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普通人利用 AI 创收的一些方式:
生成式AI使我们能够将想象变为现实——做得好时,这简直像魔法一样。内容创作一直是生成式AI的第一个主流用例,正如我们在[Lensa](https://apps.apple.com/us/app/lensa-ai-photo-video-editor/id1436732536)所看到的那样。还记得你的社交媒体信息流曾被描绘成超级英雄、宇航员和动漫角色的朋友的照片淹没的时候吗?肖像画只是开始。生成式AI产品将服务于各种用例,从消费者“仅为了娱乐”地创造内容,到创作者或个体创业者通过内容实现盈利。我们已经看到生成式AI工具几乎在每一种媒介中推出:
拍照机位推荐、着装顾问、怎么愉快的消磨时光……虽然powerful AI的智力和效率注定超越人类,但它们缺少作为人的经历和体验。从经历和体验的维度,可以被AI取代人的,都可以被数字克隆体再取代回来。使用他人的克隆体非常简单,耳机和眼镜(拥有麦克风和摄像头)将是最主要的交互工具,通过自然对话的方式交流。数字克隆体会根据你的反应和环境变化主动跟你交流。在不同场景切换不同数字克隆体只是常规操作,甚至,你可以组织一个克隆体智囊团,一次同时使用多个克隆体,在你做决策时,由他们依次发表不同的看法,或者各自分享经验作为补充。再进一步,数字克隆体一定要直接跟我们交互吗?不见得,完全可以让我们的个人AI助理来调用你选定的克隆体,或者,由AI助理向一众克隆体提问后再选定克隆体。AI间的沟通频次很可能远高于AI与人的沟通频次。而付费方式也很简单,考虑到用户会对多个克隆体进行调用,所以订阅平台而不是订阅单个指定的克隆体会更吸引用户。比如,不同的月费对应30/60/90小时等不同的使用时长,而不同的克隆体依据其训练者的定价分为1/2/5/10等不同倍数的费率。作为数字克隆体的本体,则基于自己克隆体的费率,以及合计被使用时长,与平台进行结算。越多人使用,就可以获取越多的收益。更进一步,因为每个人都可以在这个体系中既是消费者又是生产者,其月费或额外的小时费可以和其获取的收益相抵扣,使得用户只要其数字克隆体受欢迎,就可以实现“数字克隆体自由”,进一步促进大家的分享和使用意愿。由此,AI不再是少数技术特权阶层盈利的工具,而是你我每一个普通人都可以掌握拥有和分享的生活方式。
我终止了自动运行的脚本,把十万只猫咪封存起来。AI的创造像洪水一般,太过汹涌。大模型是人类智慧的加权平均。偷懒的人们用“一键出”的方式,让AI不断创造等于平均值的内容,而这些内容不知什么时候又会被用于AI的继续训练。我特别担心这样一来,AI像做平滑降噪算法一样,对人类的文化进行“高斯模糊”。那些独特的风格会渐渐被平均掉,变成灰蒙蒙的一片。我,是对我而言,最独特的存在。AI是个平均值,但我能用我的创造和判断、为AI的创造注入灵魂,得到对我而言最有价值的作品。麦橘和waytoagi风格库社群的人肉探索是有意义的;一个需要人不断参与其中挑挑拣拣的agent flow是有意义的。每一个人,当他积极地使用AI时,他就把他的独特性、留在了他和AI共创的作品里。而保留着每个个体独特性的世界,才是对人类有意义的世界。耳边响起了《流浪地球》里刘培强的声音:“没有人类的文明毫无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