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可以转文字描述。以下是一些相关的实现方式和应用场景:
同时,关于图片模型和语言模型的大小差异,这是因为图像生成的核心质量实际上由文本控制,去掉图片只用文字表达要求的模型复杂度会小很多。人类对图像的容错率相对较高,大脑在处理视觉信息时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脑补”,但对于语言,补偿有限,所以文字的准确性非常重要。
点击下方拍摄按钮,一起打开有意思的未来:)[heading1]1.背景[content]在每次使用大模型工具时,总需要先编写复杂的Prompt,再上传图片,接着等待模型生成反馈,整个流程显得繁琐冗长。出于简化操作、提升效率的需求(作为一个懒人的自我救赎),我萌生了“AI拍立得”的概念:即拍即得,简化流程,让操作更直观、更高效。之前的直播分享内容中也有提到关于AI拍立得的能力,往期回顾:[Inhai:Agentic Workflow:AI重塑了我的工作流](https://waytoagi.feishu.cn/wiki/MhC0wBXyBiDB8DkR0L5c6P7Pn1g)[heading2]1.1在线体验[content]究竟什么是AI拍立得呢?不如快速体验一把就知道了!Pailido->拍立得的谐音名称,是不是很好记😂AI拍立得-Pailido拍照就能给你快速生成各类文案!🔍微信小程序搜索:Pailido丰富场景自由切换快速生成闲鱼文案生成外卖/大众点评[heading2]1.2交互逻辑[content]用户可以选择拍摄场景类型,并立即拍照,AI会自动识别和分析照片中的内容信息,依据预设场景规则,迅速生成符合情境的反馈,避免繁琐的额外操作。[heading2]1.3实现场景[content]1.图片转成文本1.1.逻辑:用户上传图片后,大模型根据选择的场景生成与内容相关的文字描述或解说文本。1.2.核心:图片理解和文本整理润色。1.3.场景:生成美食点评、朋友圈发布文案、闲鱼上架示例模版...2.图片转绘图片2.1.逻辑:用户上传图片后,大模型按照指定的风格快速生成图像的转绘版本,适应不同风格和场景需求。2.2.核心:图片风格化滤镜。2.3.场景:图片粘土风、图片积木风、图片像素风...
Midjourney中的图片描述可以理解为以图生图。把找到的设计参考图上传到Midjourney中,得到一个专属的链接,再使用「参考图链接+文本描述」的方式生成图像。使用方法例如我想得到一个带有交互流程的UI界面图,先把找好的素材图上传到Midjourney中。在Midjourney中复制参考图的链接再加上文字提示:「参考图链接+node UI」,就能得到和参考图很类似的设计图。如果想要纯正面、扁平效果的设计流程图,可以继续调整文字提示:「参考图链接+flat UI,node UI,frontal」如果想要手绘风格、黑白风格的交互设计图,在文字提示中加入:「参考图链接+node UI,drawing style,frontal,black and white,flat UI,2D,no shadow」加入参数Midjourney生成的图默认是正方形,如果想得到其他比例的图,需要在文字描述中加入特定的参数来做到这一点:「--aspect」或「--ar」比例为9:16的设计图,使用提示:「参考图链接+node UI,black and white--ar 9:16」或者16:9的图「参考图链接+node UI,--ar 16:9」组件设计Midjourney的作用不同于设计软件,利用AI能在几秒钟内得到很有创造力的图像,这些设计图能为后面的设计提供更多灵感。除了生成整张的设计图,还可以扩宽思路,利用AI输出多种风格的设计组件,探索更多设计风格的可能性。扁平组件系统关键词:「UI kit,flat design,outline,--ar 16:9」古驰风格按钮
用户在形成一些使用习惯后,可能会发现,如果引入内嵌的AI技术,他们的体验会变得更加理想。我觉得,这种技术在文字理解方面,可能会比大多数现有技术要好。这是有道理的。比如一个绘图软件或AI,要想绘制出优秀的作品,首先需要对图像有深刻理解。那么,谁拥有最好的语言模型呢?目前看来,是OpenAI和它的GPT-4模型。因为图像生成(无论是text to image还是text to video)的核心质量,实际上是由文本控制的。去掉图片,只用文字表达,其实要求的模型复杂度会小很多,因为人类对图像的容错率相对较高。但如果一句话语法或逻辑错误,我们很容易察觉。我们的大脑在处理视觉信息时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脑补”,但对于语言,这种补偿是有限的。所以,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文字的准确性仍然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