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关于面对 AI 时代出现 AI 焦虑症的相关内容:
红杉观点:生成式 AI 发展迅速,但很快出现了不可持续的融资、人才战和 GPU 采购的疯狂。裂痕开始显现,如艺术家等对机器生成 IP 的合法性提出挑战,关于伦理、监管和超级智能的辩论充斥华盛顿,产品低于预期,用户留存率糟糕,引发对其是否是泡沫周期的质疑。
音乐人的看法:音乐人不担心被 AI 取代,但担心人类把想象和思考的权力交给 AI,导致思考和自主决策能力退化,如同赫拉利在《人类简史》中提到的水稻驯化人类,担心 AI 与人类的关系也如此,科幻小说中描述的 AI 统治世界可能源于人类的选择和思考能力的退化。
AGI 相关论述:当前更多反映出人们对 AI 的焦虑,希望其拿来即用、马上见效。但 AI 的力量不应仅用于现有业务流程优化,而应重新定义未来业务。在 AGI 早期,2023 年的“AI 原生”应用还很少,亮点不多。
但很快,AI的兴奋变成了近乎歇斯底里。突然,每家公司都成了“AI副驾驶(Copilot)”。我们的收件箱被“AI Salesforce”、“AI Adobe”和“AI Instagram”的无差别的宣传充满。1亿美元的种子轮又回来了。我们发现自己处于一个不可持续的融资、人才战和GPU采购的疯狂。果然,裂痕开始显现。艺术家、作家和歌手挑战机器生成的IP的合法性,关于伦理、监管和即将到来的超级智能的辩论充斥了华盛顿。更令人担忧的是,硅谷开始有传言称生成式AI实际上并不有用。产品远远低于预期,这可以通过糟糕的用户留存率来证明。对许多应用的最终用户需求开始达到高潮,这只是另一个蒸汽泡沫周期吗?对AI的不满之夏使批评者欢欣鼓舞地跳舞,让人想起互联网的初期,那时在1998年,一位著名的经济学家宣称:“到2005年,将变得清晰,互联网对经济的影响不会超过传真机。”
有人问我,会不会担心自己被人工智能取代。我始终都回答不会。即使有一部分工作被AI替代了,人类也总有其他事情可干,新的技术总会催生新的岗位。从长期看新技术会让社会整体更富裕。但我确实有担心的事情。赫拉利在《人类简史》里说,不是人类驯化了水稻,而是水稻驯化了人类。AI和人类的关系是否也会和水稻一样?我担心人类把想象和思考的权力交给AI,逐渐退化思考和自主决策的能力。科幻小说里描述的AI统治世界,未必是因为AI的背叛,也许是人类的选择——退化了思考能力的人类把决策权出让给了AI。
现在这种情况下反映出来的,更多是人们对于AI的焦虑:所以才会希望AI拿来就能用,马上能起效果。但我们不能止于焦虑:AI的力量并不应该只用在现有业务流程的优化上,而更应该用在对于未来业务的重新定义之上。这才是“AI原生公司”应该的做法。就像在电力发明的时候,我们不应该从“如何让电力赋能马车”出发,而应该从“电力能创造和满足什么新的需求”出发。落到实际,我们还处在AGI的早期,2023年的“AI原生”应用也还很少。“上篇”也讲了,目前除了OpenAI/Google/MS官方应用之外,上文的“AI陪聊Character.ai”是唯一上榜前十的“AI原生应用”。除此之外,国内的真正AI原生的还有出圈的“妙鸭相机”,以及春节附近的“哄哄AI女朋友”类型的应用;基本可以说还没有什么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