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 2025 年 3 月 18 日 AI 行业的最新动态:
[02:44]3月AI发展持续升温[02:44]3月潞晨科技发布OpenSora[03:13]3月Suno发布V3版本爆火[03:49]4月英伟达发布硬件股价飙升[04:43]5月苹果发布AI芯片[04:53]5月张吕敏发布IC light[05:27]5月AI竞争白热化[05:28]5月伊莉雅离开OpenAI,AI竞争白热化[05:58]伊利亚成立新公司,估值超五亿美金[06:34]7月快手开源LivePortrait模型,表情迁移[07:10]8月StabilityAI老板成立新公司发布flux大模型[07:34]9月阿里云发布模型,海螺AI参战[08:12]9月AI新动态不断[08:14]9月,Google发布GameGen实时生成游戏[08:25]9月,通义千问2.5系列全家桶开源[08:30]9月,华为发布cloud matrix云计算基础设施[08:33]9月,GPT高级语音模式上线[08:39]9月,Meta发布AI眼镜Orion[08:49]9月,AI代码编辑器cursor爆火[09:02]10月,Pika发布1.5模型[09:08]10月,诺奖颁发给AI奠基人[09:17]10月,特斯拉发布机器人[09:23]10月,Adobe发布Illustrator+Al生成矢量图[09:32]10月,智谱AI发布autoGLM[09:49]10月,腾讯混元开源3D模型
1⃣️?OpenAI CPO Kevin Weil访谈亮点:GPT-5近在眼前!GPT-5将融合多个模型能力,快速推进中AI代码自动化将在今年内达到99%,远超行业预期强化推理能力+大规模预训练是关键方向AI不仅会写代码,还将让人人都能成为软件创造者Deep Research被称为“ChatGPT以来最强产品”之一,体验接近AGIAI将在语音交互、个性化教育等场景全面升级Kevin不认同“全民躺平”:AI助力人类价值更大化?[https://x.com/dotey/status/1901461377845485887](https://x.com/dotey/status/1901461377845485887)2⃣️?2025年职场思考与建议(by Will Larson)高管们面临“经验贬值”与“转型焦虑”:基础模型冲击传统管理逻辑非AI公司的估值与融资变难,跳槽/晋升机会骤减软件开发方式正被重构,不学习AI工具等于自我淘汰“等风来”的代价越来越高,现在不转型,以后恐怕无路可走加入AI公司也并非万能,收益不确定、强度更高市场冷却下,招聘更挑剔,很多优秀人才也在被筛掉?[https://x.com/dotey/status/1901460049005846588](https://x.com/dotey/status/1901460049005846588)?[https://lethain.com/career-advice-2025/](https://lethain.com/career-advice-2025/)3⃣️?你的孩子可能已经在用AI“作弊”
过去一年,头部AI应用的品类变化并不显著。对比美国2023年与2024年的AI应用Top50榜单,整体类别基本保持稳定。其中,创意工具(如图像和视频内容创作)依然占据最大比重,大语言模型助手、AI陪伴和模型中心等类别也继续稳居主流地位。新上榜的仅包括美食、约会和音乐创意工具等几个小品类。/03/模型进展(算法、算力和数据)▎AI算法的“推陈出新”1、OpenAI新模型——o1在业界对传统预训练模型进展放缓的担忧中,2024年9月,OpenAI发布了新一代语言模型o1。尽管技术细节未被完全公开,但业界推测o1采用了全新的训练与推理方案,结合强化学习技术,显著增强了模型的推理能力。o1可能是通过生成内部“思维链”(Chain of Thought),模拟人类的系统2思维方式,在回答复杂问题时能够逐步推理、自我纠错和优化。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曾提出人类的系统1和系统2两种思维模式——前者快速、直觉,后者慢速、理性。业界专家认为,传统的GPT-4等模型更像系统1,快速生成答案但缺乏深度推理,而o1则更倾向于系统2,通过逐步推理提升回答质量。o1可能借鉴了下围棋的AlphaGo Zero的技术思路,例如强化学习、自我博弈和思维链的结合。尽管围棋任务的规则性与自然语言的开放性不同,但这些技术不仅为o1提供了更强的推理能力,也预示着AI技术在复杂任务领域进一步突破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