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达「 通往AGI之路 」飞书知识库 →
首页/问答列表/问答详情

ai 模型和 ai 大模型的区别

回答

AI 模型和 AI 大模型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运作逻辑:AI 模型中的语音技能 NLU 通常是通过一系列规则、分词策略等训练而成,其运作逻辑规律可观测,具有 if-else 式的逻辑性。而 AI 大模型是凭借海量的数据,在向量空间中学习知识的关联性形成的,运作逻辑难以观测,脱离了 if-else 的层面。
  2. 处理能力:对于生成式 AI,生成图像的扩散模型不属于大语言模型。大语言模型的处理任务多样,如谷歌的 BERT 模型可用于语义理解,包括上下文理解、情感分析、文本分类等,而不仅限于生成。
  3. 技术原理:2017 年 6 月,谷歌团队发表的论文《Attention is All You Need》首次提出了 Transformer 模型,它完全基于自注意力机制处理序列数据,比 RNN 更适合处理文本的长距离依赖性。Transformer 模型在大模型中起到关键作用。
内容由 AI 大模型生成,请仔细甄别(powered by aily)

参考资料

Ranger:【AI 大模型】非技术背景,一文读懂大模型(长文)

在深入了解了AI的运作原理,并盘了众多当前市面上AI的落地产品之后,我们不妨重新回到最开始的问题。此次AI大模型究竟引发了怎样的变革?在思考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先分享下去年刚接触大模型时,困扰我的一个问题。即大模型与当下的智能语音技能的NLU存在什么差异?此前,我也曾涉足过一些语音产品的设计逻辑,知道语音技能链路其实就是把声音转为ASR,再对文本进行NLU理解,然后映射到对应的语音技能表中,最后让程序依据相应的语音技能指令完成逻辑。乍看起来,大模型能实现的,通过语音技能似乎也能达成,那我们引入大模型的意义在哪里呢?抱着这样的疑问,我尝试去理解了大模型的原理。当我在初步理解大模型的原理之后,我发现二者还是存在本质性的差别的。差别在于,后者的语音技能NLU仅是通过一系列规则、分词策略等训练而成的产物。而且NLU的运作逻辑规律都是可观测的,具有if-else式的逻辑性。而大模型,则是凭借海量的数据,在向量空间中学习知识的关联性从而形成的,其运作逻辑难以观测,已然脱离了if-else的层面。所以,我们再度审视这个问题,此次的AI变革到底带来了什么?汪华老师在前不久的分享中,对于此次AI变革的量级提出了观点:他认为这次AI的变革量级,100%能够抵达第一个阶段,即与移动互联网处于同一级别;50%有可能发展至第二个阶段,即与蒸汽机的出现同量级;至于能否到达第三个阶段,即AGI,尚不明确。在这一点上,我的看法与他一致。因为我觉得,AI此次带来的变革,已然脱离了传统互联网基于if-else的最底层逻辑,这几乎等同于重塑了互联网,这不就相当于蒸汽机级别般的变革吗?

【AI学习笔记】小白如何理解技术原理与建立框架(通俗易懂内容推荐)

[title]【AI学习笔记】小白如何理解技术原理与建立框架(通俗易懂内容推荐)一、视频一主要回答了什么是AI大模型,原理是什么。1、概念:生成式AI生成的内容,叫做AIGC2、概念与关系:相关技术名词1)AI——人工智能2)机器学习——电脑找规律学习,包括监督学习、无监督学习、强化学习。3)监督学习——有标签的训练数据,算法的目标是学习输入和输出之间的映射关系。包括分类和回归。4)无监督学习——学习的数据没有标签,算法自主发现规律。经典任务包括聚类,比如拿一堆新闻文章,让模型根据主题或内容特征分成具有相似特征的组。5)强化学习——从反馈里学习,最大化奖励或最小化损失;类似训小狗。6)深度学习——一种方法,参照人脑有神经网络和神经元(因为有很多层所以叫深度)。神经网络可以用于监督学习、无监督学习、强化学习。7)生成式AI——可以生成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内容形式8)LLM——大语言模型。对于生成式AI,其中生成图像的扩散模型就不是大语言模型;对于大语言模型,生成只是其中一个处理任务,比如谷歌的BERT模型,可用于语义理解(不擅长文本生成),如上下文理解、情感分析、文本分类;3、技术里程碑——2017年6月,谷歌团队发表论文《Attention is All You Need》。这篇论文首次提出了Transformer模型,它完全基于自注意力机制(Self-Attention)来处理序列数据,而不需要依赖于循环神经网络(RNN)或卷积神经网络(CNN)。GPT含义:Transformer是关键。Transformer比RNN更适合处理文本的长距离依赖性。

【AI学习笔记】小白如何理解技术原理与建立框架(通俗易懂内容推荐)

[title]【AI学习笔记】小白如何理解技术原理与建立框架(通俗易懂内容推荐)一、视频一主要回答了什么是AI大模型,原理是什么。1、概念:生成式AI生成的内容,叫做AIGC2、概念与关系:相关技术名词1)AI——人工智能2)机器学习——电脑找规律学习,包括监督学习、无监督学习、强化学习。3)监督学习——有标签的训练数据,算法的目标是学习输入和输出之间的映射关系。包括分类和回归。4)无监督学习——学习的数据没有标签,算法自主发现规律。经典任务包括聚类,比如拿一堆新闻文章,让模型根据主题或内容特征分成具有相似特征的组。5)强化学习——从反馈里学习,最大化奖励或最小化损失;类似训小狗。6)深度学习——一种方法,参照人脑有神经网络和神经元(因为有很多层所以叫深度)。神经网络可以用于监督学习、无监督学习、强化学习。7)生成式AI——可以生成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内容形式8)LLM——大语言模型。对于生成式AI,其中生成图像的扩散模型就不是大语言模型;对于大语言模型,生成只是其中一个处理任务,比如谷歌的BERT模型,可用于语义理解(不擅长文本生成),如上下文理解、情感分析、文本分类;3、技术里程碑——2017年6月,谷歌团队发表论文《Attention is All You Need》。这篇论文首次提出了Transformer模型,它完全基于自注意力机制(Self-Attention)来处理序列数据,而不需要依赖于循环神经网络(RNN)或卷积神经网络(CNN)。GPT含义:Transformer是关键。Transformer比RNN更适合处理文本的长距离依赖性。

其他人在问
搭建一个数据解读的ai工具,文字描述要有逻辑性,符合金字塔原则
很抱歉,目前知识库中没有关于搭建一个数据解读的 AI 工具且文字描述要符合金字塔原则的相关内容。但一般来说,搭建这样一个工具需要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1. 明确数据来源和类型:确定您要处理的数据是来自数据库、文件、网络等,以及数据的格式和特点,例如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等。 2. 选择合适的技术框架:根据需求和技术能力,选择适合的 AI 框架和工具,如 TensorFlow、PyTorch 等。 3. 数据预处理:对原始数据进行清洗、转换、归一化等操作,以提高数据质量和模型的训练效果。 4. 特征工程:提取有意义的特征,以便模型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处理数据。 5. 选择模型:根据数据特点和任务需求,选择合适的 AI 模型,如决策树、神经网络等。 6. 训练模型:使用预处理后的数据对模型进行训练,并不断调整参数以优化性能。 7. 评估模型:使用合适的指标对训练好的模型进行评估,如准确率、召回率等。 8. 优化和改进:根据评估结果对模型进行优化和改进。 9. 设计文字描述逻辑:按照金字塔原则,先给出结论或主要观点,然后逐步展开支持性的细节和论据。 需要注意的是,这只是一个大致的框架,实际搭建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技术和业务上的挑战,需要不断探索和优化。
2024-11-03
如何用ai工具构建某一课程的知识图谱
以下是用 AI 工具构建某一课程知识图谱的方法: 一键知识图谱方法: 用 kimichat 让 AI 拆解这本书的三级章节并按照 Markdown 产出内容: Prompt:帮我拆解《爱的五种语言》,生成全书内容的思维导图,要求每个章节后面有三级展开,下一级是主要知识点,下下一级是知识点的论述。先输出对应的 Markdown。 访问地址: 复制 AI 内容粘贴到在线思维导图 Markmap 中,一键生成思维导图,还可以自定义微调内容,并免费导出图片: 访问地址: 推导知识图谱方法(可以参考下面 prompt 自己构建): 问题生成:使用大模型帮助生成一系列相关的、深入的问题。 探索性学习:将每个问题作为一个学习起点,利用 AI 搜索引擎和大模型进行深入探索。 知识图谱构建:随着学习的深入,使用大模型帮助构建和扩展知识图谱。 创造性应用:基于新获得的知识,尝试解决原问题或创造新的作品。 反思与迭代:定期反思学习过程,调整方向,并生成新的问题,形成持续学习和创作的循环。 此外,利用 AI 写课题的步骤和建议如下: 1. 确定课题主题:明确研究兴趣和目标,选择具有研究价值和创新性的主题。 2. 收集背景资料:使用 AI 工具如学术搜索引擎和文献管理软件搜集相关研究文献和资料。 3. 分析和总结信息:利用 AI 文本分析工具分析收集到的资料,提取关键信息和主要观点。 4. 生成大纲:使用 AI 写作助手生成课题大纲,包括引言、文献综述、方法论、结果和讨论等部分。 5. 撰写文献综述:利用 AI 工具帮助撰写文献综述部分,确保内容准确完整。 6. 构建方法论:根据研究需求,利用 AI 建议的方法和技术设计研究方法。 7. 数据分析:若课题涉及数据收集和分析,使用 AI 数据分析工具处理和解释数据。 8. 撰写和编辑:利用 AI 写作工具撰写课题各部分,并进行语法和风格检查。 9. 生成参考文献:使用 AI 文献管理工具生成正确的参考文献格式。 10. 审阅和修改:利用 AI 审阅工具检查课题逻辑性和一致性,并根据反馈修改。 11. 提交前的检查:最后,使用 AI 抄袭检测工具确保课题原创性,并进行最后的格式调整。 需要注意的是,AI 工具可作为辅助,但不能完全替代研究者的专业判断和创造性思维。在使用 AI 进行课题写作时,应保持批判性思维,并确保研究的质量和学术诚信。
2024-11-03
AI的英文是
AI 的英文是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人工智能是一门研究如何使计算机表现出智能行为的科学,例如做一些人类所擅长的事情。最初由查尔斯·巴贝奇发明计算机用于按照明确程序运算,现代计算机仍遵循相同受控计算理念,但有些任务如根据照片判断人的年龄无法明确编程,这类任务正是人工智能感兴趣的。在健身领域,有 Keep、Fiture、Fitness AI、Planfit 等利用 AI 技术的产品。此外,2023 年 10 月 30 日,拜登签署了关于 AI 的行政命令,旨在确保美国在引领利用 AI 机遇和管理风险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并建立了新的 AI 安全和保障标准等。
2024-11-03
怎么打造属于自己的AI
以下是打造属于自己的 AI 的方法: 对于新手,可通过 Coze 快速创建 AI Bot: 1. 访问官网首页 https://www.coze.cn/home 。 2. 在中间的对话框里直接和“Coze 扣子 AI”对话,按照提示操作。 3. 发出需求后,扣子 AI 会根据需求创建新的 AI Bot,创建成功后点击回答的链接进入配置页面。 4. 一个最简单的 AI Bot 就创建好了,可以在页面上进行对话测试,也能分享到微信、飞书等平台。 此外,还有更深入的设计步骤: 1. 确定功能范围,编写 prompt 提示词设定 Bot 的身份和目标。 2. 创建知识库,整理“关键字”与“AI 相关资料链接”的对应关系。创建路径为:个人空间 知识库 创建知识库。支持本地文档、在线数据、飞书文档、Notion 等类型,本次使用本地文档。上传文档时注意内容切分粒度,可添加特殊分割符如“”,分段标识符号选择“自定义”,内容填“”。 3. 创建工作流,告诉 AI 机器人处理信息的流程。创建路径为:个人空间 工作流 创建工作流。工作流设计好后先试运行,无误后发布。如果任务和逻辑复杂,可结合左边“节点”工具,如调用大模型、数据库、代码等。在设计 Bot 前确定目的和功能范围很重要。
2024-11-03
ai真的有那么厉害吗
AI 的能力具有两面性。一方面,2023 年大众对 AI 的看法经历了从好奇到认为没那么厉害再到觉得与自身关系不大的过程,但目前尚未发现阻止 AGI 出现的硬性限制,且距离 AGI 可能仅有几年之遥。大模型的“想象力”和“取悦能力”比“逻辑能力”更早成熟,多模态大爆发也证明了 AGI 相对“窄 AI”的代际优越性,深度压缩是大模型的核心能力,端上智能越来越近,中美 AI 生态各自发展,2023 年技术差距未缩小。 在应用方面,AI 可以用于写东西,如草拟初稿,包括博客文章、论文等,还能改进写作内容、提供不同风格的草稿、帮助完成任务等。例如,像实习生一样写邮件、创建销售模板等。 然而,尽管 GPT4 能在美国医学执照考试中超过及格分数 20 分,但 AI 仍存在不足,如在各方面表现优秀但未在特定方面极其出色。
2024-11-03
AI工具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 AI 工具,可满足不同的需求: 与思维导图相关的 AI 工具: 1. GitMind:免费跨平台,支持多种模式,可通过 AI 自动生成思维导图。 2. ProcessOn:国内思维导图与 AIGC 结合,能利用 AI 生成思维导图。 3. AmyMind:轻量级在线工具,无需注册登录,支持自动生成节点。 4. Xmind Copilot:基于 GPT 的助手,可一键拓展思路、生成文章大纲。 5. TreeMind:输入需求由 AI 自动生成思维导图。 6. EdrawMind:提供系列 AI 工具,包括头脑风暴功能,提升生产力。 能够帮助建筑设计师审核规划平面图的 AI 工具: 1. HDAidMaster:云端工具,在建筑、室内和景观设计领域表现出色,搭载建筑大模型。 2. Maket.ai:面向住宅行业,在户型和软装设计方面有探索,能根据需求自动生成户型图。 3. ARCHITEChTURES:AI 驱动的三维建筑设计软件,可引入标准和规范约束设计结果。 4. Fast AI 人工智能审图平台:形成全自动智能审图流程,实现数据汇总与管理。 可以画逻辑视图、功能视图、部署视图的工具: 1. Lucidchart:流行的在线绘图工具,支持多种视图创建,界面拖放操作方便。 2. Visual Paradigm:全面的 UML 工具,提供多种架构视图创建功能。 3. ArchiMate:开源建模语言,与 Archi 工具配合创建逻辑视图。 4. Enterprise Architect:强大的建模、设计和生成代码工具,支持多种视图。 5. Microsoft Visio:广泛使用,有丰富模板创建各类视图。 6. draw.io(diagrams.net):免费在线图表软件,支持多种视图创建。 7. PlantUML:文本到 UML 转换工具,通过描述文本生成视图。 8. Gliffy:云绘图工具,支持创建多种架构图。 9. Archi:开源工具,创建 ArchiMate 和 TOGAF 模型,支持逻辑视图创建。 10. Rational Rose:IBM 的 UML 工具,支持多种视图创建。 请注意,每个工具都有其特定应用场景和功能,建议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工具。且以上内容由 AI 大模型生成,请仔细甄别。
2024-11-03
AI模型
以下是关于 AI 模型的相关信息: OpenAI API 由多种具有不同功能和价位的模型提供支持,还可通过微调针对特定用例对原始基本模型进行有限定制。具体模型包括: GPT4 Beta:一组改进 GPT3.5 的模型,能理解和生成自然语言或代码。 GPT3.5:一组改进 GPT3 的模型,能理解并生成自然语言或代码。 DALL·E Beta:能在给定自然语言提示的情况下生成和编辑图像的模型。 Whisper Beta:能将音频转换为文本的模型。 Embeddings:一组能将文本转换为数字形式的模型。 Codex Limited Beta:一组能理解和生成代码的模型,包括将自然语言转换为代码。 Moderation:能检测文本是否敏感或不安全的微调模型。 GPT3:一组能理解和生成自然语言的模型。 OpenAI 于 9.12 发布新模型,开发了一系列旨在花更多时间思考后再做出响应的新 AI 模型,能推理完成复杂任务并解决更难问题。已发布该系列在 ChatGPT 和 API 中的第一个,这是一个预览,期待定期更新和改进,还包括下一次更新的评估,目前正在开发中。 大模型与当下智能语音技能的 NLU 存在本质差别。语音技能 NLU 是通过一系列规则、分词策略等训练而成,运作逻辑规律可观测,具有 ifelse 式逻辑性。而大模型凭借海量数据在向量空间中学习知识的关联性形成,运作逻辑难以观测,脱离了 ifelse 的层面。汪华老师认为此次 AI 变革量级 100%能抵达与移动互联网同一级别,50%有可能发展至与蒸汽机出现同量级,能否到达 AGI 尚不明确。
2024-11-03
华为大模型有手机端应用吗
华为已宣布会在手机端侧搭载大模型,但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目前并没有真正全离线版的大模型产品,端上智能暂时还是噱头。手机厂商的打法基本是大模型放在线上,手机调用,搭配小 AI 做总结等服务。纯粹的端上智能存在几个问题: 1. 离线小模型与在线大模型有代际能力差距,消费者可能更倾向使用线上模型服务。 2. 小模型的耗能和生热难以达到手机要求。 3. 目前 AI 不是刚需,猎奇成分较多。 4. 技术上不能确认小型化的模型是“真 AGI”还是“聊天机器”。所以短期内端上智能仍会停留在个别小市场里。此外,目前使用最新的骁龙 8Gen3 旗舰处理器搭载大模型,存在耗能散热等问题。
2024-11-03
国内综合实力最强的ai大模型是哪个
目前国内大模型的综合实力情况如下: 在 SuperCLUE 测评中,GPT4Turbo 总分 90.63 分遥遥领先,国内最好模型文心一言 4.0(API)总分 79.02 分,距离 GPT4Turbo 有 11.61 分的差距。 综合能力超过 GPT3.5 和 GeminiPro 的国内模型有 11 个,比如百度的文心一言 4.0、阿里云的通义千问 2.0 和 Qwen72BChat、OPPO 的 AndesGPT、清华&智谱 AI 的智谱清言、字节跳动的云雀大模型等都有较好表现。 国内开源模型在中文上表现要好于国外开源模型。 国内最领先的模型水平大概在准 ChatGPT3.5 的水平,和 GPT4 还有不小差距。百度的“文心 4.0”是当前国内能力较好的模型之一,即将发布的阿里的“通义千问”也备受关注。 8 月正式上线的国内大模型包括北京的百度(文心一言)、抖音(云雀大模型)、智谱 AI(GLM 大模型)、中科院(紫东太初大模型)、百川智能(百川大模型),上海的商汤(日日新大模型)、MiniMax(ABAB 大模型)、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书生通用大模型)。
2024-11-03
字节跳动也被曝出在其秘密研发的大模型项目中存在违规调用 OpenAI 的 API ,你如何看待
2023 年下半年,部分声称性能卓越的中国大模型被揭露为“套壳”产品。如李开复创办的“零一万物”被国外开发者质疑为“套壳”产品,其团队承认在训练过程中沿用了开源架构,但强调是为快速起步。12 月,字节跳动被曝出在其秘密研发的大模型项目中调用了 OpenAI 的 API 并使用 ChatGPT 的输出数据来训练自己的模型。OpenAI 反应迅速坚决,暂停相关账号并表示将进一步调查。字节跳动回应称在 2023 年初技术团队在大模型探索初期有部分工程师将 GPT 的 API 服务用于较小模型的实验性项目研究,且自 2023 年 4 月引入调用规范检查后已停止。此外,不仅国内存在此类现象,24 年也有更多被指“套壳”的事件。同时,提示词攻击在业内是公开的秘密,国内外各大著名的 AI 厂商几乎无一幸免,系统提示处于泄露状态,大模型应用脆弱,数据易被获取。
2024-11-03
国内大模型爆发,是山寨的结果吗
国内大模型的发展情况较为复杂,并非简单的山寨结果。2023 年下半年以来,部分声称性能卓越的中国大模型被揭露为“套壳”产品,如李开复创办的“零一万物”被国外开发者质疑为“套壳”产品,字节跳动也被曝出在其秘密研发的大模型项目中存在违规调用 OpenAI 的 API 等问题。 大模型的建设方式大致可分为三类: 1. 原创大模型:稀少而珍贵,需要强大的技术积累、持续的高投入,充满风险,一旦模型竞争力不足,投入可能付诸东流。 2. 套壳开源大模型:是一种务实的发展路径,利用现有资源快速迭代和改进,但需要在借鉴中实现突破和创新。 3. 拼装大模型:将过去的小模型拼接在一起,试图通过整合资源实现质的飞跃,但整体性能并非各部分简单相加。 现实中,原创大模型数量最少、最具挑战性,而大多数参与者因担心风险仍追逐原创大模型,导致大量套壳和拼装大模型出现。
2024-11-03
如何借鉴“决战拜年之巅”:这是一款基于 GLM 大模型开发的微信小程序游戏,玩家在 10 个 AI 角色组成的家人群里,面对“七大姑八大姨”的连环拷问,自由对话打出属于自己的结局。实现一个工作场合的游戏
以下是借鉴“决战拜年之巅”实现一个工作场合游戏的相关要点: 1. 开发背景:“决战拜年之巅”是参加 Globalgamejam 游戏比赛时,在 48 小时内开发的,主题源于“make me laugh”,产品负责人谐音想到江浙沪孝子排行榜的“孝”,结合春节想到做类似拜年的东西。 2. 火爆情况:在参赛群发布半成品后,在 QQ、微信迅速火爆,两天内有 200 万用户,最高峰同时在线 6 万人,服务器一度支持不了,凌晨才做好调整,后续有厂商赞助服务器,上线约一周。 3. 游戏特点:基于 GLM 大模型开发,又称过年模拟器,玩家在 10 个 AI 角色组成的家人群里,面对“七大姑八大姨”的连环拷问自由对话打出结局。 4. 借鉴要点: 明确创新主题和玩法,结合特定场景和需求。 注重用户体验,及时应对服务器等技术支持问题。 利用 AI 技术实现角色互动和自由对话。 需要注意的是,“决战拜年之巅”被认为可能是一个 chatbot 而非严格意义上的游戏。在设计工作场合的游戏时,要明确以下三个点:(具体要点未在提供的内容中明确)
2024-11-02
开启或不开启remix按钮对vary region来说有何区别
开启 Remix 按钮对于 Midjourney Vary Region 来说具有重要作用: 放大并点击 后,能保留提示中确定画布总体构图的部分,尽量保留更多内容,若细节未显示可能是内存问题,可编辑提示删除不必要细节以腾出空间添加新细节。 可以编辑提示,将细节添加到提示中,并用至少 5 7 个词进行详细描述。 能通过将基本图像用作 sref 来加强添加部分的风格(视觉美学),右键单击放大后的图像中心,从下拉菜单中选择复制链接,将该链接添加为 sref。 而不开启 Remix 按钮可能会限制上述功能的实现。同时,在 Midjourney 的 cref 相关操作中,使用 /settings 确保处于 模式并且 Remix 设置为打开,能进行一系列面部更改等操作。若某些部分看起来怪异或破碎,如头部朝后或图像被奇怪裁剪,可尝试将 stylize 增加到 800 1000,也可将 cw 同时降低到低于 100 的值。
2024-10-29
Claude3.5免费的模型和付费的模型有什么区别
Claude 3.5 的免费模型和付费模型主要有以下区别: 1. 功能与性能:付费的 Opus 模型在某些方面可能具有更强大的功能和更出色的性能。 2. 访问权限:所有新用户有 14 天的 Pro 试用期,可访问所有 Pro 功能。14 天后未升级的用户将恢复为 Hobby 计划。 3. 快速请求:默认情况下,服务器会尝试给所有用户快速的高级模型请求,但高峰期时,用完快速高级积分的用户可能会被移到慢速池等待。若不想等待,可在设置页面添加更多请求。 4. 对话轮次:免费版本每小时的对话轮次有限制。 5. 费用:Pro 版本每月 20 美刀。 6. 注册要求:注册需要海外手机号。 7. 模型种类:免费用户可用 Claude 3 Sonnet 模型,订阅后可用 Opus 模型。
2024-10-26
chatgpt4o免费的模型和付费的模型有什么区别
ChatGPT 免费的模型(如 GPT3.5)和付费的模型(如 GPT4o 的 PLUS 套餐)主要有以下区别: 1. 知识更新时间:ChatGPT 3.5 的知识更新到 2022 年 1 月,ChatGPT 4o 的知识更新到 2023 年 10 月,而 ChatGPT 4 更新到 2023 年 12 月。 2. 智能程度:GPT3.5 的智能程度明显低于 GPT4o。 3. 功能:GPT3.5 无法使用 DALL.E3(AI 画图功能)、GPTs 商店和高级数据分析等插件。 4. 费用:想要使用更多功能更智能的 GPT4o 需要升级到 PLUS 套餐,收费标准是 20 美金一个月。GPT4 还有团队版企业版,费用更贵,一般推荐使用 PLUS 套餐即可。 此外,ChatGPT 4o 发布后,虽称可免费体验,但免费体验次数很有限。
2024-10-26
agi是什么,aigc又是什么,他们之间有什么区别
AGI 即通用人工智能(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是一种目标,旨在让机器展现出像人类一样的广泛智慧和能力。 AIGC 是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ed Content),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生成包括文本、图像、音频和视频等各种类型内容的新型生产方式。AIGC 技术可应用于自动撰写新闻文章、生成艺术画作、创作音乐、制作视频游戏内容等多种领域。 它们的区别在于:AGI 追求的是机器具备全面的、类似人类的智能,而 AIGC 侧重于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生成特定的内容。 AIGC 与 UGC(用户生成内容)、PGC(专业生成内容)的关系如下: AIGC 是由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优势在于能快速、大规模生成内容,适用于需大量内容的场景,如自动化新闻、广告创作等。 UGC 是由用户生成的内容,优势在于内容丰富多样,能反映用户真实想法和创意,适用于社交媒体、社区论坛等互动性强的平台。 PGC 是由专业人士或机构生成的内容,优势在于内容质量高、专业性强,适用于新闻媒体、专业网站等需要高质量内容的平台。
2024-10-20
什么是System prompt?什么是user prompt?二者有何区别?
System prompt(系统提示)是指在与语言模型(如 ChatGPT 等)的交互中,用于指定模型如何根据设定的角色和逻辑进行回答的文本。它通常包括任务定义(确保模型清楚自己的任务)、输出格式(指导模型如何格式化回答)、操作边界(明确模型不应采取的行为)等部分。在对话中,每次模型给出回应时,都会考虑到系统提示,它就像一个过滤器,模型在回应新提示之前会自动应用。 User prompt(用户提示)则是用户给语言模型(如 Claude 等)的文本,通常以问题或指示的形式出现,用于引发相关输出。 二者的区别在于: 来源不同:System prompt 是为模型设定的规则和指导,而 User prompt 是由用户发起的输入。 作用不同:System prompt 影响模型的整体回答方式和范围,User prompt 则是具体的问题或指令,期望得到针对性的回答。
2024-10-18
你认为现在的AI和5年后的AI会有什么区别?AI在生活和工作中可以如何帮助我?什么是AI能替代的,什么是不能替代的?
现在的 AI 和 5 年后的 AI 预计会有显著区别: 目前,AI 可能存在画图构图不佳、语言模型推理不精确等问题。但按照当前的发展速度,5 年后行业将完全不同。函数参数可能超过兆亿级,硅基生物有望理解人类所有行为及背后意义,实现全面超越。 未来的模型有望更符合助理或同事形象,具备主动性,能与人类合作完成项目,而非仅进行一次性问答。 5 年后,LLM 可能成本更低、推理处理速度更快、支持多模态全面接入,更多 AINative 应用将诞生。 AI 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帮助: 可以作为助手,分享日常工作,跟进长期项目,提醒关键时间节点等。 AI 能替代和不能替代的方面: 能替代的:一些较为标准化、重复性高的工作。 不能替代的:行业的 Knowhow 等固有知识资产,以及很多行业潜规则。
2024-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