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达「 通往AGI之路 」飞书知识库 →
首页/问答列表/问答详情

医疗大模型微调,loss值一直降低不了,在1附近收敛了

回答

在进行医疗大模型的微调时,如果loss值一直降低不了,可能存在多种原因。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和相应的解决方案:

  1. 数据质量问题

    • 确保训练数据是高质量、准确标注的。
    • 检查数据集是否平衡,避免类别不平衡问题。
  2. 模型过拟合

    • 如果模型在训练集上表现良好,但在验证集上loss不降低,可能是过拟合。
    • 尝试使用正则化方法,如L1、L2正则化,或增加Dropout层。
  3. 学习率设置不当

    • 学习率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导致loss不降低。
    • 使用学习率衰减策略,或尝试使用学习率预热。
  4. 优化器选择

    • 不同的优化器可能对模型的收敛效果有影响。
    • 尝试更换优化器,如Adam、RMSprop等。
  5. 模型结构问题

    • 模型可能过于复杂或过于简单,不适合当前任务。
    • 尝试调整模型结构,增加或减少层数和神经元数量。
  6. 批次大小(Batch Size)

    • 批次大小对模型训练也有影响。
    • 尝试调整批次大小,查看是否有助于loss的降低。
  7. 损失函数不适合

    • 确保使用的损失函数适合当前的医疗任务。
    • 例如,对于不平衡的数据集,可以尝试使用加权的损失函数。
  8. 数据预处理和增强

    • 确保数据预处理步骤正确,如归一化、标准化等。
    • 使用数据增强技术,如旋转、缩放、裁剪等,以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
  9. 早停法(Early Stopping)

    • 如果模型在训练过程中出现loss不再显著下降,可以使用早停法来终止训练。
  10. 超参数调整

    • 使用超参数优化技术,如网格搜索、随机搜索或贝叶斯优化。
  11. 模型微调策略

    • 如果是在预训练模型的基础上进行微调,确保解冻了需要微调的层。
  12. 评估方法

    • 确保评估方法正确,有时候loss值不能全面反映模型性能,可以结合其他指标如准确率、召回率等。
  13. 计算资源

    • 确保计算资源充足,有时候资源不足可能导致模型训练不充分。
  14. 软件和硬件问题

    • 检查是否有软件bug或硬件故障影响训练过程。

最后,建议详细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以便分析问题所在并进行相应的调整。如果问题依然无法解决,可以考虑寻求领域专家的帮助或在专业社区中寻求建议。

内容由 AI 大模型生成,请仔细甄别(powered by aily)

参考资料

实战教程:基于 Sovits 的声音训练及推理

配置文件写入完成后,点击从头开始训练,运行界面可以看到训练过程,此时你的显存占用应该达到100%,所以尽量不要使用电脑处理其他事务。在训练日志中,主要看该模型的reference_loss的数值,越低越好,目前我的经历中最低的有24.xxxxxxxx,一般来说2万步以上效果提升的不太明显。Losses详解你不需要理解每一个loss的具体含义,大致来说:●loss/g/f0、loss/g/mel和loss/g/total应当是震荡下降的,并最终收敛在某个值●loss/g/kl应当是低位震荡的●loss/g/fm应当在训练的中期持续上升,并在后期放缓上升趋势甚至开始下降观察losses曲线的趋势可以帮助你判断模型的训练状态。但losses并不能作为判断模型训练状态的唯一参考,甚至它的参考价值其实并不大,你仍需要通过自己的耳朵来判断模型是否训练好了。对于小数据集(30分钟甚至更小),在加载底模的情况下,不建议训练过久,这样是为了尽可能利用底模的优势。数千步甚至数百步就能有最好的结果。

吵爷:机器学习-从0开始掌握反向传播算法

这里我做了3个动作:1.提取训练后的权重2.打印权重(可以在vc界面直接看到执行的结果)3.输出可视化结果(用来贴图或者其他作用)计算结果迭代100次后,loss值稳定在0.1573左右,乍一看比较稳定了(暂时没考虑过拟合的问题,后面来讨论)Matplotlib的可视化结果隐藏层输出层数据我们倒着看,首先输出层目前看下来都是正向的,其中神经元4对结果的正向影响最明显。然后我们对应去看上面的隐藏层,神经元4中特征1(关注人数)和特征3(兴趣人数)对结果的正向影响最强。以此类推,可以得出一些相关性的结论。当然这里的计算准确性还不是很高,因为用了adam,每次计算的结果会受到抽取随机参数,初始化权重等因素影响,需要在实际问题中优化模型参数来解决。

其他人在问
模型微调怎么解决多轮对话容易受到上轮对话的影响问题
在解决模型微调中多轮对话容易受到上轮对话影响的问题时: 对于多轮对话,现实中常伴随指代问题,如使用“它”“他们”“我们”等代词。若仅依据原始提问检索知识片段,可能导致结果不精确或无法检索到信息。同时,对模型回复内容的限制可能影响多轮对话流畅性甚至中断。 为提升对话系统性能和用户体验,需开发提示词解决多轮对话中的指代消解问题,确保模型能在连续交流中提供准确连贯回答。但由于“指代消解”需多轮对话完成,单次交互无法达成,所以要转换测试形式,先解决“指代消解”问题再进行下一轮答复。 首先准备指代消解所需提示词,这里使用的“指代消解”提示词是用 CoT 写出的思维链,列举不同推理情景,让模型适应并推理出需消解的代词,再根据结果重新组织问题。 接着复现指代消解步骤,如进行第一轮对话,提出问题“尼罗河是什么?”,系统召回相关知识片段并回复,然后开始指代消解。 另外,聊天模型通过一串聊天对话输入并返回生成消息输出。聊天格式虽为多轮对话设计,但对单轮任务也有用。会话通过 messages 参数输入,包含不同角色和内容的消息对象数组。通常会话先有系统消息设定助手行为,再交替使用用户和助手消息。当指令涉及之前消息时,包含聊天历史记录有帮助,若超出模型限制需缩减会话。
2024-11-21
大模型微调
大模型微调是在较小的、特定领域的数据集上继续大模型的训练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和多种方式: 意义: 提高模型在特定任务中的性能:可以输入更多示例,经过微调的模型在特定任务中表现更好,但可能会失去一些通用性。 提高模型效率:实现更低的延迟和成本,可通过专门化模型使用更小的模型,以及舍弃示例或指令来改善。 方式: 从参数规模的角度,分为全量微调 FFT(Full Fine Tuning)和 PEFT(ParameterEfficient Fine Tuning)。全量微调是对全量的模型参数进行全量的训练,而 PEFT 只对部分模型参数进行训练。从成本和效果综合考虑,PEFT 是目前业界较流行的微调方案。 对于 Llama3 的微调,需要下载数据集,如可参考文档: 。有了数据集后,将其上传到服务器,编写并执行微调代码,大概 15 分钟左右可完成微调。 此外,通俗来讲,大模型是输入大量语料,让计算机获得类似人类的“思考”能力,能进行文本生成、推理问答、对话、文档摘要等工作。大模型的训练、使用过程可类比上学参加工作:找学校(需要大量 GPU 进行训练)、确定教材(需要大量数据)、找老师(选择合适算法)、就业指导(即微调)、搬砖(推导)。在 LLM 中,Token 被视为模型处理和生成的文本单位,会对输入进行分词并数字化形成词汇表。 OpenAI 官方微调教程:
2024-11-16
我想了解一下关于模型微调的知识
以下是关于模型微调的知识: 介绍:微调可让您从 API 提供的模型中获得更多收益,比如比即时设计更高质量的结果、能够训练比提示中更多的例子、由于更短的提示而节省了 Token、更低的延迟请求。GPT3 已在大量文本上预训练,微调通过训练更多示例改进小样本学习,让您在大量任务中取得更好结果。对模型微调后,无需在提示中提供示例,可节省成本并降低延迟。在高层次上,微调涉及准备和上传训练数据、训练新的微调模型、使用微调模型。 哪些模型可以微调:微调目前仅适用于以下基础模型:davinci、curie、babbage 和 ada。还可以继续微调微调模型以添加其他数据,无需从头开始。 微调的概念和意义:在人工智能领域,通常根据应用领域将大模型分为通用大模型和领域特定模型。通用大模型如 GPT4.0、GPT3.5 等具有广泛的自然语言理解能力,但在特定领域表现可能不理想。对大模型针对特定领域进行的训练过程称为微调,通过在特定领域数据上训练,优化所有层参数,提高在该领域的专业性。微调可节省成本、加快模型部署和应用速度。 相关应用开发:除了调用 ChatGPT 之外,还需学会模型微调、设计 Prompt、优化用户交互的解决方案等。在开发中,程序读取结构化数据,如 JSON 格式。通过稳定的提示词设计及一些模型参数(如温度 Temperature 等)来让 ChatGPT 保持稳定输出。
2024-11-12
如何做大模型的云端部署与微调
做大模型的云端部署与微调,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 选择合适的部署方式: 本地环境部署。 云计算平台部署。 分布式部署。 模型压缩和量化。 公共云服务商部署。需根据自身的资源、安全和性能需求进行选择。 2. 准备训练所需的数据和计算资源: 确保有足够的训练数据覆盖目标应用场景。 准备足够的计算资源,如 GPU 服务器或云计算资源。 3. 选择合适的预训练模型作为基础: 可以使用开源的预训练模型如 BERT、GPT 等。 也可以自行训练一个基础模型。 4. 针对目标任务进行模型微调训练: 根据具体应用场景对预训练模型进行微调训练。 优化模型结构和训练过程以提高性能。 5. 部署和调试模型: 将训练好的模型部署到生产环境。 对部署的模型进行在线调试和性能优化。 6. 注意安全性和隐私保护: 大模型涉及大量数据和隐私信息,需要重视安全性和合规性。 例如,对于 SDXL 的大模型,本地部署时要注意模型分为 base+refiner 以及配套的 VAE 模型,需将其放入对应文件夹,并在秋叶启动器中将 webUI 的版本升级到 1.5 以上。而对于 Llama3 的部署和微调,实操分两部分,包括本地部署并通过 webdemo 对话,以及使用特定数据集进行微调,具体流程为购买服务器、安装代码环境、下载通用模型和数据集、挑选微调框架、编写微调程序和验证结果。 总的来说,部署和微调大模型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并注意优化各个环节以提高模型性能和应用效果。
2024-10-26
使用主模型及微调模型进行图像生成的过程是什么?
使用主模型及微调模型进行图像生成的过程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1. 对于像 Video LDM 这样的模型,首先训练一个 LDM(隐扩散模型)图像生成器。 2. 以 OpenAI 的文本到图像模型为例,在大量由图像和描述图像的文本组成的数据集上进行训练。训练时,先将字符串用分词器分解为离散的 token,通过最大化似然函数构建文本语言模型,然后对图像进行调整将其转换为描述生成器。 3. 为改进在图像生成数据集上的描述效果,对描述生成器进行微调。例如,OpenAI 构建小规模描述数据集来描述图像主对象,诱导模型偏向于描述主对象,此为“短合成描述”;或者创建更长、更丰富的文本数据集来描述图像内容。 4. 对于视频生成,如 Video LDM 向解码器添加额外的时间层,并使用用 3D 卷积构建的逐块时间判别器在视频数据上进行微调,同时编码器保持不变,以实现时间上一致的重建。类似于 Video LDM,Stable Video Diffusion(SVD)也是基于 LDM,在每一个空间卷积和注意力层之后插入时间层,并在整个模型层面上执行微调。 5. 在视频生成的微调过程中,长度为 T 的输入序列会被解释成用于基础图像模型的一批图像,然后再调整为用于时间层的视频格式。其中有 skip 连接通过学习到的融合参数导向时间层输出和空间输出的组合。在实践中,实现的时间混合层有时间注意力和基于 3D 卷积的残差模块等。但 LDM 的预训练自动编码器存在只能看见图像、永远看不见视频的问题,直接用于生成视频会产生闪动伪影和时间一致性差的情况,所以需要进行上述微调操作。
2024-10-19
推荐一下国内可以通过对话微调的预训练模型
以下是为您推荐的国内可以通过对话微调的预训练模型相关信息: 为优化 Llama2 的中文能力,可使用以下数据: 网络数据:互联网上公开的网络数据,包括百科、书籍、博客、新闻、公告、小说等高质量长文本数据。 :中文 Wikipedia 的数据。 :中文悟道开源的 200G 数据。 :Clue 开放的中文预训练数据,经过清洗后的高质量中文长文本数据。 竞赛数据集:近年来中文自然语言处理多任务竞赛数据集,约 150 个。 :MNBVC 中清洗出来的部分数据集。 社区提供预训练版本 Atom7B 和基于 Atom7B 进行对话微调的模型参数供开放下载,关于模型的进展详见社区官网 https://llama.family。 另外,关于会话补全(Chat completions): gpt3.5turbo 和 textdavinci003 两个模型能力相似,但前者价格只是后者的十分之一,在大部分情况下更推荐使用 gpt3.5turbo。 gpt3.5turbo 模型不支持微调。从 2023 年 3 月 1 日起,只能对基于 GPT3.5 的模型进行微调。有关如何使用微调模型的更多细节,请参阅微调指南。 从 2023 年 3 月 1 日起,OpenAI 会将您通过 API 发送的数据保留 30 天但不会使用这些数据来提升模型。 关于安仔:Coze 全方位入门剖析 免费打造自己的 AI Agent(国内版): 目前国内版暂时只支持使用“云雀大模型”作为对话引擎,其携带上下文轮数默认为 3 轮,可修改区间是 0 到 30,具体轮数可根据业务需求决定。 在 Bot 编排页面的“技能”区域,可为 Bot 配置所需技能。不懂插件时,可选择区域右上角的“优化”按钮让 AI Bot 根据提示词自动选择插件。也可自定义添加所需插件,点击插件区域的“+”号选择加入具体插件。 在 Bot 编排页面的“预览与调试”区域,可测试 Bot 是否按预期工作,可清除对话记录以开始新的测试,确保 Bot 能理解用户输入并给出正确回应。
2024-10-18
图片生成图片的AI模型有哪些
目前比较成熟的图片生成图片(图生图)的 AI 模型主要有: 1. Artguru AI Art Generator:在线平台,能生成逼真图像,为设计师提供灵感,丰富创作过程。 2. Retrato:AI 工具,可将图片转换为非凡肖像,有 500 多种风格供选择,适合制作个性头像。 3. Stable Diffusion Reimagine:新型 AI 工具,通过稳定扩散算法生成精细、具细节的全新视觉作品。 4. Barbie Selfie Generator:专为喜欢梦幻童话风格的人设计的 AI 工具,能将上传的照片转换为芭比风格,效果出色。 此外,一些受欢迎的文生图工具也可用于图生图,例如: 1. DALL·E:由 OpenAI 推出,能根据输入的文本描述生成逼真的图片。 2. StableDiffusion:开源的文生图工具,可生成高质量的图片,支持多种模型和算法。 3. MidJourney:因高质量的图像生成效果和友好的用户界面设计而广受欢迎,在创意设计人群中尤其流行。 在 WaytoAGI 网站(https://www.waytoagi.com/category/104),可以查看更多文生图工具。 关于图生图的操作方式:在相关工具的首页有对话生图对话框,输入文字描述即可生成图片,不满意可通过对话让其修改。例如在吐司网站,图生图时能调整尺寸、生成数量等参数,高清修复会消耗较多算力建议先出小图。Flex 模型对语义理解强,不同模型生成图片的积分消耗不同,生成的图片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国外模型对中式水墨风等特定风格的适配可能存在不足,可通过训练 Lora 模型改善。
2024-11-23
学习大模型的路径
学习大模型的路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收集海量数据:就像教孩子成为博学多才的人需要让其阅读大量书籍、观看纪录片、与人交谈一样,对于大模型,要收集互联网上的文章、书籍、维基百科条目、社交媒体帖子等各种文本数据。 2. 预处理数据:如同为孩子整理学习资料,AI 研究人员需要清理和组织收集到的数据,包括删除垃圾信息、纠正拼写错误、将文本分割成易于处理的片段。 3. 设计模型架构:如同为孩子设计学习计划,研究人员要设计大模型的“大脑”结构,通常是一个复杂的神经网络,例如 Transformer 架构,这种架构擅长处理序列数据如文本。 4. 训练模型:如同孩子开始阅读和学习,大模型开始“阅读”提供的数据,通过反复尝试预测句子中的下一个词,不断重复这个过程,逐渐学会理解和生成人类语言。 此外,关于大模型的底层原理,计算机科学家/工程师以大脑神经元细胞结构为灵感,在计算机上利用概览模型实现对人脑结构的模仿,不过计算机的神经元节点更为简单,本质上只是进行一些加法和乘法运算而后输出。大模型内部如同人类大脑是一个混沌系统,即使是 OpenAI 的科学家也无法解释其微观细节。
2024-11-22
现在哪几家的大模型支持通过手机视频多模态实时交流?
以下几家的大模型支持通过手机视频多模态实时交流: 1. PandaGPT:能够理解不同模式的指令并根据指令采取行动,包括文本、图像/视频、音频、热、深度和惯性测量单位。 2. VideoLLaMA:引入了多分支跨模式 PT 框架,使语言模型能够在与人类对话的同时处理给定视频的视觉和音频内容。 3. 视频聊天 GPT:专门为视频对话设计,能够通过集成时空视觉表示来生成有关视频的讨论。 4. NExTGPT:端到端、通用的 anytoany 多模态语言模型,支持图像、视频、音频、文本的自由输入输出。
2024-11-22
siri是不是使用大模型技术
Siri 目前并非使用大模型技术。苹果公司的 Siri 概念虽好,但由于技术限制,其表现未达到人工智能的水平,常被称为“人工智障”。不过,随着技术发展,未来可能会用大模型重新改造 Siri,将手机上的所有功能控制起来,使其成为真正的智能助理。例如,苹果公司在手机算力的芯片发展到能够支撑大模型上手机的情况下,可能会推出大模型的小数据量、专业的版本来替代 Siri。同时,苹果公司若 All in 手机,其大模型可能会是本地化的,以重视个人数据保护和隐私。
2024-11-21
sairi是不是使用大模型技术
Sora 是使用大模型技术的。周鸿祎认为 Open AI 训练这个模型会阅读大量视频,大模型加上 Diffusion 技术需要对世界进一步了解,学习样本以视频和摄像头捕捉到的画面为主。Sora 在训练数据上采用在原始尺寸上进行训练的策略,避免了传统 AI 对人为抽象的依赖。此外,Sora 还采用了一些数据预处理技术,如将视觉图块压缩成低维潜在表示,并将其排列成序列,注入噪声后输入扩散变换器的输入层,同时采用时空分块化来降低后续对时间信息建模的复杂性。这种对原始视频和图像特征的细腻处理标志着生成模型领域的重大进步。
2024-11-21