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igate to WaytoAGI Wiki →
Home/question.detail.breadcrumb.questionList/question.detail.breadcrumb.questionDetail

医疗大模型微调,loss值一直降低不了,在1附近收敛了

Answer

在进行医疗大模型的微调时,如果loss值一直降低不了,可能存在多种原因。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和相应的解决方案:

  1. 数据质量问题

    • 确保训练数据是高质量、准确标注的。
    • 检查数据集是否平衡,避免类别不平衡问题。
  2. 模型过拟合

    • 如果模型在训练集上表现良好,但在验证集上loss不降低,可能是过拟合。
    • 尝试使用正则化方法,如L1、L2正则化,或增加Dropout层。
  3. 学习率设置不当

    • 学习率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导致loss不降低。
    • 使用学习率衰减策略,或尝试使用学习率预热。
  4. 优化器选择

    • 不同的优化器可能对模型的收敛效果有影响。
    • 尝试更换优化器,如Adam、RMSprop等。
  5. 模型结构问题

    • 模型可能过于复杂或过于简单,不适合当前任务。
    • 尝试调整模型结构,增加或减少层数和神经元数量。
  6. 批次大小(Batch Size)

    • 批次大小对模型训练也有影响。
    • 尝试调整批次大小,查看是否有助于loss的降低。
  7. 损失函数不适合

    • 确保使用的损失函数适合当前的医疗任务。
    • 例如,对于不平衡的数据集,可以尝试使用加权的损失函数。
  8. 数据预处理和增强

    • 确保数据预处理步骤正确,如归一化、标准化等。
    • 使用数据增强技术,如旋转、缩放、裁剪等,以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
  9. 早停法(Early Stopping)

    • 如果模型在训练过程中出现loss不再显著下降,可以使用早停法来终止训练。
  10. 超参数调整

    • 使用超参数优化技术,如网格搜索、随机搜索或贝叶斯优化。
  11. 模型微调策略

    • 如果是在预训练模型的基础上进行微调,确保解冻了需要微调的层。
  12. 评估方法

    • 确保评估方法正确,有时候loss值不能全面反映模型性能,可以结合其他指标如准确率、召回率等。
  13. 计算资源

    • 确保计算资源充足,有时候资源不足可能导致模型训练不充分。
  14. 软件和硬件问题

    • 检查是否有软件bug或硬件故障影响训练过程。

最后,建议详细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以便分析问题所在并进行相应的调整。如果问题依然无法解决,可以考虑寻求领域专家的帮助或在专业社区中寻求建议。

Content generated by AI large model, please carefully verify (powered by aily)

References

实战教程:基于 Sovits 的声音训练及推理

配置文件写入完成后,点击从头开始训练,运行界面可以看到训练过程,此时你的显存占用应该达到100%,所以尽量不要使用电脑处理其他事务。在训练日志中,主要看该模型的reference_loss的数值,越低越好,目前我的经历中最低的有24.xxxxxxxx,一般来说2万步以上效果提升的不太明显。Losses详解你不需要理解每一个loss的具体含义,大致来说:●loss/g/f0、loss/g/mel和loss/g/total应当是震荡下降的,并最终收敛在某个值●loss/g/kl应当是低位震荡的●loss/g/fm应当在训练的中期持续上升,并在后期放缓上升趋势甚至开始下降观察losses曲线的趋势可以帮助你判断模型的训练状态。但losses并不能作为判断模型训练状态的唯一参考,甚至它的参考价值其实并不大,你仍需要通过自己的耳朵来判断模型是否训练好了。对于小数据集(30分钟甚至更小),在加载底模的情况下,不建议训练过久,这样是为了尽可能利用底模的优势。数千步甚至数百步就能有最好的结果。

吵爷:机器学习-从0开始掌握反向传播算法

这里我做了3个动作:1.提取训练后的权重2.打印权重(可以在vc界面直接看到执行的结果)3.输出可视化结果(用来贴图或者其他作用)计算结果迭代100次后,loss值稳定在0.1573左右,乍一看比较稳定了(暂时没考虑过拟合的问题,后面来讨论)Matplotlib的可视化结果隐藏层输出层数据我们倒着看,首先输出层目前看下来都是正向的,其中神经元4对结果的正向影响最明显。然后我们对应去看上面的隐藏层,神经元4中特征1(关注人数)和特征3(兴趣人数)对结果的正向影响最强。以此类推,可以得出一些相关性的结论。当然这里的计算准确性还不是很高,因为用了adam,每次计算的结果会受到抽取随机参数,初始化权重等因素影响,需要在实际问题中优化模型参数来解决。

Others are asking
怎么微调llama2
以下是关于微调 Llama2 的相关信息: Meta 官方在 2023 年 8 月 24 日发布了 Code Llama,基于代码数据对 Llama2 进行了微调,提供三个不同功能的版本:基础模型(Code Llama)、Python 专用模型(Code LlamaPython)和指令跟随模型(Code LlamaInstruct),包含 7B、13B、34B 三种不同参数规模。不同模型能力区别如下: |模型类别|模型名称|代码续写|代码填充|指令编程| |||||| |Code Llama|CodeLlama7b|✅|✅|❌| ||CodeLlama13b|✅|✅|❌| ||CodeLlama34b|✅|❌|❌| |Code LlamaPython|CodeLlama7bPython|✅|❌|❌| ||CodeLlama13bPython|✅|❌|❌| ||CodeLlama34bPython|✅|❌|❌| |Code LlamaInstruct|CodeLlama7bInstruct|❌|✅|✅| ||CodeLlama13bInstruct|❌|✅|✅| ||CodeLlama34bInstruct|❌|❌|✅| 关于 Code Llama 的详细信息可以参考官方 Github 仓库 codellama:https://github.com/facebookresearch/codellama 基于中文指令数据集对 Llama2Chat 模型进行了微调,使得 Llama2 模型有着更强的中文对话能力。LoRA 参数以及与基础模型合并的参数均已上传至 Hugging Face,目前包含 7B 和 13B 的模型。具体信息如下: |类别|模型名称|🤗模型加载名称|基础模型版本|下载地址| |||||| |合并参数|Llama2Chinese7bChat|FlagAlpha/Llama2Chinese7bChat|metallama/Llama27bchathf|| |合并参数|Llama2Chinese13bChat|FlagAlpha/Llama2Chinese13bChat|metallama/Llama213bchathf|| |LoRA 参数|Llama2Chinese7bChatLoRA|FlagAlpha/Llama2Chinese7bChatLoRA|metallama/Llama27bchathf|| |LoRA 参数|Llama2Chinese13bChatLoRA|FlagAlpha/Llama2Chinese13bChatLoRA|metallama/Llama213bchathf|| 一旦有了基础模型,就进入计算成本相对较低的微调阶段。在这个阶段,编写标签说明,明确希望模型的表现,雇佣人员根据标签说明创建文档,例如收集 100,000 个高质量的理想问答对,根据这些数据微调基础模型。这个过程成本较低,可能只需要一天或类似的时间。然后进行大量评估,部署模型,并监控其表现,收集不当行为的实例,对不当行为进行纠正,将正确答案加入训练数据中,下次微调时模型会改进。这是一个迭代过程,公司通常在微调阶段更频繁地进行迭代。 需要指出的是,例如 Llama2 系列,Meta 在发布时就包括了基础模型和助手模型。基础模型不能直接使用,助手模型可直接用于回答问题。
2024-12-23
openai 的偏好微调
偏好微调(Direct Preference Optimization)是 OpenAI 的一种新的微调方式。其操作方式是通过向模型展示两个不同的输出结果并指出哪个更好,模型将倾向于生成类似更“好”的结果。这种微调方式可以调整模型输出的风格,增加某种类型输出的权重,减少其他类型的权重。
2024-12-18
国内有哪些gpu算力平台,支持快速搭建AI大模型预训练环境 和 微调环境
国内的 GPU 算力平台中,支持快速搭建 AI 大模型预训练环境和微调环境的有: 1. 阿里云:提供云计算资源,用户可根据需求租用算力服务。 2. 腾讯云:具备相应的算力支持,为用户提供灵活的选择。 3. 亚马逊 AWS:基础设施提供商建立的“算力集市”,可满足用户的算力需求。 在搭建环境时,通常需要考虑以下步骤: 1. 选择合适的部署方式,如本地环境部署、云计算平台部署、分布式部署、公共云服务商部署等,根据自身的资源、安全和性能需求进行选择。 2. 准备训练所需的数据和计算资源,确保有足够的训练数据覆盖目标应用场景,并准备足够的计算资源,如 GPU 服务器或云计算资源。 3. 选择合适的预训练模型作为基础,例如可以使用开源的预训练模型如 BERT、GPT 等,也可以自行训练一个基础模型。 4. 针对目标任务进行模型微调训练,根据具体应用场景对预训练模型进行微调训练,优化模型结构和训练过程以提高性能。 5. 部署和调试模型,将训练好的模型部署到生产环境,并对部署的模型进行在线调试和性能优化。 6. 注意安全性和隐私保护,大模型涉及大量数据和隐私信息,需要重视安全性和合规性。 此外,英伟达还发布了统一的超算平台 DGX B200,用于 AI 模型训练、微调和推理。它包括 8 个 Blackwell GPU 和 2 个第五代 Intel Xeon 处理器,包含 FP4 精度功能,提供高达 144 petaflops 的 AI 性能、1.4TB 的 GPU 内存和 64TB/s 的内存带宽。但模型训练能耗也是一个关键问题,例如由 8 张 A100 GPU 组成的 DGX 服务器,最大功率达到 6.5 千瓦,运行一小时就会消耗 6.5 度电,若有 1000 台这样的服务器同时运行,每天的电费将达到惊人的 20 万元。
2024-12-14
开源的开源的 LLM 微调推理,agent开发平台
以下是为您整理的关于开源的 LLM 微调推理、agent 开发平台的相关内容: LLM 作为 Agent 的“大脑”的特点: 1. 知识获取能力:通过预训练学习大量语言数据,掌握丰富语言信息和常识知识,能处理多种任务。 2. 指令理解:擅长解析人类语言指令,采用深度神经网络进行自然语言理解和生成,精准理解意图。 3. 泛化能力:在未见过的数据上表现良好,能利用先前知识处理新挑战,形成对语言结构的通用理解。 4. 推理和规划:能够进行逻辑推理和未来预测,分析条件制定最佳行动方案,在复杂环境中做出理性选择。 5. 交互能力:拥有强大对话能力,在多人多轮次对话中自然流畅交流,改善用户体验。 6. 自我改进:基于用户反馈和效果评估,通过调整参数、更新算法提升性能和准确性。 7. 可扩展性:可根据具体需求定制化适配,针对特定领域数据微调提高处理能力和专业化水平。 相关产品和平台: 1. ComfyUI:可在其中高效使用 LLM。 2. Vercel AI SDK 3.0:开源的工具,可将文本和图像提示转换为 React 用户界面,允许开发者创建丰富界面的聊天机器人。 3. OLMo7BInstruct:Allen AI 开源的微调模型,可通过资料了解从预训练模型到 RLHF 微调模型的所有信息并复刻微调过程。 4. Devv Agent:能提供更准确、详细的回答,底层基于 Multiagent 架构,根据需求采用不同 Agent 和语言模型。 实例探究: 1. ChemCrow:特定领域示例,通过 13 个专家设计的工具增强 LLM,完成有机合成、药物发现和材料设计等任务。 2. Boiko et al. 研究的 LLM 授权的科学发现 Agents:可处理复杂科学实验的自主设计、规划和执行,能使用多种工具。
2024-12-12
语言类大模型如何微调
语言类大模型的微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传统微调:在通用数据集上预训练的模型,通过复制该模型,以学习到的权重为起点,在新的特定领域数据集上重新训练模型。但由于语言类大模型规模较大,更新每个权重可能需要很长时间的训练工作,且计算成本高,为模型提供服务也有麻烦和成本,所以可能不是最佳选择。 参数有效调优:这是一种创新的调优方法,旨在通过仅训练一部分参数来减少微调的挑战。这些参数可能是现有模型参数的子集,也可以是一组全新的参数,例如向模型添加额外的层或额外的嵌入到提示。 实际操作:在Generative AI Studio的语言部分选择调整,创建调整模型时提供名称,并指向训练数据的本地或Cloud Storage位置。参数有效调整适用于拥有“适度”数量训练数据的场景,训练数据应以文本到文本格式构建为受监督的训练数据集。 此外,大模型通俗来讲是输入大量语料,让计算机获得类似人类的“思考”能力,能够进行文本生成、推理问答、对话、文档摘要等工作。其训练过程类似上学参加工作,包括找学校(需要大量计算资源)、确定教材(需要大量数据)、找老师(选择算法)、就业指导(微调)、搬砖(推导)。在LLM中,Token被视为模型处理和生成的文本单位。 在Andrej Karpathy亲授的内容中,微调是根据问答文档进行训练,获得助理模型,该模型能以助手形式回答未包含在训练集中的问题,且能利用预训练阶段积累的知识。预训练阶段在互联网上大规模训练积累知识,微调阶段则是将格式转换为类似有用助手的问答形式。预训练成本高昂,通常只在公司内部进行。
2024-12-05
大模型微调的目的和意义,会产生什么效果
大模型微调具有重要的目的、意义和效果,具体如下: 目的和意义: 提高模型在特定任务中的性能:可以输入更多示例,经过微调的模型在特定任务中会有更好的表现,虽然可能会失去一些通用性。 提高模型效率:实现更低的延迟和更低的成本。通过专门化模型可使用更小的模型,且只对输入输出对进行训练,能舍弃示例或指令,进一步改善延迟和成本。 适应特定领域需求:通用大模型在特定领域如法律或医学中的表现可能不理想,微调能优化模型在该领域的表现,使其更具专业性。 经济高效:从头开始训练具备自然语言处理能力的大模型需要大量时间和资源,小公司负担不起,微调可在现有模型基础上更经济、高效地适应新应用领域,节省成本并加快模型部署和应用速度。 效果: 优化模型参数:在特定领域的数据上训练模型,调整所有层的参数。 增强特定领域表现:使模型在特定领域的任务中表现更佳。 目前业界比较流行的微调方案是 PEFT(ParameterEfficient Fine Tuning),OpenAI 官方微调教程可参考:https://github.com/openai/openaicookbook/blob/main/examples/How_to_finetune_chat_models.ipynb
2024-11-23
评测模型生图好坏的标准
评测模型生图好坏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模型选择: 基础模型(Checkpoint):生图必需,不同模型适用于不同主题。 Lora:低阶自适应模型,可用于精细控制面部、材质、物品等细节。 ControlNet:控制图片中特定图像,如人物姿态、生成特定文字等。 VAE:类似于滤镜,可调整生图饱和度。 2. 提示词设置: 正向提示词(Prompt):描述想要 AI 生成的内容。 负向提示词(Negative Prompt):描述想要 AI 避免产生的内容。 3. 图片视觉质量: 自然度和美观度是关键指标。 可从数据和训练方法两方面提升,如使用特定的网络结构。 4. 文字生成能力: 目前未有模型具有良好的中文文字生成能力。 提升中文文字生成能力需从多方面准备数据。 需要注意的是,模型生图的效果并非完全由这些标准决定,还可能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需要不断尝试和学习以获得更好的生图效果。
2024-12-26
ocr大模型的原理
OCR 大模型的原理如下: 1. 生成式:大模型根据已有的输入为基础,不断计算生成下一个字词(token),逐字完成回答。例如,一开始给定提示词,大模型结合自身存储的知识进行计算推理,算出下一个单词的概率并输出,新的输出与过去的输入一起成为新的输入来计算下一个词,直到计算出的概率最大时结束输出。 2. 预训练:大模型“脑袋”里存储的知识都是预先学习好的,这个预先学习并把对知识的理解存储记忆在“脑袋”里的过程称为预训练。预训练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算力资源,且在没有其他外部帮助的情况下,大模型所知道的知识信息可能不完备和滞后。 3. 规模效应:参数规模的增加使得大模型实现了量变到质变的突破,最终“涌现”出惊人的“智能”。就像人类自身,无论是物种进化还是个体学习成长,都有类似“涌现”的结构。
2024-12-26
目前字节有哪些可以运用到安全审核业务的大模型?
字节在安全审核业务中可能运用到的大模型包括: 1. Claude2100k 模型,其上下文上限是 100k Tokens,即 100000 个 token。 2. ChatGPT16k 模型,其上下文上限是 16k Tokens,即 16000 个 token。 3. ChatGPT432k 模型,其上下文上限是 32k Tokens,即 32000 个 token。 大模型的相关知识: 1. 大模型中的数字化便于计算机处理,为让计算机理解 Token 之间的联系,需把 Token 表示成稠密矩阵向量,这个过程称为 embedding,常见算法有基于统计的 Word2Vec、GloVe,基于深度网络的 CNN、RNN/LSTM,基于神经网络的 BERT、Doc2Vec 等。 2. 以 Transform 为代表的大模型采用自注意力机制来学习不同 token 之间的依赖关系,生成高质量 embedding。大模型的“大”指用于表达 token 之间关系的参数多,例如 GPT3 拥有 1750 亿参数。 3. 大模型的架构包括 encoderonly(适用于自然语言理解任务,如分类和情感分析,代表模型是 BERT)、encoderdecoder(同时结合 Transformer 架构的 encoder 和 decoder 来理解和生成内容,代表是 google 的 T5)、decoderonly(更擅长自然语言生成任务,典型使用包括故事写作和博客生成,众多 AI 助手基本都来自此架构)。大模型的特点包括预训练数据非常大(往往来自互联网,包括论文、代码、公开网页等,一般用 TB 级数据进行预训练)、参数非常多(如 Open 在 2020 年发布的 GPT3 已达到 170B 的参数)。
2024-12-25
大模型在金融领域的量化投研领域的应用
大模型在金融领域的量化投研领域有以下应用和特点: 1. 大型系统工程: 量化和大模型都需要大型计算集群,上万张卡的互联是对基础设施的极致挑战。量化对性能和效率有极致追求,交易指令速度至关重要;大模型在基础设施层面的每一点提升都能优化训练效率。 细节在大型系统工程中十分关键。量化交易系统包含多个方面,任何环节出问题都会导致交易系统失败;大模型预训练从数据到评估包含大量细节,如数据配比、顺序、训练策略等。 2. 本土化机会: 很多 Global 的量化基金到中国会水土不服,国家政策也限制其大规模开展业务,给国内量化基金崛起机会。 OpenAI、Google、Meta 等的模型中文能力一般,未对中国国情优化,不符合政策要求,给国内大模型公司本土化预训练机会。 两者都受政策影响极大,需要有效监管才能健康发展。 3. 其他相似之处: 少数精英的人赚大量的钱,做大模型和金融量化都不用很多人,但每个人都要绝顶聪明。 核心问题一样,下一个 token 预测和下一个股价预测类似。 都需要大量数据,都追求可解释性。 作者:黄文灏 源地址:https://zhuanlan.zhihu.com/p/646909899 最近和朋友讨论发现大模型预训练和金融量化有很多相似之处,作者恰好同时具有两者背景,做了对比。
2024-12-25
大模型在办公场景的应用
大模型在办公场景有诸多应用,具体如下: 基础办公提效:在 PPT、Excel、会议报告、策划会、文案包装、图文海报、客服机器人 bot 等方面,能从单个任务 task 到角色 role 再到角色间协同 collaboration 显著提高工作效率。 人力资源管理:覆盖招聘初期(如职位描述生成、简历分析、面试题设计)、员工绩效评估(分析员工工作表现,识别绩效趋势和提升点,为管理层提供数据支持的绩效反馈)以及员工培训与发展各个环节,提高工作效率。 通俗来讲,大模型是输入大量语料,让计算机获得类似人类的“思考”能力,能够理解自然语言,进行文本生成、推理问答、对话、文档摘要等工作。其训练和使用过程可类比为上学参加工作: 1. 找学校:训练大模型需要大量计算,GPU 更合适,只有购买得起大量 GPU 的才有资本训练自己的大模型。 2. 确定教材:大模型需要的数据量特别多,几千亿序列(Token)的输入基本是标配。 3. 找老师:即用合适的算法讲述“书本”中的内容,让大模型更好理解 Token 之间的关系。 4. 就业指导:为了让大模型更好胜任某一行业,需要进行微调(fine tuning)指导。 5. 搬砖:就业指导完成后,正式干活,比如进行翻译、问答等,在大模型里称之为推导(infer)。 在 LLM 中,Token 被视为模型处理和生成的文本单位,能代表单个字符、单词、子单词,甚至更大的语言单位,具体取决于所使用的分词方法(Tokenization)。Token 是原始文本数据与 LLM 可以使用的数字表示之间的桥梁。在将输入进行分词时,会对其进行数字化,形成一个词汇表(Vocabulary)。 此外,在游戏行业,大模型能降低成本,打造创新玩法,提供更好的游戏体验。如网易推出的首款 AI 手游《逆水寒》,将 AIGC 应用于美术开发,在 NPC 与玩家的交互上呈现独特剧情体验,还内嵌了全自动“AI 作词机”。在健身行业,AI 减重顾问既能解决售前客服问题,也能解决学员离开健身营之后的健康监护,提高学员体验。
2024-12-25
图像对比与图像搜索这块,有没有哪个ai大模型做的比较好比较深入的
在图像对比与图像搜索方面,以下是一些相关的 AI 大模型特点和应用: RAG(检索增强生成):通过引用外部数据源为模型做数据补充,适用于动态知识更新需求高的任务。其原理是在基础大模型基础上引用外部数据,对搜索到的数据信息进行切片、拆分和语义理解,再根据用户提问进行检索和回答,但比基座模型更耗时。RAG 是一个检索生成框架,能够支持在本地运行。 AI 搜索:结合了多种能力,如 fine tuning、实时联网查询和查询知识源等,能够为用户整理出想要的内容。一些 AI 搜索平台专注于特定领域,如为程序员提供代码搜索。 多模态大模型:像能唱会跳、精通多种技能的机器人,能看见、听见、思考、说话,例如能识别物体、听取指令等。 生成式模型和决策式模型:决策式模型偏向逻辑判断,按预设程序固定输出;生成式模型偏随机性,能动态组合并结构化呈现,如在图像识别中,决策式模型返回关键词,生成式模型用语言表达结构化信息。
2024-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