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降本增效的情况下,建筑设计院是自己开发 AI 还是应用现有的 AI,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来考虑。
现有的 AI 工具已经在很多领域带来了显著的优势,例如:
同时,也有一些专门针对建筑设计的现有 AI 工具,比如:
然而,自己开发 AI 也有其潜在的好处,比如可以更精准地满足设计院的特定需求和业务特点。但开发 AI 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和时间,包括技术人才、资金、研发周期等。
综上所述,建筑设计院应根据自身的技术实力、资源状况、业务需求的独特性等因素来权衡选择。如果资源有限且现有工具能满足大部分需求,应用现有的 AI 可能是更好的选择;如果对特定功能有极高的要求且有足够的能力和资源支持,自己开发 AI 也未尝不可。
原文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I4zEWNNTfFmV3fHA61ycbg22年中,绘制头像还在用3D进行建模,到了年末,就已经用AI直接生成了。22年末,面对AI工具设想能不能在我们业务中进行尝试,到了23年中,AI工具已经覆盖我们团队所承接的所有营销场景业务。23年初,团队同学讲到AI工具的应用时觉得这是一个专业亮点,到了23年末,AI工具已成为我们团队设计师的基础能力。这一切,都变的太快。这一年,也积累了些心得。首先AI工具带来降本增效,让我们的创意效果快速产生,设计方案有效达成。其次增效不仅仅增的是效率,还有设计效果。设计自由度极大丰富,可以说那一刹那设计的前提条件已失去一切限制,它可以帮我们想不敢想的设计,实现任何创意,短时间内呈现无限可能。设计概念也不再以单纯设计方案的面貌出现,更多的是完整的用户产品。同时第一次感受到因为新的技术能力,设计的工作流程需要重新组合再造。设计师的思维边界有了极大拓展。最后设计的技能门槛大大降低,自然语言的运用打破了脑眼手三者紧密一体的步调,对设计师的内在素养有了更高更具象的要求,设计素养和专业审美成为绝对而不可替代的差异化能力。因此,我们选择自身最擅长的方式,通过报告把这一年团队的AI设计实践做一个总结。对于AI设计的能力也会持续探索,从单纯提升生产力转变到增强用户对设计的感受,继而转变为解决用户的实际问题将会是我们探索的方向。
有一些AI工具可以帮助建筑设计师审核规划平面图,以下是一些例子:1.HD-AidMaster:这是一款云端工具,建筑师可以在平台上使用主流的AIGC功能,进行有趣的集卡式方案创作。它在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和景观设计三个领域都有很惊艳的表现。平台搭载了自主训练的建筑大模型ArchiMaster,作为一家建筑设计院开发出的成果,无论是软件的UI还是建筑设计的成果,颜值都很在线。2.Maket.ai:这款软件主要面向住宅行业,在户型设计和室内软装设计方面做出了AI技术的探索。设计师只要预先输入不同房间的面积需求和周边土地约束,软件就能自动生成几个户型图,点击可以查看详细的设计结果。3.ARCHITEChTURES:这是一个AI驱动的三维建筑设计软件,给设计师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设计模式。在住宅设计的早期阶段,ARCHITEChTURES可以引入相关的标准和规范,用于约束AI生成的设计结果,比如净面积要求、房间大小要求、净高要求等,保证设计的合规性。4.Fast AI人工智能审图平台:这个平台从住宅设计图的构件开始,形成一套集“自动导入设计图”、“自动区域划分、构件识别、强条审查”、“自动导出结果”于一体的全自动智能审图流程,同时为建筑信息自动建模打下基础,最终将规划设计、施工、运维管理等建筑全寿命周期内的所有信息集成在一起,实现数据的汇总与管理。以上工具都可以帮助建筑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提高效率,减少错误,并提供更多的设计可能性。但是,每个工具都有其特定的应用场景和功能,建议您根据自己的具体需求来选择合适的工具。内容由AI大模型生成,请仔细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