于生成角色和场景的视觉描述,帮助激发创作灵感。 如果要将小说制作成视频,还需要以下步骤和工具: 步骤: 1. 小说内容分析:使用 AI 工具(如 ChatGPT)提取关键场景、角色和情节。 2. 生成角色与场景描述:利用工具(如 Stable Diffusion 或 Midjourney)生成角色和场景的视觉描述。 3. 图像生成:使用 AI 图像生成工具创建角色和场景的图像。 4. 视频脚本制作:将提取的关键点和生成的图像组合成视频脚本。 5. 音频制作:借助 AI 配音工具(如 Adobe Firefly)将小说文本转换为语音,添加背景音乐和音效。 6. 视频编辑与合成:使用视频编辑软件(如 Clipfly 或 VEED.IO)将图像、音频和文字合成为视频。 7. 后期处理:对生成的视频进行剪辑、添加特效和转场,以提高视频质量。 8. 审阅与调整:观看生成的视频,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9. 输出与分享:完成编辑后,输出最终视频,并在所需平台上分享。 工具及网址: 1. Stable Diffusion:一种 AI 图像生成模型,网址:https://github.com/StabilityAI 2. Midjourney:AI 图像生成工具,网址:https://www.midjourney.com 3. Adobe Firefly:Adobe 的 AI 创意工具,网址:https://www.adobe.com/products/firefly.html 4. Pika AI:文本生成视频的 AI 工具,网址:https://pika.art/waitlist 5. Clipfly:一站式 AI 视频生成和剪辑平台,网址:https://www.aihub.cn/tools/video/clipfly/ 6. VEED.IO:在线视频编辑工具,具有 AI 视频生成器功能,网址:https://www.veed.io/zhCN/tools/aivideo 7. 极虎漫剪:结合 Stable Diffusion 技术的小说推文视频创作提效工具,网址:https://tiger.easyartx.com/landing 8. 故事 AI 绘图:小说转视频的 AI 工具,网址:https://www.aihub.cn/tools/video/gushiai/ 请注意,具体的操作步骤和所需工具可能会根据项目的具体需求和个人偏好有所不同。此外,AI 工具的可用性和功能也可能会随时间而变化,建议直接访问上述提供的工具网址获取最新信息和使用指南。
2025-03-28
ai画原型图和交互涉及
AI 画原型图和交互涉及以下方面: 在 AI 作图中,趣味性创作需要具备反差、反逻辑、超现实等元素,美感创作要求美术基础不出错且形式与内容结合。例如纹身图创作,需强调人机交互,对图进行二次、多次调整。以魔法少女为例,可通过发散联想写提示词,展示不同详略程度提示词的生图效果,并进行实操。 赛题实操方面,以中式或日式风格的女孩为例,详细讲解描述主体特征的方法,包括服装、发型、妆容等,还提及描述元素、环境的要点。此外,介绍了深图尺寸更新,讲解画面风格控制词,以及写风格与 Lora 可能存在的冲突情况。 Lora 权重及提示词试用中,先探讨人像特写时背景设定,接着尝试写动植物提示词,如蛇、孔雀等,分析生成画面与预期差异。还提及提交图需涵盖的内容,包括展示室内外画风,并展示之前测试 Lora 的图片,讲解做图思路及提交 6 张图的相关要点。 AppAgent 是一种让 AI 模仿人类在手机上操作 APP 的技术,对于涉及原型和 UE 的工作,基于模仿数据的反推可使设计出的产品原型和 UE 交互更优。它是一种 AI 学习模型,由腾讯和德州大学达拉斯分校的研究团开发。主要功能特点包括多模态代理,能够处理和理解多种类型的信息;直观交互,能通过模仿人类直观动作与智能手机交互。
2025-03-28
ai小说
以下是关于 AI 小说的相关内容: 1. Stuart 分享的用 coze 写起点爆款小说《夜无疆》的工作流: 工作流效果:以起点 Top1 的《夜无疆》为题创作小说,虽未达到小说家水平,但至少达到高中生中不错的水平,是从通常的 AI 写作水平到新级别的质的飞跃,其中思路值得学习。 工作流步骤: 用 bing 搜索标题相关内容。 用程序将搜索结果结构化(不熟悉程序可忽略或复制文中代码)。 用大模型草拟大纲,包括标题、主旨、世界观、主要角色、小说背景、情节概要。 再用大模型写文章。 输出文章内容。 2. AI x 即兴戏剧工作坊: 形式:现场用肢体语言摆出姿势,用 AI 绘画画出,最后表演出一个即兴剧。 使用工具:写短篇小说可用 midreal.ai 以“即兴喜剧”开头,AI 绘画可用 GPT4/悠船/midjourney,Canva 做电影格式模板用于编辑。 3. 全新 AI 整活第六期——DeepSeek 小说家: 要求:以 Deepseek 为工具,反转为主题,在 1000 字短篇小说内挥洒创意。 比赛周期: 开启时间:2025 年 2 月 9 日。 截止时间:2025 年 2 月 16 日晚 8 点。 评选时间:2025 年 2 月 16 日晚 8 点社区直播 AI 评选。 社区共学:时间为 2 月 9 日晚 8 点,地址在通往 AGI 之路视频号解锁 DeepSeek 写小说。 投递传送门:https://pd.qq.com/s/p9z7r8c0?businessType=9 。
2025-03-28
ai工作
以下是关于 AI 工作的相关内容: 一、固定且优化的 AI 工作流 1. 起床后,让 AI“马云”“马化腾”为自己排 TODO 优先级,并进行私董会的脑暴。 2. 工作中有傲娇的 AI 小助理加油,其 Prompt 为要阳光、会撒娇/卖萌。 3. 重点事项 bot 方面,如内容创作,拆成一个 bot 团队组,工作分成选题、标题、框架、扩写,然后分 A/B 组两个 AIbot 互相改。其中要点是提供反常识、梗,学习喜欢的 UP 创作方法论,如导演小策、影视飓风 TIM 总结的 HKRR(快乐/知识/共鸣/节奏)。 4. 优化的 bot 包括内容选题 bot、短视频脚本 bot、数据分析 bot(GPT4)、网页 Perplexity 的资料库 bot。 5. 进一步优化:Zion、ChatO 和自动化 AIAgent 分身,基于自身知识库的 bot。 6. 将上述知识库、Prompt 资产全部放入飞书的知识库+多维表单中维护,等待飞书的 AI 进化。 7. 备选 50 多个生产力 AI 放在工具库里,待命输出。 8. 未来计划把整个公司业务全部搬入飞书中,外接 MJ、ChatBot 分身以及咨询日程预约。 9. 可能让所有流量口 bot 也介入飞书,给予飞书做数据分析和内容引擎(目前需手动)。 10. 提醒自己关注与 AI 打交道的人、利益、状态和情绪。 二、AI 无法替代的工作 借着 AI 浪潮,转型焦虑是一次明心见性、找寻个体独特价值的机会。应撇去浮躁与焦虑,关注如何用 AI 拓展个人主体性的边界。 三、AI 视频短片工作流 1. 概念设定:MJ 2. 剧本+分镜:ChatGPT 3. AI 出图:MJ、SD、D3 4. AI 视频:Runway、pika、PixVerse、Morph Studio 5. 对白+旁白:11labs、睿声 6. 音效+音乐:SUNO、UDIO、AUDIOGEN 7. 视频高清化:Topaz Video 8. 字幕+剪辑:CapCut、剪映 相关完整文档和直播回放可参考文中提供的链接。
2025-03-28
agi和ai的区别
AGI(通用人工智能)和 AI(人工智能)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能力范围:AI 通常分为 ANI(弱人工智能),如智能音箱、网站搜索、自动驾驶等,只能完成特定的单一任务;而 AGI 能够像人类一样思考、学习和执行多种任务。 2. 智能水平:ANI 得到了巨大发展,但 AGI 尚未取得巨大进展。AGI 具备更广泛和全面的智能能力。 例如,ChatGPT 是由致力于 AGI 的公司 OpenAI 研发的一款 AI 技术驱动的 NLP 聊天工具。Web3 和人工智能初创公司 AGII 获得 1500 万美元融资,AGII 是一个 AI 驱动的平台,旨在为用户提供强大的 AI 驱动工具和高质量内容生成能力。
2025-03-28
如何让AI全自动操控电脑完成我的工作
目前,AI 在操控电脑方面已经有了一些进展。例如,OpenAI 发布了 Responses API 和一整套 Agent 创建工具,其中包括模拟人类操作电脑的 ComputerUsing Agent ,支持跨平台和本地部署。同时,OpenAI 还推出了实时监控功能,能够记录 AI 的完整操作路径,跟踪决策依据、使用工具与执行步骤,有助于调试与优化 AI 流程。 在实际应用中,普通人可以利用 AI 生成个人艺术照、证件照、绘本图像、视频,甚至创作音乐和歌曲。比如在快手的可灵 AI 网站上能看到大量视频生成的效果和相关命令词。此外,AI 数字人技术在直播和视频平台中已被大量使用,8 岁小女孩能在 AI 编程助手帮助下独立完成网站程序开发。 然而,要实现 AI 全自动操控电脑完成您的工作,还面临一些挑战和限制。一方面,AI 技术仍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其能力和准确性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另一方面,法律法规对于 AI 的应用也有一定的规范和约束。 但随着技术的进步,未来 AI 在操控电脑完成工作方面有望取得更大的突破。
2025-03-24
有没有可以操控电脑界面的ai
目前市场上有一些可以实现操控电脑界面的 AI 相关项目和产品。例如,谷歌正在开发名为“Project Jarvis”的 AI 项目,预计年底亮相,旨在实现 AI 自动化操作 Chrome 浏览器中的任务,借助升级版 Gemini 2.0,能自主识别屏幕内容并完成复杂操作。同时,微软也推出了 OmniParser,增强 AI 在用户界面中的交互能力。 张梦飞对 Claude 电脑操控功能进行了体验,在操作过程中虽有失误,但也能从中学习和改进。 在开发者工具方面,有多种选择可以组合来创造理想的与电脑交互的方式。个性方面,一些开源模型如 Vicuna 和 Pygmalion 经过微调可在不同应用场景中表现出色;记忆方面,像 Pinecone 这样的向量存储系统可建立持续关系并存储长期记忆等信息;语音方面,ElevenLabs 可赋予声音并控制相关属性;外表方面,LoRAs 可对图像风格等有精细控制;动画方面,DID 和 HeyGen 等工具可使图像“说话”;平台方面,如今多数开发者在 GCP 和 AWS 上部署运行,也有像 Steamship 这样的新解决方案受关注;UI 层方面,SillyTavern、Agnaistic 和 KoboldAI 是受欢迎的选择。此外,还有开源模板可用于开始构建人工智能应用。
2025-01-07
如何通过AGI,生成有一定操控能力的风格化、动漫风生成式短视频,如何做,几个步骤
以下是生成有一定操控能力的风格化、动漫风生成式短视频的步骤: 1. 项目规划:确定短视频的主题和目标观众,制定详细的制作计划。 2. 剧本创作:编写故事脚本,设计角色和场景以及创意。可参考相关剧本创作资料,如:https://waytoagi.feishu.cn/wiki/G11fwW8bmiVLe6kYLgYc2iGin6e ;捏剧本 Bot(捏剧本离谱村专用 https://www.coze.cn/store/bot/7367669913697239052?panel=1&bid=6cs144r404016 。 3. 分镜头脚本:根据脚本制作分镜头脚本,确定每个镜头的画面和动作。 4. 资源准备:准备动画制作所需的素材,包括背景、角色和音效。 5. 画面图片制作:利用 AI 出图工具,比如通过 ChatGPT、MJ、SD 等工具快速生成高质量的图片。 6. 视频制作:利用 AI 工具制作动画,通过 RUNWAY、Luma、Dreamina 等平台快速生成高质量的动画。 7. 后期剪辑:添加音效、配音和字幕,进行最终的剪辑和合成。 8. 发布和推广:将完成的动画短片发布到各大平台,并进行推广和宣传。 此外,在实际制作中,还可以参考一些成功案例,如山西文旅宣传片的制作,运用 Defense 及 SD 制作黄河长城等 AI 艺术字;为陕西文旅做的 40 秒黑神话悟空风格 AI 短片,用 SD 结合 Control Lite 处理钟楼等。郑州 AI 文旅片工作流总体分为分镜脚本、单帧图片制作、图片细节修复与生成视频、视频风格化处理、剪辑合成五个步骤。
2024-12-09
如何通过AGI,生成有一定操控能力的风格化、动漫风生成式短视频
目前关于通过 AGI 生成有一定操控能力的风格化、动漫风生成式短视频,以下是一些相关信息: 2024 年内,有一定操控能力的生成式短视频中,风格化、动漫风最先成熟,真人稍晚。 同时,在 2024 年还会有其他相关进展,如 AI 音频能力长足进展,带感情的 AI 配音基本成熟;“全真 AI 颜值网红”出现,可以稳定输出视频,可以直播带货;游戏 AI NPC 有里程碑式进展,出现新的游戏生产方式;AI 男/女朋友聊天基本成熟,记忆上有明显突破,可以较好模拟人的感情,产品加入视频音频,粘性提升并开始出圈;实时生成的内容开始在社交媒体内容、广告中出现;AI Agent 有明确进展,办公场景“AI 助手”开始有良好使用体验;AI 的商业模式开始有明确用例,如数据合成、工程平台、模型安全等;可穿戴全天候 AI 硬件层出不穷,虽然大多数不会成功;中国 AI 达到或超过 GPT4 水平,美国出现 GPT5,世界上开始现“主权 AI”;华为昇腾生态开始形成,国内推理芯片开始国产替代(训练替代要稍晚);AI 造成的 DeepFake、诈骗、网络攻击等开始进入公众视野,并引发担忧;AI 立法、伦理讨论仍然大规模落后于技术进展。 2025 2027 年,AI 3D 技术、物理规则成熟,正常人无法区别 AI 生成还是实景拍摄;全真 AI 虚拟人成熟,包含感情的 AI NPC 成熟,开放世界游戏成熟,游戏中几乎无法区别真人和 NPC;AR/VR 技术大规模商用;接近 AGI 的技术出现;人与 AI 配合的工作方式成为常态,很多日常决策开始由 AI 来执行;AI 生产的数据量超过全人类生产数据量,“真实”成为稀缺资源;具身智能、核聚变、芯片、超导、机器人等技术有明显进展突破;“人的模型”出现,出现“集中化 AGI”与“个人 AGI”的历史分叉;AI 引发的社会问题开始加重,结构性失业开始出现;AGI 对于地缘政治的影响开始显露。
2024-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